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石。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对话式学习”、“自主学习”等,本质上都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教学。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学生的知识准备和能力基础,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巧妙地设疑、布疑,造成悬念,让学生在问题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在问题的探索中有所发现,形成新颖、独特的见解,从而学会学习。在本文中,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问题切入的体会与做法。
一、“问题切入”的心理机制??什么样的“问题”更有效
1.真实问题??更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是指“个人在有目的的追求而尚未找到适当手段时感到的心理困境”。问题的本质是其所包含的矛盾性:原有的认知与新现象、新事实之间的矛盾。其目的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根据有无矛盾性、能否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可将问题分为真实问题和虚假问题,真实的问题才更有价值。如在研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如图),待学生观察后提问:
片断1:①原来A、B两试管中液体是白色吗?②实验后A试管中液体是不是变蓝了,而B试管液体没有变色?③B试管中唾液是不是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片断2:①A、B两试管实验前后有什么不同?②淀粉遇碘会变蓝,为什么实验后B试管没有变蓝?③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保持37℃的温度,实验时间要10分钟以上?
片断1、2中就同一内容分别设计了三个问题,但显然片断1中的三个问题过于简单化,学生凭感官就能立即作出判断,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样的问题是无效的、虚假的;而片断2利用实验现象与学生原有知识之间的矛盾,层层深入,激活了探究的心理机制,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因而是有效的、有价值的真实问题。保证问题切入的“真实”性,才能有效防止我们的教学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的极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生成问题??闪动灵性的问题
布鲁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在片断1、2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问题来源于教师,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寻找”问题的答案。课堂教学处于“牵牛式”局面。要摆脱这种局面,教师需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内在认知状态与情境间产生“不平衡”,出现困惑,生成问题,主动提出问题。如淀粉遇碘一定会变蓝吗?“淀粉遇碘会变蓝”是我一直坚信的“真理”,但一次意外的实验课却极大地动摇了我的信念。在一次实验课上,笔者临时决定“放手”让学生自己配制淀粉,就是这一配制生成的“问题”带给我极大的震撼。
(1)为什么在热面粉糊中滴加碘液没有变色?
“老师,我们的淀粉遇碘不变色。”学生尖叫着。笔者上前一看:原来这一实验小组直接向刚配制好的热面粉糊中滴加了几滴碘液,试管内出现了碘的棕色,摇动试管,棕色消失。冷却后摇动试管,仍没有变色。这是什么原因呢?是课本上的结论错了吗?很快笔者发现了其中的原委,不露声色地引导:“请用开水试一下。”在将碘加入开水后,他们发现,碘的颜色逐渐消失了,同时闻到了刺鼻的气味,只几秒钟,碘液的棕色便无影无踪了。他们大声叫着:“老师,快来看,碘蒸发了。”疑惑解开了,他们在冷的淀粉糊中滴加了碘液,很快呈现出令人兴奋的蓝色。
(2)为什么面粉溶液中加碘不变色?
“老师,我们的面粉溶液为什么遇碘也不变蓝?”笔者发现这一实验小组用冷水配制了面粉溶液,可为什么面粉溶液遇碘不变蓝呢?笔者脑子里一片空白,这是从教十多年来第一次遇到的问题。
“非常抱歉,老师需要查一查资料才能回答你。让我们一起上网查找,看谁能够更快地解决这个问题,好吗?”很快,通过查找得知:熟面粉为线性直链状分子的多糖,遇碘变蓝色;生淀粉为高度分支的多糖,糊化反应不变色(显现出碘的颜色)。
“在民主和谐与自由宽松的环境下,人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能发挥出最佳水平。”通过创设“自己配制淀粉”这一宽松的情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他们不再对课本内容奉若神明,开始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体会创新的喜悦,生成各种问题,课堂上处处闪动着灵性。
二、“问题切入”的技巧??何时切入更巧妙
1.于新课伊始设疑??巧设谜团入胜境
新课伊始,学生刚进教室,课间嬉闹余兴未尽。这时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兴奋中心迅速转移,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此时,出色的问题切入犹如说书的开讲、评弹的开篇、演戏的序幕,起着诱发学生学习新知乃至激情的作用。如“蒸腾作用”教学片断:
“他是怎样获取淡水的呢?”“淡水是怎样来的呢?”教室里孩子们急切地问道。
在学习“蒸腾作用”这一内容前,笔者展示了几幅图片:一位生物学家在大海上航行,突遇大风浪,船毁,他漂泊到了一个孤岛上,岛上绿树成荫,可就是没有淡水,适逢这位生物学家带了大量的塑料袋,结果在孤岛上生活了一个月,后来遇船才被救走……故事到了精彩处,短暂的停顿引出了开头的一幕。
心理学研究指出,思维活跃于疑路的交点。富有启发性问题的导入、矛盾的展示,能迅速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促使其大脑由课初的平静状态转为积极思考,由此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激发潜在的学习内驱力。
2.于重难点处设疑??拨开云雾见青天
重难点处是课堂教学的拦路虎,在这里学生会对所学的内容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思维受阻。此时,及时切入对理解其学习内容具有一定铺垫作用的问题,把重、难点有效分解,会使学生茅塞顿开,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如“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教学片断:
“飞机、火箭、风筝、气球……”孩子们兴奋地回忆着。
“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是“鸟类”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直接探究将无从下手。笔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
入手,“生活中你见过哪些能飞起来的物体?”引发了学生一系列联想。正当学生兴趣浓厚时,话题一转:“它们为什么能飞行呢?”
