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检测题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转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B.被转移的基因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人们对它们的研究已经相当透彻,绝对不会引起安全性问题

 

C.在转基因的过程中,必须用到工具酶

 

D.转基因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应做到多环节。下面哪些不属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环节(  )

 

A.转基因农作物的营养成分

 

B.转基因农作物的农田试种

 

C.转基因农作物的大面积种植

 

D.转基因食品的商品化

 

3.  美国科学家在研究生长在墨西哥某地的野生玉米后发现,这种玉米含有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抗虫毒蛋白基因在内的转基因作物的基因,由此可见:

 

①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可传播到野生植物中

 

②转基因作物可对天然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构成威胁

 

③为防止基因污染,应当禁止转基因作物的研究

 

④自然杂交过程实质是一个长期的转基因过程,两者没有任何区别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①②③④     B.③

 

C.①②        D.①

 

4.下列哪项不是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  )

 

A.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

 

B.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

 

C.某些转基因生物可以合成干扰素,进入人体增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

 

D.某些基因组已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

 

5.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

 

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

 

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6.20世纪90年代,乌干达木薯业遭到了病害的毁灭性打击。科学家究其原因,发现是一种新的病毒引发的疾病,而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这一事实有力地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  )

 

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到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B.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或病原体杂交,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

 

C.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用除草剂除不掉的“超级杂草”

 

D.抗虫棉能抵抗棉铃虫,但随着棉铃虫抗性的增强,抗虫棉有可能被淘汰

 

7.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刚兴起的时候,都以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且必须在“负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的实验室里操作。这里“负压”的作用主要是(  )

 

A.防止重组基因的生物进入人体或逃逸到外界,从而对环境造成基因污染

 

B.提高微生物的基因突变频率

 

C.加快微生物的繁殖速度

 

D.避免其他微生物对实验材料的污染

 

8.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中国政府出台较早的法规是(  )

 

A.《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

 

B.《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C.《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规范》

 

D.《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9.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是无法弥补的

 

B.转基因生物有可能造成安全性问题,但不能一概而论

 

C.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

 

D.转基因生物引起安全性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10.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应明确而坚定,绝对禁止研制生物武器

 

B.生物武器是利用致病菌、病毒或毒剂等形成杀伤力

 

C.为了国家安全,可以进行必要地小范围的生物武器研究

 

D.生物武器不只对敌方人员有伤害

 

11.“二战”时侵华日军中731部队大量培养引起鼠疫、霍乱、伤寒、炭疽和菌痢等一系列使人致命的传染性病菌,进行人体实验和用于战争,这是利用病菌的哪种特性(  )

 

 A.需氧性                 B.厌氧性

 

C.传染性并引起宿主死亡    D.能形成芽孢,容易保存

 

 

 

12.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引起争论的原因是(  )

 

A.经济效益不同    B.社会效益不同

 

C.价值观不同 D.法律法规不同

 

13.下列细胞中属于干细胞的是(  )

 

A.皮肤的角质层细胞

 

B.皮肤的生发层细胞

 

C.皮肤中的汗腺细胞

 

D.皮下脂肪细胞

 

14.有人说“有致病基因也不一定患病”,下列哪项是该说法的证据(  )

 

①杂合子内的隐性致病基因 ②有的患者基因正常,仅仅是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加工或修饰过程中出现错误 ③人类的多基因遗传病,既与基因有关,又与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 ④人类对基因结构及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尚缺乏足够的认识

 

A.① B.①和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试管婴儿属于克隆

 

B.试管婴儿技术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C.设计试管婴儿可用于疾病治疗,试管婴儿用于解决不孕不育问题

 

D.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均是体外受精

 

16.下列关于基因检测疾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利用测定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的方法达到基因检测的目的

 

B.生物芯片的广泛使用,使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更加快捷简便

 

C.基因检测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基因歧视

 

D.基因检测疾病时,一次只能检测一种疾病,十分麻烦

 

17.提供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伤,其原因是(  )

 

A.骨髓造血干细胞可以无限再生

 

B.骨髓造血干细胞完成功能后不再发挥作用

 

C.骨髓造血干细胞具有再生能力,捐献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

 

D.骨髓造血干细胞已高度分化

 

18.下列生物技术在战争爆发时最可能用于生产生物武器的是(  )

 

A.组织培养    B.重组DNA

 

C.胚胎工程    D.细胞融合

 

19.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宣布在实验中制造生命细胞。克雷格·文特尔将一种称为丝状支原体的微生物DNA进行重塑,并将新的DNA片段“粘”在一起,植入另一种细菌中。新的生命由此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细胞,我们称它为“人造儿”,因为这个细胞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合成的DNA。下列关于“人造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造儿”没有细胞核

