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安徽省颍上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四统考”语文试卷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试卷说明:

~学年度颍上一中高一上学期“四统考”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第Ⅰ卷 阅读题(共66分)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习气与个性安祥祥 能够引起世人的关注并名留史册的,往往是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的作品。这种个性,是创作者主体精神在作品中的反映,所表达的是创作者独立的美学思想和人生历练,是创作者独立人格的显现。问题在于,每个时代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风气,或者说习气,在这些习气的笼罩下,创作者经常会违心地或者不自觉地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从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泯灭了自己的性情,荒芜了自己的生命,某种程度上讲等于终结了自己的艺术前程。 习气,一般指平日所积、所染之不良习惯、作风。在美术创作领域,习气形成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徒弟学老师亦步亦趋的,有看到某种画法得到展览或市场认可而跟风的。单纯的技法模仿也容易形成习气。每位创作者都经历过学习的过程,得以从前人或今人的艺术中汲取一些创作经验。然而,有的人学习了一种技法,于是所有的山水都是一种皴法,反反复复,几无生气与个性;有的人学习了一种题材,就成年累月地不断重复,自称要在这类题材中做到“极致”。那些被人拿来拿去反复挪用的风格技巧,本身便成为了习气的一部分。从面目上的相互模仿,到题材选择上的扎堆,都是因为学习和创作出现了错误的认识,沾染了为时风所动、求捷径、依附门派的习气。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一种技法或者一种题材吗?答案是否定的。没有领会到古人的精神,没有发自内心的表达欲望,那些技法如何为我所用?又如何借古以开今?从前人的经典中,应该学习的至少有两点:技法和格调。在一定时间内技法是学习的目的之一,但不是学习目的的主体,更不是学习与创作的终极目的。格调是意境、风格等因素的综合定位,是评判一件作品的核心内容。比如,八大山人的笔墨功夫虽然无可挑剔,但真正令其独立于世的,却还是他作品中所散发出的荒寒孤高的气质。艺术家独立的创作思维和审美个性,是不能够为别人所取代的,否则就无从表达艺术家的真情实感。试想,如果所有的画都是一种风格,或者大家都在学别人的画,艺术还如何成其为艺术?失去了独立品格的艺术,便成了伪艺术。艺术家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对于师承关系的过分强调,会掩盖了艺术个性的可贵之处。当然,个性的泯灭有时候也是不得已的事情,艺术创作有时会带有一定的被迫性,譬如明清盛行的“馆阁体”,但在多数时候,还是创作者个人的原因。 创作者在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鲜明的个性便是所谓的艺术风格,是创作者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也是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艺术家的一生中,艺术风格往往会跟随其阅历、学识、修养、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艺术风格的形成有时候是一个缓慢的自然而然的过程,有时候又是一种突变式的状态,如同禅宗里面的“渐修”与“顿悟”,但最终都需要一个“修”的过程。在艺术风格的探讨研求上,同样不能做一个懒惰的失去头脑的人,要保持艺术敏感和创作激情。 绘画可以怡情养性,搞艺术可以有“玩”的心态,但里面必然有一根严肃思考的线,通过它来传达自己的审美理想和精神世界。最有价值的艺术不是把某种题材、某种形式做到了极致,而是把某种气质、某种情绪表达充分。当然,对于个性的追求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搜奇抉怪,艺术家的努力不能停留在低层面上,因为艺术品除了新鲜,更需要深度。艺术创作者保持一颗清醒与奋发的心,才能避免沾染习气误入歧途,用力于意韵抒写,直抵画境。(07月14日《 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习气”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习气是创作者在创作时的不良习惯,它存在于每一个时代。 B.习气最终会让一个创作者泯灭自己的性情,荒芜自己的生命。 C.创作者习气形成的因素很多,在美术领域主要是模仿和跟风。 D.创作者感染不良习气很多时候并不完全是主观的、有意识的行为。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自然段先指出习气与个性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然后明确提出有个性、有生命的创造者都不能沾染习气。 B.第二、三自然段先明确习气的含义,指出习气形成的一些因素,并因此指出在艺术创作时技法与格调的重要性。 C.第四、五自然段从正反两个方面具体来谈艺术个性的重要性,并指出创作者艺术风格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D.最后一段对艺术家的创作心态提出要求,即艺术家可以有玩世不恭的心态,也应有一颗清醒与奋发的心。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艺术家的每件作品都有独立的艺术个性,这和创作者独立的美学思想、人生历练以及独立的人格都有关系。 