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活动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现代数学教学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数学活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数学活动,是指数学教育在活动中进行,即“数学+活动”。活动是形式,是实现目标??数学教育的手段,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数学,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在高涨的兴趣下完成数学学习,并从中得到知识、技能、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综合提升。那么怎样才能使数学教学活动合理进行呢?我认为应多种教学活动同时开展,互相补充。

创景入课活动

现代教学认为,在正式进行发现过程前要让学生对探索的目标、意义认识得十分明确,并从内心产生巨大的动力,做好探索的物质和精神准备。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一课时,我首先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旋转的风车、旋转的木马、旋转的摩天轮、转动的电风扇、转动的表针、荡过的秋千等生活中广泛存在的转动现象。从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我们身边除了平移、轴对称的图形变换之外,生产生活中还广泛存在着转动现象。从而产生对这种现象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欲望,并为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做好了探究的物质准备。在观看这些图片的同时,我鼓励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转动现象的共同特征。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概念探索活动

在以前的教学中概念靠死记硬背,让学生多次重复以达到记忆的目的,学生无形中成了记忆的机器,教师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不但效果不好而且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往往造成学生厌学、弃学的情绪。新课标指出: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向学生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感受知识、培养能力。

分组合作小组探究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都以教学相长、相互和谐、师生共谋发展聚于一起,即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个体学习一统天下的局面,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纳入课堂中,使合作学习成为新课程的一个亮点。这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数学课堂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性学习,通常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知识不是单纯地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多方因素,充分利用学习资源,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获得的。这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取的方法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去发现,而教师的主要职能是积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去获得知识。应该看到,不同的学生在心理现象、知识能力、思维习惯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对教师而言,合作学习恰好能弥补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产生的不足。教师可将同步的教学活动细化为小组中少数学生的个性化活动,为小组中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较多的机会。教师由泛泛地关注整个班级进而关注每个小组,再到小组中的个人,为因材施教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如果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合理地安排数学活动,必然能够变静态的、单一的、被动接受的教学为动态的、多维的教学模式,给数学课堂一种蓬勃的生机,还学生一个鲜活的个体,让他们在活动中实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多方面提升的三维目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112649.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
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
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