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对我们这一代人是非常大的激励,觉得中国人也能出人头地。现在有第二个问题必须要突破,即人才是不是在中国本土培养的。”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在第七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表示,希望在中国的土地上培养出更多一流的数学家。
其实,这是丘成桐一贯的心愿。“科技的发展,如果单纯靠并购公司或学别人已经完成的工作,只会远远落后于科技发达国家。”丘成桐说,“因为科学技术最后10%的工作,一定需要很多基础科学在前面引导,而基础科学的基础就是数学。”
正如李克强总理日前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所说,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冠,是其他科学研究的主要工具。这让丘成桐感触颇深,他更加坚信:“只有数学学科很好地发展,才有可能成为科技强国和经济强国。”
丘成桐坦言,中国数学的发展与美国、欧洲仍有一段距离。尽管近年来中国培养出了一流的数学家,但数量还太少。
他认为,这主要跟培养方法有关。“现在中国的培养方法基本就是考试,而不是培养做学问的兴趣。相比之下,为了学问而做学问,是最好也最快的培养人才的方法。”
此外,中国目前的人才培养机制也是丘成桐认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体制上还有很多束缚,不能让研究员、教授放手去做。培育能够让科学家自由发展一流学科的环境,非常重要。”丘成桐表示,跟国外学者交流固然重要,让一流学者自由发挥、让青年学生接触到第一流的学者,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丘成桐看来,培养第一流的学生,教育应当贯穿中学、大学、研究生全过程,要花时间。他举例说,日本有位研究数论的大数学家,在海外学成回国后,发现日本当时缺乏好的中学数学教育,于是花了十多年时间写了16本中学数学教科书。“可能中国的数学家未必会这么做,他们很少愿意花时间在中学生身上”。
“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学生。”丘成桐相信,先进的培养机制加上中国式的教育,十年左右的时间,中国本土可以培养出一批世界一流的数学家。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244809.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
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