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学完一个章节,或者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往往对自己所学的东西很混乱,那么就需要大家时常去总结一下,鉴于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苏轼词两首分析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知识点总结
一、基础字词
1、识记字音
故垒(lěi) 还酹(lèi) 樯橹(qián?) 纶巾(guān)
公瑾(jǐn) 料峭(qiào) 一蓑(suō) 萧瑟(sè)
2、识记词义
(1)重点词
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
萧瑟:①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②形容冷落凄凉。
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2)近义词
何妨•不妨
何妨:用于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如:“何妨吟啸且徐行”。不妨:表示可以这样做,没有什么妨碍。用在陈述句中。如:“如果有意见,不妨当面提出来。”
一时•时时
一时:一个时期,短时间内,临时、偶然的。如:“一时多少豪杰”。时时:常常。如“时时不要忘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
3、名篇名句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一蓑烟雨任平生。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文学常识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东坡乐府》三卷。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2、豪放派和婉约派: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有苏轼、陆游、辛弃疾、文天祥、张孝祥等,代表作品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婉约派多写男欢女爱、离别愁绪、触景伤情等内容,词句委婉、绚丽,追求精巧、细腻的感情和韵味。代表作家有欧阳修、柳永、晏殊、秦观、李清照等。代表作品有柳永的《雨霖铃》和姜夔的《扬州慢》。
常见误区提醒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词中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名篇。词作描绘了赤壁的壮阔景象,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的理想抱负以及对老大无为的感叹。
上 阕写景,由景入情,引起对古代英雄的怀念。下阕先刻画周瑜少年英俊,从容抗敌的雄姿,抒发了作者的赞佩向往之情。随后的词句既表现出作者对理想境界的“神 游”,又反映出作者对人生所持的某种虚无主义的态度。就全篇来说,贯穿始终的并不是“人生如梦”的悲慨,而是对“风流人物”的赞美,对建功立业等远大理想 的追求,以及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牢骚和愤慨。总体来看,词的基调是健康向上的。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 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词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词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 化。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词的上阕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下阕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 词人以“也无风雨也无晴”收束全篇,精警深刻,耐人寻味。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 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 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看了这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苏轼词两首分析总结的文章,大家对这门课的知识点是不是很清楚呀?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86973.html
相关阅读: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
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
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
中国古典戏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