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高考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三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记忆方法网

高考《考纲》要求考生掌握的实词一共有120个,而每个实词都是多义词,要把这些实词的用法和意思全部识记基本上不可能,那么什么样的作法可以减少这种难度,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就详细的介绍了高考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三。

一、从字形结构入手

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形旁大多表意,因此可以通过字形结构来推断

词义。例如:

1、“若少屈,冀得一归觐”(1998年全国高考题)“觐”可以借助形旁“见”推断意思与“见”有关,再根据语境推断为“拜见”。

2、“夫子将焉适”(202019年全国春招试题)“适”字的形旁是“辶”,它与“走”“到”“往”有关,联系上下文,可推断为“到”的意思。

二、从读音入手

根据读音,可以发现通假关系,然后根据本义推断通假字的意思。例如:

1、“以身徇国,继之以死”“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1995年全

国高考试题)“徇”与“殉”读音相同,“徇”是“殉”的通假字,“殉”的意思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死”,联系上下文,可以推断两个“徇”属同一义项,即“为……而死”。

2、“或至涂而反”(2001年上海春招试题)“涂”与“途”读音相同,“涂”是“途”的通假字,“途”的意思是“路途”“道路”,联系上下文,可以推断“涂”的意思是“道路”。

三、从成语入手

学生对成语的意思比较熟悉,借助成语的意思可以帮助推断实词的意

义。例如:

1、“善才绳之”(1997年全国高考试题)“绳”字的意思可以根据成语“绳之以法”中“绳”的意思“制裁”,推断为“按法律处置”的意思。

2、“而的又为一”(2001年上海高考试题)可以根据“有的放矢”中“的”的意思推断为“箭靶”。

四、从结构位置入手

在古代汉语中,大都数词组和句子结构整齐(相似),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推断实的含义。例如:

1、“齐人追亡逐北”(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追亡”“逐北”对应整齐,“亡”是“逃跑者”的意思,可以推断“北”也是此意。

2、“选置师傅,铨简秀士”(2002年全国春招试题)两句结构整齐、对称,“选置”是“选拔”的意思,可以推断“铨简”也是“选拔”的意思。

五、从语法入手

语法是谴词造句的规则,借助语法,可以迅速地推断出实词的含义。例如:

1、“自放驴,取樵炊爨”(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取”为动词,“樵”是“取”的宾语,就应该为名词,可以推断出“樵”的意思是“木材”。

2、“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2001年北京安徽春招试题)“吏袖空牒”缺少了谓语动词,不符合造句规则,“袖”处于谓语动词位置,可以推断出“袖”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袖藏”的意思,这样此句才规范。

根据上下文的语境,也能帮助我们推断出实词的意思,这里就不再赘言。

以上是笔者从分析高考试题入手,介绍了文言文实词几种常见的推断方法,在考试过程中,如果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文言实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都能很好地解决。当然方法仅仅是方法而已,如果没有文言实词词义的积累,任何方法都是徒劳的。因此,要想学好文言文,必须注重词汇的积累。

我们给各位考生分享的同学们你们要尽快活用起来,如果考生还想要找到更多的高考语文备考策略,就请继续关注我们吧!我们会不定时给你分享更多备考资料。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220559.html

相关阅读: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
中国古典戏剧知识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
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