B.有些创作者认为只有潜心学习钻研一种技法或者一种题材,并将之做到极致便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 C.艺术家艺术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过程的,这个过程有时很漫长,但有时却又是突变式的。 D.作品是否有个性关键看作品的格调,格调要彰显个性,比如八大山人的作品所散发出的荒寒孤高的气质。二、(3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19分)王彦章,字贤明,郓州寿张县人也。……龙德三年四月晦,晋师陷郓州,中外大恐。五月,以彦章代戴思远为北面招讨使。拜命之日,促装以赴滑台。遂自杨村寨浮河而下,水陆俱进,断晋人德胜①之浮梁,攻南城,拔之,晋人遂弃北城,并军保杨刘②。彦章以舟师沿流而下,晋人尽弃北城,析屋木编筏,置步军于其上,与彦章各行一岸,每遇转滩水汇,即中流交斗,流矢雨集,或舟筏覆没,比及杨刘,凡百余战。彦章急攻杨刘,昼夜不息,晋人极力固守,垂陷者数四。六月,晋王③亲援其城,彦章之军重壕复垒,晋人不能入。晋王乃于博州东岸筑垒,以应郓州。彦章闻之,驰军而至,急攻其栅,自旦及午,其城将拔。会晋王以大兵来援,彦章乃退。七月,晋王至杨刘,彦章军不利。遂罢彦章兵权,诏令归阙,以段凝为招讨使。 先是,赵、张二族挠乱朝政,彦章深恶之,性复刚直,不能缄忍。及授招讨之命,因谓所亲曰:“待我立功之后,回军之日,当尽诛奸臣,以谢天下。”赵、张闻之,私相谓曰:“我辈宁死于沙陀之手,不当为彦章所杀。”因协力以倾之。时段凝以贿赂交结,自求兵柄,素与彦章不协,潜害其功,阴行逗挠,遂至王师不利,竟退彦章而用段凝,未及十旬,国以之亡矣。 [注]①德胜:即德胜渡,当时黄河上一处重要渡口。 ②杨刘:即杨刘镇,在今山东东阿东北古黄河南岸。 ③晋王:即李存勖,其父李克用被唐封为晋王,李存勖袭封。4.下列词语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促装以赴滑台 促装:催促收拾行李 B.析屋木编筏 析:拆掉 C.自旦及午,其城将拔。 旦:早晨 D.彦章之军重壕复垒 重:读chóng,重叠,一层层5.比较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彦章代戴思远为北面招讨使 ③诏令归阙,以段凝为招讨使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④举所佩玉决?以示之者三 A.两个“为”不同,两个“以”相同 B.两个“为”相同,两个“以”不同 C.两个“为”不同,两个“以”也不同 D.两个“为”相同,两个“以”也相同6.下面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彦章受北面招讨使之职后,赴滑台,顺浮河而下,水陆并进,攻下南城 。 B.彦章能征惯战、骁勇忠烈,但遇上了强敌,阵前失利,被晋王罢了兵权。 C.彦章生性刚烈耿直,曾对亲近的人表示要在立功回军后杀尽朝廷的奸臣。 D.段凝向来与彦章不和,阴谋夺取兵权成功,可不到一百天,国家灭亡了。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彦章急攻杨刘,昼夜不息,晋人极力固守,垂陷者数四。(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题稚川山水【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8.诗歌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主要运用了何种写景手法?(4分)9.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4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14题。钓台的春昼(节选)郁达夫①过了桐庐,江心狭窄,浅滩果然多起来了。路上遇着的来往的行舟,数目也是很少,两岸全是青青的山,中间是一条清浅的水,有时候过一个沙洲,洲上的桃花菜花,还有许多不晓得名字的白色的花,正在喧闹着春暮,吸引着蜂蝶。不晓得什么时候,我走上了一家水边的酒楼,在和数年不见的几位已经做了党官的朋友高谈阔论。谈论之余,还背诵了一首两三年前曾在同一的情形之下做成的歪诗。    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②临近钓台,抬起头来一看,四面的水光山色又忽而变了样子了。清清的一条浅水,比前又窄了几分,四围的山包得格外的紧了,仿佛是前无去路的样子。并且山容峻削,看去觉得格外的瘦格外的高。向天上地下四围看看,只寂寂的看不见一个人。双桨的摇响,到此似乎也不敢放肆了,钩的一声过后,要好半天才来一个幽幽的回响,静,静,静,身边水上,山下岩头,只沉浸着太古的静,死灭的静,山峡里连飞鸟的影子也看不见半只。前面的所谓钓台山上,只看得见两大个石垒,一间歪斜的亭子,许多纵横芜杂的草木。山腰里的那座祠堂,也只露着些废垣残瓦,屋上面连炊烟都没有一丝半缕,像是好久好久没有人住了的样子。并且天气又来得阴森,早晨曾经露一露脸的太阳,这安徽省颍上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四统考”语文试卷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912492.html

相关阅读:山东省济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3月月考 语文试题
江西省乐安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2019学年高一寒假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复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竞赛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