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知识点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导语】以下是逍遥右脑为大家推荐的有关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知识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知识点概述

  在生态系统中,种群和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和个体之间,甚至生物和环境之间都有信息传递。信息传递与联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的作用与能流、物流一样,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具体传递方式可分为物理信息传递、化学信息传递和行为信息传递。无论哪种传递,都是为了适应环境而进行的传递。

  知识点总结

  1、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起点是生产者植物,终点是最高营养级动物(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

  2、生态系统的功能:xx,xx和xx

  3、生态系统总能量来源:

  生产者固定(同化)太阳能的总量

  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营养级≥2)

  能量来源:上一营养级

  能量去处: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

  特别注意:蜣螂吃大象的粪便,蜣螂并未利用大象同化的能量;在生态农业中,沼渣用来肥田,农作物也并未利用其中的能量,只是利用其中的无机盐(即肥)。

  4、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10%~20%

  5、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①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6、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异同

  不同点: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被循环利用的;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向流动的,而不是循环流动

  联系:

  ①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②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③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孔雀开屏、蜜蜂跳舞、求偶炫耀)

  8、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信息的传递

  ②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①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且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0、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差

  11、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①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②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12、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

  13、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1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1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动物园)

  常见考点考法

  对信息传递有关知识点辨析不清

  ⑴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因传播途径的不同而不同。如孔雀开屏,如果是通过行为传递给对方,则属于行为信息;如果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给对方,则属于物理信息。

  ⑵鸟类或其他动物报警,若通过声音(尖叫)则属于物理信息,若通过特殊的动作(突然飞起)则属于行为信息。

  ⑶涉及到声音、颜色、植物形状、磁力、温度、湿度这些信号,通过动物感觉器官皮肤、耳朵、眼、心或植物光敏色素、叶、芽对光、重力等感觉上述信息则判断为物理信息。

  ⑷若涉及到化学物质——挥发性这一特点,则判断为化学信息。

  ⑸范围: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性外激素、蜜蜂舞蹈及孔雀开屏等);异种生物之间(物理、化学、行为中警示作用)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有物理信息中光、磁等)。

  ⑹方向:双向,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不同。

  【导语】逍遥右脑整理《高二地理知识点: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以及最全的高考备考资料,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文综、理综复习学习资料,复习讲义、听力材料、作文素材,历年真题试题下载及答案解析,完备的资料库为广大考生提供全面的备考参考。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130288.html

相关阅读:少揭“伤疤”,多贴“膏药”
人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干细胞起源和精准干预研究获进展
定时定向递送miRNA的新载体治疗骨质疏松
2016年高考备考:生物基础知识111条
高中生物的“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