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概念图是一种基于意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学技术。通过建构概念图确定复习起点、促进记忆,对比分析概念图转化生物知识、形成知识连接、发展学生能力。应用概念图复习是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的桥梁,是对传统高考复习模式的发展和超越。
关键词 概念图 高考复习 知识 能力
理解能力是生物高考的一个重要能力,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可见,理解能力的考察,离不开知识作为载体。在高考复习中如何既能强化知识学习、又能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概念图教学技术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乃尔大学学者诺瓦克(J.D.Novak)等人历时12年,根据奥苏泊尔(D.P.Ausuel)意义学习和概念同化理论开发而成,该技术通过概念和概念间关系的连接,形成命题和层级结构,了解学习者在某一概念网络中已有概念。笔者结合多年高三教学实践经验和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认为,高考复习中应用概念图技术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共同发展。
基于意义学习理论的概念图技术在高三复习教学中概念图有以下几个方面应用。
1 确定复习起点
在进行复习之前,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才能准确把握复习起点。植物花的结构是初中生物知识,植物个体发育是高中生物个体发育内容。在复习本节内容时,首先出示概念图1(部分概念去掉,如带方框的概念)要求学生以“填空建构式[2]”完成,从完成情况确立学生最近发展区,准确把握该部分复习的知识起点:掌握不牢可从建构此图开始复习,掌握牢固则可直接应用此图复习。
2 有利于知识学习
知识是学科学习的基础,也是能力的载体。知识的记忆、理解、转化以及知识的连接和生长是高考复习的重点。
2.1 知识记忆
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生物是“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目标[3]”的课程,理解基础之上的记忆自然成为学习生物的一种重要技能。
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概念最多的内容之一,概念的记忆成为教学难点之一。针对这一特点,在这部分知识复习时,给出“基因、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纯合子、隐形纯合子、杂合子、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相对形状、形状”一组概念,要求学生课后以“群概念建构式[4]”建构概念图,通过交流、修改,加以完善。这样以概念图的形式把众多有内在联系的概念组织起来(如图2),形成知识组块结构,既符合复杂陈述性知识学习和保持“画网络图”的“组织策略”[5],也符合记忆的“组块理论[6]”,记忆效果显著。
2.2 知识转化
现代信息理论把广义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进而学会解决问题,成为高考中考察应用能力的重点和难点。
在复习遗传规律应用时,出示“基因的位置关系与遵循的遗传规律”(图3)概念图,引导学生总结图中每行表示的知识信息,可以形成“如果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则遵循分离规律;如果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遵循分离规律”等产生式规则。把概念图中的信息转化为产生式规则,完成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
2.3 知识连接
复习中对比分析概念图就是在形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促进知识连接和连接点上的知识生长。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作用是新陈代谢的重要知识点,复习时通过对二者概念图的分析对比,引导学生以C6H12O6、CO2、O2等物质为凭借物进行连接,形成知识生长。例如以氧气为凭借物,可产生以下知识生长:氧气产生量=植物光合作用氧气释放量+呼吸作用氧气消耗量。
以主干知识网络为线索,以凭借物为知识的连接点,重新梳理知识的脉络,促进知识生长,形成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知识新结构。
3 发展学生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高考考察的一种重要能力,而思维能力是问题解决能力的核心。概念“有助于人们进行推理和推论[7]”,也就有助于思维能力培养。以概念图为支架,在知识获取过程中训练思维方法和培养思维品质,逐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可遗传变异”复习可以在图4概念图的知识体系形成后完成以下练习。
1.举出五种可遗传变异的例子。
2.可遗传变异包括哪三种类型?
3.三倍体无子西瓜、21三体综合症属于染色体_______变异。
4.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可遗传变异吗?
练习1、2是从图中下行思维培养演绎,练习3、4是上行思维培养归纳,达到思维逻辑性的训练。训练思维方法,也有利于培养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独创性、敏捷性。
概念图是以生物概念为载体,以建构概念间知识联系为支架,通过知识连接,促进知识生长,训练思维方法,培养思维品质。应用概念图技术指导高考复习,既关注学生已有知识、注重学生知识建构,还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教育理念;既有高考复习的经验积累,又有教育科学的理论指导,融合了实践和理论,是对传统复习模式的发展和超越,使教学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走向同时关注学生智慧发展的中间阶段,是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的桥梁。
主要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考试中心.2008.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571-572
[2][4] 刘画奇 张迎春.2007.高中生物新课程与概念图教学.中学生物教学11:19-21
[3] 皮连生主编.2004.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05
[5] 皮连生主编.2004.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18
[6] 牛书杰 吕建斌.2005.人类组块理论研究.重庆大学学报11(1):96-99
[7] 张庆林 邱江主编.2007.思维心理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65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81706.html
相关阅读:2016年高考备考:生物基础知识111条
定时定向递送miRNA的新载体治疗骨质疏松
高中生物的“学习策略”
少揭“伤疤”,多贴“膏药”
人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干细胞起源和精准干预研究获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