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知识的能力.生物课程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
一、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相关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探究生物知识的奥秘,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例如,在讲解植物细胞属于渗透性的系统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探究,并设计对应的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实际参与活动的方式,学生感受到生物系统蕴藏的秘密,提高了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生物知识的认知能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找到植物细胞中呼吸作用和矿物质吸收离子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合作,并学习他人的长处,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如,在讲“细胞基本结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入生物实验室,通过观察实验室中的细胞模型初步认识细胞结构,即细胞膜、细胞核以及细胞器等知识,掌握细胞膜、细胞核以及细胞器在细胞中的作用.通过实际观察的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同时为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能力奠定基础.
二、引导学生掌握推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授人以渔”,而不是仅仅把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生物知识的理论体系以及一些常用的推理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推理系统,进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讲解DNA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资料以及课外学习资源等,让学生自主收集关于DNA的知识,并要求学生掌握DNA具有的特点、作用以及是如何形成的.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查阅相关的资料,并尝试找到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目的地分析DNA的相关知识,并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推理.然后教师在课堂中系统分析这些知识,使学生对照老师的讲解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对DNA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当然,引导学生掌握推理方法以及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推理方法,同时配合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转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教材内容基本通过系统性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对学生学习而言,缺乏一定的趣味性,进而降低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从而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带来不利影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将生物知识转变为“活灵活现”的知识,使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例如,在讲解三磷酸腺苷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三磷酸腺苷喻为硬币,把生命运动喻为机器,“机器”在运动过程中只能接受硬币,而不能接受其他的“能量”,帮助学生理解三磷酸腺苷所提供能量的独特性,同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此外,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提出一些驱动型的问题,让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例如,在讲解植物激素调节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元素有哪些?让学生自主思考,并结合自主学习掌握的知识进行深入分析,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答案.然后了解学生的回答情况,总结学生的答案.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将生物知识转化为自己熟悉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掌握推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转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268314.html
相关阅读:人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干细胞起源和精准干预研究获进展
定时定向递送miRNA的新载体治疗骨质疏松
少揭“伤疤”,多贴“膏药”
2016年高考备考:生物基础知识111条
高中生物的“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