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考试中,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想要写好作文要讲究哪些方式方法呢?编辑整理了“2013湖北高考语文作文指导”,希望考生在考试中能运用到这些方法,写好作文,提高成绩!
2013湖北高考作文指导:材料作文审题方法
一、要辨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供料作文的思辨性首先体现在对材料的综合限制上。试看2006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乌,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包含两个层面:乌鸦的行为和父子的不同评价。乌鸦的行为既有盲目性,又有合理性。盲目性是乌鸦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不能认清自我;合理性是乌鸦不满足现状,积极学习他人之长,并勇于实践尝试。父与子的评价也具有盲目性与合理性,这也启迪我们怎样认识和评价自己,怎样避免评价的片面性。因此可立意为:
A.乌鸦的角度:①有梦的乌鸦,早晚会成为自己心中的那只乌鸦;②敢拼才会赢,人生最珍贵的理想莫过于自己的执着;③只要心中充满信念,为了自己的目标,就算生命为之毁灭.也无怨无悔;④乌鸦努力地练习,努力地改变自己,尽管它失败了,但这种精神是可贵的;⑤只有不断地挑战既有的规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现自己的才能。很多事情,不做是不知道能否成功的,就像那条成功跳过龙门的鲤鱼,如果它不尝试,不努力,又怎么能够改
变自己的命运呢?
B.对弱势群体关注的角度:①给乌鸦练习本领的机会;②善待弱者;③向强者学习,应该鼓励。
C.小男孩与牧羊人的角度:①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②多用欣赏、宽容的眼光看人;③一次沉重的失败,足以葬送自己的一生。当我们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这样才能成功。
练习: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过者告日:“无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
本文的主角是盲子,作者对他的态度是讽刺,盲子“久自苦”的原因是不信忠告,兢兢握固,死不放手。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学会‘放手’”、“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等立意了。如果从“过者”的角度,得出“帮人要帮到底”的立意,或者从“盲子”的角度,得出“不能一意孤行”、“要善于听从劝告”等立意,就不大合适。前者虽然可以说通,但“过者”是次要人物,着眼于他就不得主旨,没有做到整体把握;后者从逻辑上讲推不出这一观点,是没有吃透材料。审题时应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如上则材料中的“放下即实地”就是关键。不明底细,不敢放手,尚情有可原。但是告之实情,仍固执己见,非要等到自己吃不消了,再松手,往往就晚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观点:当断不断,反被其乱。
二、要辨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供料作文的“料”常常是摆出现象,提出问题。要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必须透过现象分析“料”的深层意蕴。
例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II作文题。
目前中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99年60%,01年52%。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99年是3.7%,03年18.3%:
要求:全面了解材料,选一个侧面和一个角度,自己确定题目和问题,字数800字。
材料通过列举大量的数字说明,现在的人读书的越来越少,还举出了三个原因;而后又用数字说明网络读书人数百分比的增加。基于此,考生应该很容易确定此材料的中心话题,是关于我国国民阅读的话题,一个是图书阅读率低,一个是网上阅读率攀升。对这种现象应辩证的思考,在这个信息和网络日益发达的社会中,读书是否必须要到书店去买书读?网上阅读的利弊是什么?衡量读书的标准是什么?造成读者减少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其实,考生任选一个角度,都会有话可说,有话能说。偏向阅读纸质媒体的人越来越少,而网络阅读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呢?这里面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不喜欢读纸质的书吗?看来是,但为什么呢?纸质的书与网络书有何不同?人们为什么喜欢网络书?顺此思路,我们还可以提出更多的问题。如,什么是书?时代发展到今天,书的概念是否应该有所变化?将书的外延放宽泛点是否有利于读书?不要将书局限为纸质的印刷品,科技进步后,书的外延更加宽泛,电子书也应该算是书,网络阅读也应该是一种阅读方式。我们把这些问题都想明白了,作文的主题也就有了。
练习:生活中,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英雄人物在成为英雄之后,其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便会产生轰动效应,人们甚至寄钱寄物表达对英雄的尊敬仰慕之情;但英雄人物未为英雄时却也有这样的现象,听任英雄流血街头,甚至连被害者的亲属也不加援助,这是多么大的反差!
这则材料大部分考生提出“要助人为乐,不要悄悄走开”的观点,这只是拘泥于表面现象,未能深究本质。该材料实际上披露了一系列内在矛盾:一方面希望别人乐于助人,另一方面自己却不愿去帮助别人,不愿用行动去实践理想的道德境界;对人对己的不统一;理想与行动的不统一;知与行的不统一:说与做的不统一,都明显体现出一个双重道德标准的问题。只要我们善于思辨,抓住材料暴露出的矛盾,透过现象深挖本质,提炼出“高扬道德的大旗”、“道义对人类精神有巨大的影响”、“无为即有错”等哲理性论题,文章便写出了一定的深度。
三、要辨明发散和集中的关系
供料作文临场构思必须做到发散与集中的统一。“发散”,即从材料出发,联想开去,或由此及彼,或由表及里,或由因探果,或由果溯因,不断推演,不断探究;“集中”,即将发散思维所得,筛选定向,聚焦一点,贯一拯乱,提纲挈领。用六个字概括这种关系,即“撒得开,收得拢”。
例如:山东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渣,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
1.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73462.html
相关阅读:中国古典戏剧知识
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
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