 

B.“人造儿”的DNA在自然界中可能不存在

 

C.“人造儿”不会衰老、死亡

 

D.“人造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与其他细胞没有差异

 

20.炭疽杆菌之所以能引起美国人恐慌,主要原因之一是它能产生两种成分为蛋白质的内毒素。有的科学家将该菌的大型DNA分子破坏,该菌仍然能产生内毒素。请分析推断,应该破坏该菌的什么结构,才能使它从根本上不再产生内毒素(  )

 

A.核糖体 B.质粒

 

C.内质网 D.细胞核

 

21.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A.造价昂贵,但却具有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

 

B.是致病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性物质的总称

 

C.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食物、生活必需用品等散布

 

D.一旦使用,将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杀伤后果

 

22.接种过疫苗的人,在遇到同样的生物战剂(用于战争的病原微生物或毒素)时,仍然要再次接种疫苗,原因是(  )

 

A.这些人已丧失免疫力

 

B.这些人体内没形成记忆细胞

 

C.原来的接种不成功

 

D.这些病原微生物突变快,变异性强

 

23.利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的生物武器的危害性大,其原因是(  )

 

A.年轻人没有接种过相关疫苗

 

B.传染性强

 

C.会引起肌肉麻痹

 

D.人类从未接触过,可以让大批被感染者突然发病

 

24.1978年天花就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但是某些国家至今仍然保存着天花病毒毒株。下列有关天花病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以皮肤和黏膜的斑疹、丘疹、疱疹为特征

 

B.组成天花病毒核酸的碱基共有8种

 

C.天花病毒无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D.用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的培养基不能培养天花病毒

 

25.下列这些行为,我们应该坚决反对的是(多选)(  )

 

A.对流感病毒基因进行改造,以使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感染这种病毒,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

 

B.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C.用重组技术制造全新的致病菌

 

D.将蜡状杆菌[条件致病菌,只有大量食入该菌(107个/g)时才会引起中毒]改造成像炭疽杆菌那样的致病菌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6.(14分)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科学家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植株并获得成功表达。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花粉管通道法是指:利用植物花粉萌发时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毒蛋白基因送入胚囊,进而导入尚不具备细胞壁的合子或早期胚体细胞中,借助天然的种胚系统,形成含有目的基因的种胚。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所示的黏性末端是由__________种限制酶作用产生的。

 

 

(2)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毒蛋白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此过程是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的第三步,即__________。获取目的基因时,如果基因比较小,核苷酸序列又已知,则可以通过DNA合成仪用化学方法直接__________。

 

 (3)该目的基因在导入受体细胞前需要与载体结合,目前经常使用的载体是__________。

 

 (4)基因工程操作的第四步是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其中分子水平的检测又分三步: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其次还要检测__________,方法同样是采用分子杂交技术;最后检测__________,方法是__________杂交。

 

(5)人们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关注,随着转基因成果的不断涌现而与日俱增。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不会影响食物安全,你的观点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27.(12分)材料:饲料原料中的磷元素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于植酸中,猪、禽等动物由于缺乏有关酶,无法有效利用植酸,造成磷源浪费,而且植酸随粪便排出后易造成环境有机磷污染。植酸酶能催化植酸水解成肌醇和磷酸,因此成为目前重要的饲料添加剂之一。

 

(1)饲料加工过程温度较高,要求植酸酶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其进行改造时,首先必须了解植酸酶的__________,然后改变植酸酶的__________,从而得到新的植酸酶。

 

(2)培育转植酸酶基因的大豆,可提高其作为饲料原料时磷的利用率。将植酸酶基因导入大豆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请简述获得转基因植株的完整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猪对饲料中磷的利用率,科学家将带有植酸酶基因的重组质粒通过__________转入猪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培养至一定时期后可通过__________方法,从而一次得到多个转基因猪个体。

 

(4)若这些转基因动、植物进入生态环境中,对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28. (14分)如今,从土豆、草莓到西红?,各种各样的转基因产品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

 

(1)一向挑剔、苛刻的美国人对转基因食品的这种漠视态度,反映了转基因食品在安全性方面是__________。

 

(2)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带给人类健康和环境方面的风险表示关注和担忧,可能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转基因食品或转基因生物武器都要应用DNA重组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工具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武器是一种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它与常规武器相比有许多特点: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5)1998年6月27日,中美两国元首在关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的联合声明中,重申在任何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武器。

 