顿时,教室热闹起来了:“氢气??减轻重力”;“火箭??增加动力,减少阻力”;“羽毛、蒲公英种子??借助风力”……
于是一切变得简单明了,接着,他们从减轻重力、增加动力、减少阻力、借助风力这几方面对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探究。
在重难点处,不是将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讲述给学生,而是以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切入进行“穿针引线”,找到所学内容与孩子们原有经验之间的契合点,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通过学生自己动脑筋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层次地深入进去,从而发现新知。
3.于知识衔接处设疑??因势利导巧过渡
教材各知识之间往往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不揭示这种联系,学生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此设疑,既能提醒学生注意,又能因势利导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如“血液”教学片断:
“哇,……”孩子们发出了惊叫声。
在观察了“血液的分层”现象后,我“漫不经心”地走到一实验小组前,拿起他们的量筒,“随手”倒掉了其中的血浆和一部分红细胞。正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我将量筒倾斜,请他们观察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了斜面上的红细胞呈鲜红色,底部的红细胞呈暗红色。
师:斜面上的红细胞暴露在空气中,血红蛋白与氧气直接接触,红细胞呈鲜红色;底部的红细胞接触空气少,血红蛋白不易与氧气接触,红细胞呈暗红色。这说明了红细胞有什么特性?
生: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气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师:根据血红蛋白这一特性,你知道红细胞有什么功能?
生:运输氧气的功能。
在本案例中,通过一个简单的动作创设问题情境,引起了学生一系列的观察、联想、猜想,学生的学习成了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生成结论,注重思维方式与习惯的培养,注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获得,充分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学会是为了会学”的新课程理念。
4.于无疑处设疑??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平中见奇是艺术追求的境界。课堂教学中若能从一成不变的形式与内容中巧妙地提出问题,开拓思路,释疑解惑,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教学片断:
在探究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后,笔者神秘地从课桌中取出一盆用透明胶带正反两面粘住一部分叶片的植物,让学生猜测实验后会有怎样的现象。
生:“肯定会变蓝……”孩子们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十几分钟后,大家惊奇地发现:贴透明胶带的部分并没有变蓝。
师:“贴上透明胶带的部分也有光,为什么不变蓝呢?”
生:“又有光又有叶绿体,应该能进行光合作用……”孩子们讨论着。
师:“你们能分析出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吗?”
教室里一片寂静。
师:“探究实验强调做对照实验,这一组对照实验的变量又是什么呢?”
生:“我知道了,透明胶带贴住了叶片上的气孔,二氧化碳无法进入到叶片内,二氧化碳又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缺少了原料怎么能进行光合作用呢?”(一名学生恍然大悟道,她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古代哲人已认识到了“有疑”的作用。在生物教学中,有些生物学知识貌似无疑了,其实蕴含着丰富的智力因素,教师要善于在此设疑,深入挖掘看起来不是问题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疑问,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就像投石击水,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
5.于结尾处设疑??言有尽而意无穷
古人云“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一堂课有了好的开头,中间又有一两次高潮,也应有好的结尾。设疑不失为结束课程的一种好方式,能产生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在“绿色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利用”结尾处设疑:你知道社区居民一般是怎样清洗叶面残留农药的蔬菜的?课后,简单调查让他们大吃一惊:绝大多数居民认为:用清水长时间浸泡蔬菜,可以清除表面残留的农药。为此,他们利用各种方式作了宣传:长时间用清水浸泡蔬菜不仅不能去除农药,反而会被蔬菜大量吸收。
在课堂结尾处设疑,能使课堂知识得到巩固与延伸,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三、问题切入的原则??应注意什么
1.切入的问题要有诱发性
大海的魅力就在于她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翻滚。课堂教学同样如此,在平等对话和互动生成的和谐氛围中,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其心理上的悬念。研究表明:在“新旧知识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因此,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的新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找到“新旧知识结合点”,诱发学生的探索活动。
2.切入的问题要有共振性
切入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共振。这样的问题才能唤起学生思维注意,从情感上参与课堂教学。这时,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启发、引导,达到师生思维上的和谐共振,这正是高效生物课堂所追求的。
3.切入的问题要有适度性
切入的问题要注意适度性原则,考虑到“可接受性”和“因材施教”,兼顾
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切人问题的难度就像桃子达到这样的高度:学生必须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并且只要跳一跳也就能摘到桃子。也就是说问题要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适度超越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有适度的思维难度。
4.切入的问题要有延伸性
有价值的问题应具有较强的延伸性,切人的问题既构建着本课的基础知识,又蕴含着值得学生回味、思考的内容,从而创设出一种“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境界,使问题得以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迫不及待、兴趣盎然地继续探究。
总之,“问题切入”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努力去尝试、不断去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问题切入”的优势,构建和谐高效的生物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337289.html
相关阅读:少揭“伤疤”,多贴“膏药”
高中生物的“学习策略”
人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干细胞起源和精准干预研究获进展
定时定向递送miRNA的新载体治疗骨质疏松
2016年高考备考:生物基础知识11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