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运思谋篇,都紧扣这个题目。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即第1段,历叙洪都雄伟的地势、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贵的宾客,紧扣题中“洪府”二字来写;第二部分即第2、3段,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近观远眺,都是浓墨重彩,写出了滕王阁壮美而又秀丽的景色,紧扣题目“秋日”、“登滕王阁”六字来写;第三部分即第4—6段由对宴会的描写转而引出人生的感慨,紧扣题目中“饯”字来写;最后第7段,写自己“临别赠言”,望群公各呈“潘江”“陆海”之才,这是紧扣题中“别序”二字来写。由此看来,全文层次井然,脉络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谓丝丝入扣,层层扣题。
文中虽然有人生无常、命运偃蹇的怨叹,但更多的是抒发渴望用世的抱负和强自振作的意志,具有强大的心灵震撼力。作者调动对偶、用典等艺术手段,在精美严整的形式之中,表现了自然变化之趣;尤其是景物描写部分,文笔瑰丽,手法多样,以或浓或淡、或俯或仰、时远时近、有声有色的画面,把秋日风光描绘得神采飞动,令人击节叹赏。其中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联,动静相映,意境浑融,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作者王勃(649—676),字子安。唐代著名诗人,位居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首。其诗气象浑厚,音律谐畅,开初唐新风;其骈文绘章?句,对仗精工,尤以《滕王阁序》极负盛名。传说此文是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今海南地区)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在宴会上即兴而作。
本文难度较大,建议采用下面的学习方法:
(1)了解王勃仕途遭际。王勃恃才傲物,因此仕途多舛。他一篇《檄周王鸡》,惹得高宗大怒,被逐出京城。后又因擅杀官奴,差点丢命,还连累父亲降职。赏读本文必须了解王勃此段人生际遇,方可体会他在文中所抒发的感情。
(2)用典多,文辞简奥,是本文第一大特点。因此,必顺认真阅读注释,弄明典故含意,疏通文意,切不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3)作为一篇骈赋,句式对偶、音韵和谐、辞采华美,又是一大特点。利用骈文句式的特点,理解词语的含义;利用音韵和谐的特点,加强诵读和记忆;利用句式变化的特点,理清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利用标题的特点,分析文章内在的结构。
(4)本文名句特多,应重点鉴赏与背诵,做到烂熟于心,灵活运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88063.html
相关阅读: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
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
中国古典戏剧知识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