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摘要:新课改给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教学迫不及待,本文重点从教学准备、正式授课、教学反思等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生物   有效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有效教学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新课程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给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紧密联系生活,讲究探究和合作学习,这是一个更加开放、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要求生物教学活动更加有效率和效益,更强调学生的思维构建过程,强调能力的转变和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1.做好课前准备──备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更是这样。研究表明[1],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对教学生成性结果的重视的提高,有部分教师降低了对教学准备的重视。这显然是很错误的观念,新课改对教师和学生能力的要求都有所提高,所以课前的准备显得更加重要。

 

教师在课前应有充分准备。

 

对教材:注重一节课的重难点,换句话说,课前必须思考这一节课到底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哪些知识是难点需要多讲解,哪些是可以让学生自己了解的,哪些需要拓展,等等。我们老师常常担心学生不够好,导致“满堂灌”,事实上,最后学生最后到底得到多少教师心里也是没有底的,又导致“节节反复,题海填鸭”,显然,这与新教改的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是非常不符的。基于此,笔者对知识讲解做了如下归纳:

 

学生自学不能理解的知识,但可以理解的

结合相关例题多讲

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获得新知

举例,但应少讲

教师不讲也懂的,或讲了也难以理解的

不讲

 

只有教师能够对不同知识进行了分类,做到课前心中有数,教学才能从最大限度上挖掘出学生的潜能,才真正把时间留给了学生,利于他的长期发展。

 

另一方面,需要知识点之间的条理性,即授课的条理性。条理性使新知更易接受,化繁为简,也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必修一的2.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这一节的新概念非常多,核酸、核苷酸、核糖、脱氧核糖、碱基等等,所以第一步应是落实感念记忆,得花时间把每个概念反复举例吃透,再进入第二步联系各个知识点。画包围圈,各概念是包含或平行关系,自然清晰。

 

2.有效授课

 

一堂出彩的课离不开前期的认真准备,但课堂的成败更决定于实践。

 

2.1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一堂课脱离了学生的配合,讲授再多也只是教师口中的知识,属于低效教学。如何才能高效教学,最重要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看到课表,如果学生心里有这样的想法“今天有王老师的生物课真好”“太好了,又可以上语文课了”,这是一种期待,更是对教师的肯定,因为学生能够在这些课上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样的课才可能是高效的。

 

那么怎么培养学生的兴趣呢?归纳如下:

 

2.1.1语言诙谐,贴近生活

 

生物本是研究人本身的一门学科,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所以教师在上课时一定抓住期间的联系。

 

比如:在讲授“脂肪的作用和分布”时,脂肪分布:皮下结缔组织,概念生涩难懂,但如果教师讲解时联系生活,则变得简单多了,红烧肉半肥半瘦,那块在皮下的肥肉正是我们说的皮下结缔组织,为什么会这么厚呢?(顺势提问)保温,所以“夏天喊开空调的往往都是我们的胖同学”,这也理解了为什么熊冬眠之前要吃那么多食物,目的就是...(让学生回答,以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储存更多的脂肪在皮下,以便保温。

又比如,在细胞内分工合作一节中,细胞器种类多、作用繁杂,学生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形态识别,高尔基体在动物体内主要和分泌蛋白加工相关,植物体内主要是与细胞壁合成相关,承担各种功能,顺势问学生:“高尔基体承担了这么多功能,辛不辛苦哪?”“辛苦。”“是啊,你看他都累得哭了,是真辛苦啊,一边一串泪珠。”结合必修一教材P49资料分析中的三个细胞图(如图1),很容易区分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化繁为简,进而再进行二者的比较。

 

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有这些小小的发现,有“原来是这样”的感触,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教师必须不断思考、积累,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教学效率。

 

2.1.2化繁为简,创造高峰体验

 

心理学认为长期失败的人容易“习得性无助”,而引导人们前进的力量是“高峰体验”的愉悦感,过难的题目容易让人感到痛苦,产生逆反心理,可见,教学中能化繁为简是很必要的。

 

光合作用一直是高中生物的难点之一,尤其真正光合作用(简称:真光合)和净光合作用(净光合)。

 

已知:真光合=净光合+呼吸作用,①净光合速率:常用一定时间内O2释放量表示;②真正光合速率:常用一定时间内O2产生量表示。单讲概念学生始终很难理解,笔者发现结合图形,学生理解很好。如下:

图片很清晰的体现了光合作用的关系,真光合速率是叶绿体产生的氧气量,这些氧气一部分进入线粒体用于呼吸,另一部分到外界,这部分到外界的表示的就是净光合速率。

 

生物虽然被戏称为“理科中的文科”,有很多需要记忆的知识,但更多的是要用这些已知的知识去解释生命现象,是逻辑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所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2.2优化例题

 

课上的讲练结合利于学生的理解,但如果教师善于挖掘,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接到学生的反馈,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上课明明讲了很多遍,但学生遇到相关的题目仍然要错呢?”这是传递和吸收的问题,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恐怕应该多想想“课堂的效率到底有多少?学生理解并吸收的到底有多少?”

 

基于此,将课堂例题归类,不同类型的题目都应有所涉及,尤其是易混概念题。如:在讲有氧呼吸时,提到线粒体是其发生的主要场所,有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会直接告诉学生并非有了线粒体才可以进行有氧呼吸,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结论。当然这样做可能有不错的教学成绩,但学生是否真的有收获值得怀疑。

 

笔者认为,不妨以问题形式出现“没有线粒体的生物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吗?”这个问题可能很多学生都解决不了,教师再顺势说“让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有氧呼吸的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为什么第一阶段不能在线粒体基质中发生?”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酶的专一性,这样一步步的引导,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线粒体只是一个“装了呼吸相关酶的小盒子”,也自主发现了这样的结论。

 

当然,并非所有的结论都一定要学生自己去推论得出,笔者认为需推论的多为易混易错概念,适合学生的提高,如果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或理解不够时,还应以讲授为主,偶尔引导,让学生尝到收获新知的快乐。

 

3.注重反馈,事半功倍

 

课堂的有效性呈现,更多是在于课后反思,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自我反思等,做教师更是做学生,善于发现课堂中暴露出的问题,悉心完善,才能不断优化教学。

 

总之,要提高教学效率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不断思考,只有教师不断完善,才能给我们的学生最精彩的课堂,挖掘学生最大的潜能。

 

 

 

参考文献:

[1]  吴青.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士论文,2010:10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78643.html

相关阅读:人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干细胞起源和精准干预研究获进展
2016年高考备考:生物基础知识111条
定时定向递送miRNA的新载体治疗骨质疏松
高中生物的“学习策略”
少揭“伤疤”,多贴“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