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陈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试卷说明:

一、选择题1.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② ④ ③C. ① ③ ② ④ D. ③ ④ ① ②2. )①思想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②导致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③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成立准备了条件?④促使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3.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截然相反的是( )①农业政策 ②工商业政策 ③政治主张 ④历史作用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4.隋唐以来的历代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得到了不断完善A. “公车上书” B. 《中外纪闻》等报刊创办C.上海强学会成立 D.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6.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20世纪中国的国际形象的转变过程概括为“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其中标志着中国“飞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中华民国成立C.新中国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7.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8.圆明园首度遭到侵略者的野蛮洗劫发生在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中日甲午战争期间D.抗日战争期间 )A.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着严重困难 B.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C.波兰是最早发生剧变的国家D.剧变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流血冲突完成的10.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改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下列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评价不正确的是( )A.适应了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B.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C.农民获得生产经营自主权? D.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11.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是(  )①洋务运动 ②辛亥革命 ③收回利权运动 ④爱国心的驱使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2.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四月提纲》要求是 ( )A.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 B.立即举行武装起义C.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D.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3.春秋战国时期在“严刑峻法”上主张相反的是 )A.老子和荀子B.孔子和韩非子C.孔子和荀子D.老子和韩非子 )①都带有十分明显的大国强权的政治色彩 ②都是在大战结束后召开的 ③都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④都决定建立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5.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16.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其全球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改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从越南撤军;不再反对英法拥有独立的核力量;开启美日“友好外交的新纪元”。下列因素中,促使这一时期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军事力量的发展和对美遏制的加强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和世界政治格局日趋多极化C.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联合国地位的日益提高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17.美国已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个坚持****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A.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B.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中国地位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帝同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 )A.国民党决定与共产党合作B.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战场C.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D.国民党统治中心开始转向农村19.“……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20.1840年以来,西方国家“以技术补助距离之不及,以极紧凑的组织克服数目上的劣势”,并因此而战胜清政府。清政府对此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开始于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A.捍卫人民主权 B.主张开明君主制C.主张三权分立 D.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22.孟子曾用“金声玉振”来形容孔子的思想:“金声(奏乐开始)也者,始条理也;玉振(奏乐结束)之也者,终条理也。”主要指孔子思想( )A、集先贤古圣之大成 B、以“乐”为核心 C、能陶冶人的性情 D、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2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24.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 )①陪审制度②律师制度③诉讼原则④政治制度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25.《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一书中说:“与中国科学技术停滞落后于世界的同时,明清时期在其他文化方面却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新的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B.君主专制统治日益腐朽C.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D.传教士传教过程中进行宣传介绍26.洋务运动一位代表人物说:“中国积弱,由于思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人财赋动以数万之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之税。”上文反映了 )A.洋务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B.洋务派主张创办民用工业C.洋务派主张与外国争夺市场 D.洋务派转化为早期维新派A.曾国藩——蔡元培——孙中山 B.孙中山——蔡元培——曾国藩C.曾国藩——孙中山——蔡元培 D.蔡元培——孙中山——曾国藩28.根据秦朝官制,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但太尉一职始终空设,在此背景下,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是( )A.监察百官并掌管财政 B.协助皇帝助理万机C.协助丞相管理军事 D.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29.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的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 )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C.隋唐实行科举制度 D.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30.“千秋功业范公崇,贤圣于怀百代宗。御外内安裕家国,儆贪儒立挽颓风。”这是后人对范仲淹的高度评价,范仲淹“庆历新政”中使“儒立”的措施是(  )A.淘汰冗员 B.改革贡举C.减轻徭役 D.重视农桑1.1949年,《共同纲领》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 )3.在殖民争夺的斗争中,英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4.清朝康熙帝亲政后,为扩大皇权,设置军机处。( )5.《天朝田亩制度》是天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 三、综合题1.材料一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通典?食货》材料二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苟子?议兵》材料三 当梭伦成为政事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定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案曾以“解负令”闻名,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重担。有些人想用这些事情来毁谤梭伦,事实是这样的,当梭伦要制定解负令时,他曾预先告诉一些贵族,后来,像同情平民的人所说的那样,他被他的朋友以谋胜算了,但打算毁谤他的人就说他自己也取得一份。因为这些人借了钱,买来许多土地,等到不久以后实行取消债务时,他们都成了富翁;据说后来以祖传财富闻名的那些家族就是起源于此。然而,同情平民者的估计是较为可靠的……所以我们必须认为攻讦梭伦之说是错误的。——亚里士多德关于梭伦改革的论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3)概括材料三中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毁谤梭伦改革的是哪些人?其理由是什么?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三、官民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 四、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陈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757599.html

相关阅读:高一年级历史下册暑假作业题[1]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块模块考试历史(理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