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前的基础准备
1.学生的知识储备分析
学生在上一章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但关于本章的细胞生长等问题并不了解,因为其内容与上一章交集不多,再回顾一下一般高中生的积累,只能追溯到初中时期的最基础的生物知识,彼时的课本说明了诸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概念,但更深入的分析就没有了,包括细胞增殖过程的详细情况。
2.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就细胞生长与增殖的周期性作简要阐述;观察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明确有丝分裂于生物遗传方面的重要意义;提升学生对图像的感知和总结能力;学习用曲线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2)教学重难点:重点为细胞生长与增殖的周期性和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而难点主要集中于后者,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相对纷繁复杂,DNA含量的变化也同理。
二、具体的教学设计流程
1.正课内容开始前的导引
教师:播放《卵变成蚕》并提出问题:是细胞数量的增加还是细胞体积的增加导致了卵变成蚕?
学生:仔细观看视频,认真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设计意图:以问题作为导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积极性。
2.探究问题:细胞是否可以无限长大
教师:细胞的体积可以无限增大吗?
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经实验和思辨得到的结论更有说服力,且可加深记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主要概念的教学
(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教师:先要求学生对其内容进行阅读,然后讲解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为分裂,并依次介绍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三种分裂方式。
学生:仔细阅读并听讲。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大致了解细胞分裂方式的概念。
(2)细胞周期
教师:向学生教授细胞周期分为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阶段,并说明两个阶段的任务。
学生:观察细胞周期持续时间表格,仔细思考并找到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表格实例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增强自身的直观感受。
(3)有丝分裂
教师:先提出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出现的核心词汇,譬如染色体、赤道板、细胞板、姐妹染色单体等。然后播放有丝分裂过程的视频。
学生:阅读教材后,首先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有丝分裂的讨论,并上台展示有丝分裂过程的顺序排列,仔细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本环节尤其注意了核心概念的讲解和梳理,将其分别转接到单个的具体词汇予以突破,并通过视频让学生加深对核心概念的识记和了解。
(4)无丝分裂
教师:对“没有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这个无丝分裂的特点予以说明,播放有关蛙红细胞分裂的过程。
学生:仔细听教师讲解和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无丝分裂有形象生动的认识。
(5)有丝分裂的意义
教师:对有丝分裂的意义进行课堂讲解。
学生:认真听讲,仔细思考。
4.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对以上概念的讲解作大致的回顾,要求学生绘制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曲线图,并布置习题练习。
学生:进行思考、总结、绘图和习题训练。
以上方式尚未经大量教学实践调整巩固,尚有不足之处,但突出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是势在必行的,本文所举例证也不失为有一定启发性的探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137490.html
相关阅读:人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干细胞起源和精准干预研究获进展
高中生物的“学习策略”
定时定向递送miRNA的新载体治疗骨质疏松
少揭“伤疤”,多贴“膏药”
2016年高考备考:生物基础知识11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