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考前复习题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导语】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逍遥右脑为大家推荐了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考前复习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第Ⅰ卷基础题阅读题(共61分)

  一、课内基础选择题1~8(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蓊郁(wěng)窈窕(yǎo)癸丑(kuǐ)叱咤风云(zhà)

  B.伶俜(pīng)长篙(hāo)平仄(zè)前仆后继(pū)

  C.愀然(qiǎo)百舸(gě)袅娜(nuó)一椽破屋(chuán)

  D.颤动(zhàn)婆娑(suō)猗郁(yī)峥嵘岁月(róng)

  2.下列各项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敛裾杂揉踯躅夙兴夜寐

  B.落寞羁鸟?傺忸怩不安

  C.斑阑?垣芰荷惠风和畅

  D.葳蕤阡陌嗔目不绝如缕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失其所与,不知

  B.?规矩而改错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便可白公姥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侣鱼虾而友麋鹿

  A.舞幽壑之潜蛟

  B.死生亦大矣

  C.越国以鄙远

  D.火尚足以明也

  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A.哽咽不能语

  B.同心而离居

  C.叶叶相交通

  D.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6、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何厌之有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而又何羡乎

  C.客有吹洞箫者

  D.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7、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其声呜呜然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其孰能讥之乎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国文学史上素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源头,《楚辞》则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传统。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文人雅士之间互相唱和的赠序。

  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又称《文选》)而成。

  二、古代诗文阅读(31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夏侯胜字长公。少孤,好学,从始昌受《尚书》及《洪范五行传》,说灾异。善说礼服。征为博士、光禄大夫。会昭帝崩,昌邑王嗣立,数出。胜当乘舆前谏曰:“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王怒,谓胜为妖言,缚以属吏。吏白大将军霍光,光不举法。后十余日,光卒与安世白太后,废昌邑王,尊立宣帝。光以为群臣奏事东宫,太后省政,宜知经术,白令胜用《尚书》授太后。迁长信少府,赐爵关内侯,以与谋废立,定策安宗庙,益千户。

  宣帝初即位,欲褒先帝,于是群臣大议廷中,皆曰:“宣如诏书。”长信少府夏侯胜独曰:“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无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公卿共难胜曰:“此诏书也。”胜曰:“诏书不可用也。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议已出口,虽死不悔!”于是丞相义、御史大夫广明劾奏胜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及丞相长史黄霸阿纵胜,不举劾,俱下狱。

  胜为人质朴守正,简易亡威仪。尝见,出道上语,上闻而让胜,胜曰:“陛下所言善,臣故扬之。尧言布于天下,至今见诵。臣以为可传,故传耳。”朝廷每有大议,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

  胜复为长信少府,迁太子太傅。受诏撰《尚书》、《论语说》,赐黄金百斤。年九十卒官,赐冢茔,葬平陵。太后赐钱二百万,为胜素服五日,以报师傅之恩,儒者以为荣。

  (节选自《汉书夏侯胜传》,有删节)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怒,谓胜为妖言,缚以属吏交付

  B.光卒与安世白太后终于

  C.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开拓

  D.尧言布于天下,至今见诵看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

  B.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

  C.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

  D.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征,与“辟”相同,指征召,同“察茂才”“举孝廉”中“察、举”一样,都是自上而下选拨官吏的制度。

  B.崩,指天子、帝王的死;根据《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C.诏书,在周代,君臣上下都可以用诏字;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君主制国家后,改令为诏,从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

  D.儒者,所谓“儒”,实际就是温文儒雅,谦恭礼让;儒者即尊崇儒学、通习儒家经书的人,汉代以后范指一般读书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夏侯胜通晓经术。他跟随始昌学习《尚书》及《洪范五行传》;为太后讲授过《尚书》,为此在他去世之后,太后还为他穿了五天的素服。

  B.夏侯胜直言敢谏。宣帝即位后想褒扬汉武帝的功业,群臣附和,唯独夏侯胜坚决反对,认为不宜为武帝立庙乐,他因此受到弹劾而下狱。

  C.夏侯胜生性直率。因私自传播皇上的话受到责备时,他援引尧帝之言传布天下之例,坚持辩称自己并没有做错。他在朝中素有直声,也深得宣帝信任。

  D.夏侯胜仕途坎坷。他开始被征召为博士和光禄大夫,又曾两次升任长信少府,后因被弹劾下狱而去职,最后升为太子太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3分)

  (2)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4~15题

  青玉案被檄①出郊题陈氏山居

  张榘②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都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注】①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②张榘(jǔ),南宋人,做过句容县县令和江东制置使参议,均处于地位低下的职位。

  14.“秋在黄花羞涩处”一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3分)

  15.作者说自己“万感”交集,分析下阕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4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表明批评态度的两句是:

  “,。”

  (2)《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月亮从东山升起,在夜空中缓缓移动的情景。

  (3)《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面对生活

  有年轻人问,对生活,你有没有产生过厌倦的情绪?

