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华侨中学届高一第一次段考语文科试卷(本试卷共4页,1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各项加线的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愆(qiān)期 玳(dài)瑁 擢(zhuó)升 遗(yí)施B.机杼(zhù) 苗裔(yī) 否(pǐ)泰 庚寅(yín) C.伶俜(pīng) 自缢(yì) 三匝(zá) 蕙?(chǎi)D.吐哺(bǔ) 鲑(xié)珍 踯躅(zhú) 颛(zhuān)顼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国目前有1600万教育工作者,他们长期以来兢兢业业,默默耕耘,甘为人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耳濡目染,塑造出德才兼备的一代代新人,使漫漫教育征途薪火相传,生生不息。A.兢兢业业 B.不可磨灭 C.耳濡目染 D.薪火相传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A.中山市华侨中学通过几年的努力,豪华的宿舍楼和饭堂于10月1日投入使用。B.受快餐文化的影响,真正喜欢阅读中外名著的中学生并不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就显得非常重要。C.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这是一些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问题 。D.这些人如果不愿矫正恶习,不肯迁就,不肯喜欢一切别人认为可爱的东西,那么大家还是避免和他们交往好。4.下列各句加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女子出嫁B.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告诉C.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躬:身体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洵:确实5.下列各项加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故:所以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零:落下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韵:韵味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当:面对6.下列各项加线的词语解释不同的一项是 ………………………………………( )A.秋以为期 以我贿迁B.桑之未落 昔三后之纯粹兮C. 摄提贞于孟陬兮 俟我于城隅 D. 为仲卿母所遣 始尔未为久7. 下面各项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仕宦于台阁 肇赐余以嘉名B.何以解忧 徘徊庭树下C.恐年岁之不吾与 汝是大家子D.匪女之为美 为仲卿母所遣二、本大题3小题,共25分。8.翻译下面句子(9分,每句3分)(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 氓》)(2)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9.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 (1)爱而不见, 。(《诗经 静女》)(2) ,贻我彤管。(《诗经 静女》)(3)尔卜尔筮, 。(《诗经 氓》)(4)总角之宴, 。(《诗经 氓》)(5) ,纫秋兰以为佩。(《离骚》)(6)朝搴?之木兰兮, 。(《离骚》) (7)惟草木之零落兮, 。(《离骚》)(8) ,札札弄机杼。 (《迢迢牵牛星》)(9) ,悠悠我心。(《短歌行》)(10)山不厌高, 。(《短歌行》)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十五夜望月”中“望月”的时间是初秋、中秋还是深秋?(1分)请说明判断的理由。(1分) (2)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写的都是远客思乡之情,它们写景抒情的方法为什么不同?请作具体分析。(4分)三、本大题3小题,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1—13题。古诗如酒 祝勇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阕《关雎》,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记忆的源头,也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源头,已经很难确认《诗经》诞生的确切年代了,至于究竟是哪一个不平凡的喉咙,最先吟出中国诗歌第一行最嘹亮的音符,更是无从考察。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不禁要问自己: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绽亮的意境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当暗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当代诗歌,又为何离我们这般遥远?②与诗人共同生存在这个世界里,应当说是我们的幸运。诗,使灰暗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恒,使有限变得无限,使腐朽化为神奇;诗,使生命中许多的不可能最终成为可能。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谲。无数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的周围,如星雨,如花瓣,飘散在我们日子的深处。它们与我们相距那么近,伸手可触,然而又有多少人注意到他们的存在?是因为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在历史的尘烟里退隐,而浮华的现世,不再造就王维王勃王昌龄了吗?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未免太匆忙了一点。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一首诗若成为绝唱是不能省略这一手续的。于是明白了,好诗的诞生,是天才与时间的共同结果,而读诗,是需要一个时间的距离的。③因为有了时间的距离,古诗里的字句,才化成水底的珊瑚,美丽而持久。所以,《诗经》里的蒹葭、白露的痕迹依稀可辨;骆宾王的“西陆鸣声”,依然如丝如缕,陈子昂的幽州台,温庭筠的五丈原,慷慨悲凉之气未改;而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与王翰的“葡萄美酒月光杯”,将同一个凉州,锁定在心灵的地图上。古诗如酒,存放的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我们要感谢酿酒师,同时更应该对时间产生由衷的敬意。④既然诗是诗人灵智的闪光留下的痕迹,那么,构思的技巧,应当只有一次效用。就像对一部悬念小说的欣赏,应当是“一次性”的,谜底揭开之后,再去重读,恐怕就会失去初读的那份奇妙的感觉。按说,诗也是一样。名诗佳句,诵过千遍之后,熟稔到了不假思索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理应不应该有任何新鲜的刺激了吧,这似乎应是旧诗的劣势、新诗的优势,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比如李太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比如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比如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影依旧枕寒流”,比如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每次品读,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些诗中名句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的酒窖里酿制的,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于是,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的吟诵当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一天的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诗歌最终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读诗,赋予我们的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同时也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值。地老天荒,美人迟暮,只有诗,常读常新。诗不会老,就更不会死。在诗歌的低潮时期,我从未对诗失去信念,原因也正在这里。11.第1段中的“生出铜绿”比喻什么?(2分)作者认为造成当代诗歌“离我们这般遥远”的原因是什么?(2分)12.第3段中说,“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根据文意,解释这句话的含义。(4分)13.第4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每次品读名诗,“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6分)四、本大题1小题,共40分。14.以“让梦想飞翔”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②不少于7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D【A遗(wèi)施 B苗裔(yì) C三匝(zā)】2.C【耳濡目染:因经常听到而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对象应该是受教育者而不是教师,改为“言传身教“。】3.B【A偷换主语”;C否定不当,造成语义矛盾”;D“如果”位置不对,应该提到句首】 4.C 【躬:自身。】5.B 【 A 故:有意、故意。C韵气质、性格。D当:应当。】6.D 【表被动;算,算作。 A以:把。B之:主谓之间。C于:在。】7.A【状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B宾语前置;省略句。C宾语前置;判断句。D判断句;被动句】8.(1)请你不要生我气,把秋天作婚期。( 将:请,愿。1分;把……当作1分;句意1分) (2)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恐怕岁月不等待我。(不等待我,宾语前置,1分;句意2分) (3)明月升起 ,星辰稀少,乌鹊展翅向南飞去。绕树飞了好几圈,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南:向南;1分。匝:圈或周。1分。句意1分)9. (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 静女》)(2)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诗经 静女》)(3)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经 氓》)(4)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 氓》)(5)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离骚》)(6)朝搴?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离骚》) (7)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8)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迢迢牵牛星》)(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短歌行》)(10)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短歌行》)10.(1)中秋。(1分)从“冷露”“桂花”“人尽望”“秋思”等物侯或人的活动可以判断是中秋。(1分,至少答出“冷露”“桂花”“人尽望”“秋思”中的三个。)(2)《静夜思》是直接写景“床前明月光”,(1分)直抒胸臆“低头思故乡”;(1分)《十五夜望月》是侧面写景“中庭地白树栖鸦”,(1分)明明自己在怀人,偏问“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委婉动人。(1分) 11.第一问:诗歌衰老,失去生命力。或者:变得灰暗、腐朽;或者:失去光彩和神奇。(2分,一个方面1分) 解析:“铜绿”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779555.html
相关阅读:2019学年高一寒假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复习题及答案
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江西省乐安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语文竞赛试卷
山东省济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3月月考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