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教学中,你的一番充满激情的话语,一个鼓舞人心的手势,都会起到振奋人心、激发情感的效果,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课堂上。
一、打造激情课堂的意义
1.激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教师的言辞无精打采,压抑沉闷,学生的精力怎能旺盛。相反,教师极具煽动性的言辞或动作会直击学生天真的心灵,感染学生,使其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中去,主动、积极地去接受新知。
2.激情有利于联络师生情感
试想,如果教师充满激情地对待学生,学生还会漠视老师,忽视课堂吗?教师充满激情的讲解往往会唤醒学生情感共鸣,这样教学,既省时、省力、高效,又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何乐而不为呢?
3.激情可从根本上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新课标提出:课堂教学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这一目标也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因为一个孩子,可以不认字,可以不会算数,但不能不明理,不能对生活没有激情,不能对未来没有向往……而教师就是要以文本为载体,运用充满激情的教学方式去感染学生,让其从根本上受到熏陶,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做一个充满激情、积极上进的人。
二、打造激情课堂的方法
1.激情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采用了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导入新课的方法。当孩子们刚从愉快的课间步入课堂时,伴着悲凉的音乐,我开始了富有感情的朗诵……短短几十秒的朗诵,已将孩子们那奔放的心灵带到了丹麦的街头,那个寒冷的大年夜,那个可怜的小女孩身旁。看着孩子们忧郁的神情,同情的目光,我知道本课的教学已然成功了一半。这种方法可以一下子将孩子们带到文章的情境中去,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去体会,这要比干巴巴地去分析课文效果强上百倍。
2.有感情朗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表情、动作等去领悟文章所表达的不同意境,在朗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
如《中华少年》这篇课文,1~4小节赞美了祖国广袤的大地,壮丽的山河,悠久的文化,特有的传统风俗,朗读时要饱含赞美与骄傲之情,而第5小节则回顾了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要读得悲壮,6、7小节书写了中华少年的誓言,应读出坚强的决心与豪迈的情怀。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这样有感情地朗读,那誓做中华好少年的梦想无形中就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了。
3.音乐感染
在所有艺术中,音乐是最能调动和激发人的情感的。教学中,教师若能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播放一些音乐来渲染气氛的话,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之,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设计一些巧妙的、精彩的激情教育形式,使课堂高潮迭起,让学生在高昂的情绪状态下学习知识,加深记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010935.html
相关阅读: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
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