29.(10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女科学家布里吉特·布瓦瑟利耶宣称,世界上第一个“克隆婴儿”已经诞生,中外科学家对此的第一反应是对“克隆婴儿”的真实性表示质疑。而中国科学家大多表示“克隆人研究必须反对”。

 

中国农业大学李宁教授刚刚完成一次成功的克隆牛实验,他认为,“世界上第一克隆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克隆人,还有待进行DNA指纹检测,即将克隆女婴的DNA与提供克隆体细胞“母亲”的DNA进行对比。只有完全吻合,才能证明这个女婴是真正的“克隆人”。

 

(1)中国农业大学李宁教授所提供的DNA指纹检测实质上是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似程度,克隆女婴将来的性状与提供克隆体细胞“母亲”的性状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克隆过程中应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有哪些?(至少说明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克隆有时也称为体细胞克隆,但是克隆过程需要__________参与,原因是这种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属于克隆技术仍然存在的问题的是(  )

 

①克隆后代的成功率很低

 

②克隆生物的夭折率较低

 

③克隆生物的后代先天性疾病或者生理缺陷的发病率高

 

④克隆后代的智商相对比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问题》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CCA   6—10:BABAC 11—15:CCBBA  16—20 DCBCB 21—25:ADDB(ACD)

 

二.非选择题

 

26.解析:(1)据图分析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GAATT、CAATT、GTTAA、CTTAA这4种,而酶具有专一性,故需4种不同的限制酶。

 

(2)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毒蛋白基因导入棉花细胞,相当于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的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3)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中常用的载体有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相关方法为:通过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A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及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

 

(5)本题具有开放性,但要注意理由与观点的一致性。[高考资源网KS5U.COM]

 

答案:(1)4

 

(2)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人工合成

 

(3)质粒(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DNA分子杂交技术 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 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抗原—抗体

 

(5)第一种观点:会影响食物安全。理由是:①担心出现滞后效应;②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③担心营养成分改变等。

 

第二种观点:不会影响食物安全。理由是:①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②科学负责的态度可防止过敏原出现;③至今未发现转基因食物影响身体健康的实例等。

 

27.解析:生物体内的酶在高温下易变性失活,所以对植酸酶要进行必要的处理,使其具有耐高温的能力,必须了解酶的空间结构,利用蛋白质工程改变酶的氨基酸序列,达到改变结构进行改造的目的。 目的基因导入植物体内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获得转基因植株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四步曲):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检测与鉴定。根据本题填写具体内容即可。重组质粒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如果想利用一个受精卵同时得到多个转基因猪个体,利用胚胎分割移植。对基因扩散引起生态环境的问题可从正反两方面考虑。

 

答案:(1)空间结构 氨基酸序列

 

(2)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法 外源植酸酶基因→农杆菌→大豆细胞→大豆植株再生→鉴定

 

(3)显微注射法 胚胎分割

 

(4)减少环境中磷的污染,但基因可能扩散到环境中。

 

28.解析: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是新生事物,转基因生物的潜在危险是生物入侵、破坏原来的生态平衡、过敏反应、抗生素抗生、疾病流行等,因此人们对它的安全性还存在着怀疑。

 

答案:(1)相对安全的

 

(2)转基因生物的潜在危险:如生物入侵、破坏原来的生态平衡、过敏反应、抗生素抗性、疾病流行等

 

(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载体

 

(4)传染性强 污染面广 难以防治

 

(5)不发展 不生产 不储存

 

29.解析:本题考查克隆人技术引起的争议及其技术操作分析。(1)DNA指纹检测的实质是对DNA分子中碱基排列顺序的检测,若“克隆人”核DNA与供体核DNA相同,则为“克隆人”,否则不是“克隆人”;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环境不同,表现型可能不相同。另外,受体卵细胞中的细胞质基因也影响生物的性状。(2)克隆技术包括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等。(3)体细胞克隆的受体细胞应为去核的卵母细胞,因卵母细胞中具有促进核基因表达的物质。(4)可参照“克隆技术尚不成熟的表现”予以分析。

 

答案:(1)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 不一定完全相同,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将来生活环境的影响,一个是提供卵细胞个体的细胞质遗传的影响

 

(2)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细胞培养技术(任选两种)

 

(3)卵细胞 具有促进细胞核基因表达的物质条件 (4)C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62798.html

相关阅读:高中生物的“学习策略”
定时定向递送miRNA的新载体治疗骨质疏松
2016年高考备考:生物基础知识111条
少揭“伤疤”,多贴“膏药”
人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干细胞起源和精准干预研究获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