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构建和谐数学课堂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作者: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 袁 直

《数学课程标准(2019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的教学应以全面的教学目标为指引,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发展学习能力,培育数学情感。如何才能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和谐数学课堂呢?

一、教育味浓的课堂,让学生感知数学的“温度”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学教学在传授数学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同时,还有育人的功能。需要教师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在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去考虑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渗透,使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加自然。

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负数”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出示了一组世界各地自然灾害的画面,通过学生谈感受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进而以“温度”变化为话题,将学生目光聚焦到本课,自然引入新知。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教师的深入思考,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的学习,还应渗透与学科有关的教育信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背景,将教育融入知识的学习中,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意义。进而整体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充满任务的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负数”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让学生自主记录零下温度的教学活动,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有了各式各样的记录方法,如文字记录、箭头记录、太阳符号记录等,学生对各种表示方法进行交流,展现了不同的孩子对新问题的不同解决策略,经过讨论,学生产生了用新的数来表示零下温度的想法,进而使新知的学习变成一种需要。学生记录零下温度的活动,充分展现了学生对生活现象“数学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将学生从生活世界引入符号世界,实现了数学抽象。好的数学教学就要多为学生设置任务,制造认知冲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思考,想办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现数学思维与能力的发展。

三、实践体验的课堂,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

例如在教学“轻重”这节课时,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首先,组织看一看、说一说的活动。教师让两名学生比体重,再观察三组图片(动物图、水果图、生活用品图),请同学们凭借生活经验比一比、说一说图中这些物体比轻重的结果。其次,组织学生开展掂一掂、说一说的活动。教师出示生活中的物品,学生直观比较后掂一掂,感受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轻重,积累了对轻重的感知经验。最后,出示两种重量比较接近的物品,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引出工具,突出了测量工具的必要性。

这节课,教师没有只停留在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判断轻重上,而是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建构对轻重的认识,活动中有的学生说:“课本在手上有往下压的感觉”;还有的学生说:“铅笔很轻,我把它举得很高”;还有学生说:“铅笔像浮在水面上一样,没有感觉”等,如果没有让学生充分体验,学生就不会有这种感悟,从学生富有童真的语言中说明数学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正是以活动为载体的实践课堂的活力所在。

四、有效思考的课堂,让学生感悟数学思维之美

课改初期一些专家尖锐地指出数学课堂的数学味被淡化,学生的数学思考被忽视,思维训练减少,这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形成巨大的反差。数学课堂就是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质疑、反思的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思维方式的积累和数学思想的感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数学课堂的深度。

总而言之,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我们投入其中,从自身做起,从每节课做起,从每一个环节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深入研究,才能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和谐数学课堂。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144527.html

相关阅读: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
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