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消除古代诗歌学习的距离感-谈谈古诗教学中的“翻译”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作者:徐志耀

内容提要:本文从古代诗歌教学的现状入手,指出当今诗歌教学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学生与诗歌的距离感。而消除距离感的最好方式就是借助翻译,但这里的翻译并非单纯地以今文译古文,而是包括了三个层次。本文就通过对照名家译文,以今译.

近几年来,听了不少古代诗歌教学示范课,最深的印象就是“外热内冷”。从外表上看,老师或学生范读、学生齐读,男女同学分别读、配乐、配画……,课堂的气氛的确是热闹的;但是,热闹过后静下心来一思考,这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换言之,学生是否仅通过以不同方式读几遍诗歌,就能领悟诗歌的美感,感受诗歌的情感?我们必须承认,现代的学生对于古代诗歌是有着较深的距离感的,这种距离感源自于语言的隔阂、背景的差异和审美能力的不足。如果不想办法消除这种距离感,再热闹的课堂背后依然是沉寂的。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学生消除这种距离感呢?那就是“翻译”。

从严格的意义来说,古代诗歌这样表情达意的典范之作,是不可能被翻译了。但是,我们这里的“翻译”并非简单的将诗歌译为现代汉语,而是通过特殊的“翻译”,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中不同意象的含义,体会情感。翻译所借助的工具是现代汉语,由其搭建起一座桥梁,消除诗歌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让学生能够克服语言、文化的差异,直接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去,并能够进一步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所学习诗歌中的意象及情感。要达到这一目标,这里的诗歌翻译就不是单纯的“译”,而包括阅读、比较、写作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这几个方面综合运用在一起,就形成了诗歌翻译的三个层次:

一、对照名家译文,品读诗歌意象。

我们教材中的一些诗歌年代较早,学生对于诗歌的语言隔阂感很强,自然就会对诗歌产生距离感。而这些诗歌,往往有着许多名家译文,对照这些译文,再读诗歌,有助于学生认识诗歌中所表达的意象。

以《蒹葭》为例,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三位文学大师的译文,比较其异同,从而归纳其意象。

郭沫若先生译为:“我昨晚一夜没有睡觉,/清早往河边上去散步。/水边的芦草依然青青地,/已经凝成霜,草上的白露。我的爱人呀,啊!/你明明是住在河那边!我想从上渡头去赶她,/她又好像站在河当中了——啊!我的爱人呀!/你毕竟只是个幻影吗?”

程俊英先生译为:“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袁梅先生译为:“芦苇苍苍密匝匝,/晶晶露水凝霜花。/我的人儿我的爱,/河水那边象是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长又长。/顺流而下去找她,/宛然在那水中央。……”

首先,比较三种译文的相同之处,不难发现,三篇译诗中都出现了一些相同的意象:如芦苇、霜露、曲折的小河(道路),而这些意象构成诗歌所传达的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境。再进一步比较,程译与袁译翻译的开头,“秋深露水结成霜”与“晶晶露水凝霜花”,可以感受到寒意渐起,再结合诗句后面的内容,就可以借助对这些意象的品析,认识主人公的内心的感受。另一方面,比较译诗的不同之处,可以进一步体会意象的内涵。我们发现,程、袁两先生的译文大体相同,而郭沫若先生则只保留了诗歌的最基本意象,重在传达诗歌之“神”。郭译中最后一段,为诗中所无,但却又真实地传达出了诗歌的所隐含的意象。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郭沫若先生译文的最后一段与原诗的关系,想一想从诗中哪些语句中感悟到这段内容。这些思考,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领悟诗歌意象的内涵,从而能够进一步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331067.html

相关阅读:中国古典戏剧知识
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
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