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四月,王安石34岁,从舒州(现在安徽潜山)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了褒禅山,同年七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体文章,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体,记游的文字甚少,而主要是借记游生发出一番有深刻哲理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即人生美好的境界往往在险远而人所罕至之处,而要达到此境界,必须有远大的志向,坚韧不拔的毅力,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外界条件。王安石本文,距离其变法主张的提出时间不远。五年之后,即嘉?四年(1059年),他便写了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这里所言的思想、精神与他后来推行新法时的表现是一致的。
学习本文,请注意三点:
1.要梳理积累文言词语。本文文句的难点在于虚词,单是“其”字就出现了十几处。要结合语境重点弄清几个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如“其”“于”“以”等。另外一些重点实词,也要梳理积累,如“道”“由”“文”“至”“舍”“观”“名” “明”“相”等。
2.要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怎样把叙述和议论紧密结合,材料观点前后照应,水乳交融。体会作者由事说理,循理布事的写法。
3.要弄清“志”“力”“物”的具体含义及其内在关系,举一反三,拓展涵盖范围,并且由游山说开去,联系到为人、学习、做事,把文章中的道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237982.html
相关阅读: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
中国古典戏剧知识
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
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