  说心里话,我是一个从本质上对生命持悲观态度的人,但对生活,基本上没产生过厌倦情绪。这好像是矛盾的两极,骨子里其实相通。也许因为青年时代,在对世界的感知还混混沌沌的时候,我就毫无准备地抵达了海拔五千米的藏北高原。猝不及防中,灵魂经历了大的恐惧,大的悲哀。平定之后,也就有了对一般厌倦的定力。面对穷凶极恶的高寒缺氧,无穷无尽的冰川雪岭,你无法抗拒人是多么渺小、生命是多么孤单这副铁枷。你有一千种可能性会死,比如雪崩,比如坠崖,比如高原肺水肿,比如急性心力衰竭,比如战死疆场,比如车祸枪伤……但你却在苦难的夹缝当中,仍然完整地活着。而且,只要你不打算立即结束自己,就得继续活下去。

  愁云惨淡畏畏缩缩地是活,昂扬快乐兴致勃勃地也是活。我盘算了一下,权衡利弊,觉得还是取后种活法比较适宜。不单是自我感觉稍愉快,而且让他人(起码是父母)也较为安宁。就像得过了剧烈的水痘,对类似的疾病就有了抗体,从那以后,一般的颓丧就无法击倒我了。我明白日常生活的核心,其实是如何善待每人仅此一次的生命。如果你珍惜生命,就不必因为小的苦恼而厌倦生活。因为泥沙俱下并不完美的生活,正是组成宝贵生命的原材料。

  他又问,你对自己的才能有没有过怀疑或是绝望?

  我是一个“泛才能论”者,即认为每个人都必有自己独特的才能,赞成李白所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是这才能到底是什么,没人事先向我们交底,大家都蒙在鼓里。本人不一定清楚,家人朋友也未必明晰,全靠仔细寻找加上运气。有的人可能一下子就找到了;有的人费时一世一生;还有的人,干脆终身在暗中摸索,不得所终。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施展才能的领域。例如爱好音乐,爱好写作……都是比较传统的项目,热爱电脑,热爱基因工程……则是最近若干年才开发出来的新领域。有时想,擅长操纵计算机的才能,以前必定也悄悄存在着,但世上没这物件时,具有此类本领潜质的人,只好委屈地干着别的行当。他若是去学画画,技巧不一定高,就痛苦万分,觉得自己不成才。比尔盖茨先生若是生长在唐朝,整个就算瞎了一代英雄。所以,寻找才能是一项相当艰巨重大的工程,切莫等闲。

  人们通常把爱好当作才能,一般说来两相符合的概率很高,但并不像克隆羊那样惟妙惟肖。爱好这个东西,有的时候很能迷惑人。一门心思凭它引路,也会害人不浅。有时你爱的恰好是你所不具备特长的东西,就像病人热爱健康,矮个儿渴望长高一样。因为不具备,所以就更爱得痴迷,九死不悔。我判断人对自己的才能,产生深度的怀疑以至绝望,多半产生于这种“爱好不当”的旋涡之中。因此在大的怀疑和绝望之前,不妨先静下心来,冷静客观地分析一下,考察一下自己的才能,真正投影于何方。评估关头,最好先安稳地睡一觉,半夜时分醒来,万籁俱寂时,摒弃世俗和金钱的阴影,纯粹从人的天性出发,充满快乐地想一想。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充满快乐地去想呢?我以为,真正令才能充分发育的土壤,应该同时是我们分泌快乐的源泉。

  他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你是怎样度过人生的低潮期的?

  安静地等待。好好睡觉,像一只冬眠的熊。锻炼身体,坚信无论是承受更深的低潮或是迎接高潮,好的体魄都用得着。和知心的朋友谈天,基本上不发牢骚,主要是回忆快乐的时光。多读书,看一些传记。一来增长知识,顺带还可瞧瞧别人倒霉的时候是怎么挺过去的。趁机做家务,把平时忙碌顾不上的活儿都在此时干完。

  (1)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作者为什么说“好像是矛盾的两极,骨子里其实相通”?(4分)

  (2)在作者看来,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才能?(4分)

  (3)作者度过人生低潮期的做法是睡觉、聊天、读书、做家务等,你认同这种做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59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启超不胜其烦地为清华学子讲解《读书法》,他是要将古往今来、卷帙浩繁的中国古籍分门别类,为莘莘学子找到“入门”的捷径。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这四个密不可分的圈层彼此之间休戚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

  C.专家建议考生,千万不要以“裸考”的状态应对面试,只有加强对每种题型作答技巧的复习,才能成竹在胸、侃侃而谈,而不至于胸无城府,原形毕露。

  D.“女当家”在选房一事上大都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即便销售顾问再巧舌如簧,她们仍会坚守自己的选房法则。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目前京津冀已取消漫游费和长途费,出台了面向所有用户的套餐内流量当月不清零,固定宽带和移动流量平均资费水平下降均超过30%。

  B.C919大型客机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2019年11月2日,其首架机正式下线,订单量已逾500余架。

  C.因为一张光脚穿布鞋作报告的照片,著名遥感学家、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教授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D.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这些梦想能否实现,关键在于通过实际工作,将计划变为百姓看得见、摸的着、感受得到的福祉。

  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古代科举评卷是第一印象决定命运。,,,

  ,,。一般情况下,如果考生的头场卷考得好,阅卷时得了“高分”,基本上榜便有戏了。

  ①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手段就是看“第一印象”

  ②按时完成朝廷规定的工作

  ③也就是重点看考生的头场卷子

  ④为了加快阅卷速度

  ⑤此即古人所谓“止阅前场,又止阅书义”

  ⑥阅卷人员也是想尽办法

  A、④②⑥①③⑤B、①③②⑤④⑥

  C、①③⑤②④⑥D.④①②⑤③⑥

  五、写作(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50分)

  历史上的名医很少有出版自己医方的。中国的神医扁鹊,只在传说中有谈医理的书,并不留医方。神医华佗,传说生前写过一本能使人起死回生的书,但被人烧掉,叫人顿足惋惜。直到今天,医生仍不喜欢,甚至不允许病人带走药方。良医不让医方广为流传,不是嫌医方不善,而是忧用医方的人不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试卷答案

  一、课内基础选择题

  1、C(A项癸丑(guǐ)B项长篙(gāo)D项颤动(chàn))

  2、B(A项杂糅C项斑斓D项?目)

  3、D(A项知?“智”B项错?“措”C项冯?“凭”)

  4、C(例句与C均为意动用法,A项使动用法B形容词作名词D项形容词作动词)

  5、A(B项同心: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C项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指运输业

  D项非常:古义不平常,今义程度副词,十分,极)

  6、B(例句与B均为宾语前置句,A项状语后置C定语后置D项判断句)

  7、C(C其为副词,其……乎为固定格式,用来表反问,可以作难道……吗;其余为代词)

  8、B(《兰亭集序》是诗序,不是赠序。)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阅读

  9、D(“见”表被动)

  10、B(根据“天下”“百姓”“赤地数千里”“或”等词语和句子推断)

  11.A(“举孝廉”中“举”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拔官吏制度)

  12.D(“两次升为长信少府”说法有误。夏侯胜第二次任长信少府为复职而不是升迁。)

  13、翻译

  (1)天久阴而不下雨,就要有臣下图谋皇上的事发生了,陛下还要出门到哪儿去呢?

  (得分点:①雨:名词作动词,下雨;②何之:到哪去③句意1分“臣下有谋上者”也可译为:有要谋反的大臣。意思对即可)

  (2)为人臣下,应该秉直公正,而不能随便曲意迎奉意旨。

  (得分点:①苟:随便;②阿:曲从、迎合;③句意1分。其中“谊”是合理的道理、行为;“指”的意思是意图、意思。意思对即可,不做采分点。)

  (二)诗歌阅读

  14、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了黄花经西风摧残,流露出羞怯怯、苦涩涩的神态,体现了秋的萧瑟冷落气氛(2分)。

  15、(1)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

  (2)对官场一时得意的小人的讽刺、警告;

  (3)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因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

  (4)对南宋将重蹈六朝覆辙的忧虑与担心。

  (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三)16、(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有无“固知”皆可)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7、(1)面对大自然的许多恶劣环境及许多意外事件,生命是那么渺弱、孤单,随时有可能终止,所以作者对生命持悲观态度。(2分)但正因为生命的脆弱、短暂,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每一刻,好好地活下去,所以作者对生活没有产生过厌倦情绪,这两者好像矛盾,实则相通。(2分)

  (2)①每个人都必有自己独特的才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的才能,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就自己的才能。②爱好不一定等同才能,“爱好不当“反而会让人怀疑自己的真实才能。③应从人的天性出发,充满快乐地思索自己的才能真正投影于何方。(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3)观点一:认同。①睡觉、锻炼身体可以使自己养精蓄锐,渡过难关。②聊天可以与朋友交流沟通,减少自己的郁闷,分享别人的快乐。③做家务等可以使自己暂时忘却不顺,逐步走出低迷。(每点2分)

  观点二:不认同。①面对人生的低潮,应该勇于面对,而不应躲避了事。②人生不得意时,应该及时总结教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睡觉、做家务恐怕于事无补。③人生处于低潮时,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走出低潮;躲在家里,看别人的传记,也许不能帮助自己很快走出低谷。(每点2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

  18、D(A项“不胜其烦”指烦琐得使人受不了,改为“不厌其烦”,形容耐心。B项“休戚相关”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福祸相连,含有同甘共苦、利害一致的意思,指人,此处应改为“息息相关”。C项“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没有隐晦。此处望文生义,应改为“胸无点墨”。D项“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得像乐器里发声的簧片一样,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多含贬义)

  19、C(A项,成分残缺,应在“不清零”后面补上“出台”的宾语“措施”;B项,重复赘余,删去“逾”或“余”;D项,两面对一面,“通过”前应加上“能否”。)

  20、A(所给六个句子,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几个句组,其中④②是“想尽办法”这一动作行为的目的,①⑥交代的是阅卷的方法,③⑤则是对“第一印象”的解释说明。)

  五、作文

  21、【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寓意深刻的材料,需要进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思考。良医拒传医方,是一份职业良知,体现出“心忧医者,心系患者”的责任意识。医生应该根据什么来治病呢?应该根据病人的病情、病理和药物的药性、药理。如何才能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呢?应该“对症下药”,“病万变,药亦万变”。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应该化虚为实,化大为小,以写人叙事来表现主旨,或以抒情议论来表达观点。

  【参考立意】

  (1)从“名医”角度切入: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③经验变成教条,必将走错路。

  (2)从“后学”角度切入:

  ①生搬硬套,缚己害人。

  ②不循陈规,学会变通。

  ③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④传承其道,不拘其方。

  (3)从“病者”角度切入:

  ①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②认识自己的特点,秀出自己的风采。

  ③静观时尚,切勿跟风。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夏侯胜字长公。少年丧父,但他很好学,跟随(汉朝鸿儒、经学家夏侯)始昌学习《尚书》和《洪范五行传》,论说灾异(自然灾害或某些异常的自然现象)夏侯胜擅长讲述礼服典制,因此被征召为博士、光禄大夫。这时恰逢汉昭帝驾崩,昌邑王继位后经常出游。有一次夏侯胜挡着昌邑王坐的车子上前进谏道:“天久阴而不下雨,就要有臣下图谋皇帝的事发生了,陛下还要出门到哪儿去呢?”昌邑王大怒,说夏侯胜是妖言惑众,就把他绑起来交付官吏处置。那个官吏把这件事报告给大将军霍光,霍光没有对夏侯胜施以刑罚。十多天后,霍光终于和安世一起上奏太后,废掉昌邑王,尊立了汉宣帝。霍光认为群臣向东宫上奏政事,太后审阅政事,应该了解经术,于是禀报让夏侯胜给太后给讲授《尚书》。夏侯胜改任长信少府,并被赐予关内侯爵位,因为他参与谋划废立和安定国家的重大决策,被增加了千户的食邑封地。

  宣帝刚刚即位,就想要褒扬武帝的功业。于是群臣就在朝廷中讨论,都说:“应该像诏书那样公布(宣扬先帝功德)。”唯独夏侯胜说道:“武帝虽然确实有打败四夷开拓疆土的功绩,但是他杀了许多大臣和百姓,使老百姓的财力穷竭,挥霍无度,天下已被消耗得很虚弱,百姓流离失所,死去的人超过一半。蝗灾四起,赤地数千里,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国家应有的储备积累至今还未恢复起来。所以武帝对老百姓没有恩泽,不能另为他立庙乐。”众公卿们一起责难夏侯胜说:“这是写褒扬先帝的诏书啊。”夏侯胜说:“不能下这样的诏书。为人臣下,应该秉直公正,而不能随便曲意迎奉意旨。我想说的已经说了,就是死我也不会再后悔。”于是丞相蔡义、御史大夫田广明弹劾夏侯胜非议诏书,诋毁先帝,大逆不道,而且丞相长史黄霸也因为纵容夏侯胜而不弹劾他,两个人都被投进了监狱。

  夏侯胜为人质朴,恪守正道,平易近人、不讲求仪容举止威严庄重。夏侯胜曾经被皇上接见,出去后把皇上的话告诉别人,皇上听说后责备夏侯胜。夏侯胜回答说:“陛下说得很好,所以我就宣扬它。尧的话被传布天下,至今仍被诵读。我认为这些话可以传颂,就传布开了。”

  朝廷上每次有大事情要商议时,因为宣帝一直知道夏侯胜很率直,就会对夏侯胜说:“先生您尽管直话直说,不要因为以前的事而有畏惧之心。”

  夏侯胜再次做了长信少府,又升任太子太傅。他受宣帝诏撰写《尚书》、《论语说》,受赐一百斤黄金。夏侯胜九十岁时在任上去世,被赐给墓地,安葬在平陵。太后赐予他二百万钱,并未夏侯胜穿了五天素服,以报答师傅之恩,儒者都引以为荣。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120055.html

相关阅读: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
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
中国古典戏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