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 “在隋代,特别在唐代,随着全帝国的再统一……贵族力量逐渐衰弱,他们在政府中的地位被职业官僚所代替。”下列哪一制度促成了这一现象?
A.九品中正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察举制
【答案】B
2.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中“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所指的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B
3.十七世纪某西方人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是指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D
【点拨】从材料“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中可以了解到,这种制度应指隋唐确立起来的科举制,是一种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4.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汉和秦朝相比,中央权力机构最大的变化是
A.出现了内外相制的权力结构
B.扩大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监察体系
C.加强了三公九卿的官僚体系
D.增强了以丞相为首的中枢机构权力
【答案】A
5.西汉与秦朝有直接继承关系的重要制度是
A.地方监察制度 B.地方行政制度 C.选官制度 D.户籍制度
【答案】B
6.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两宋明清
项目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答案】C
7.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商品货币在经济中影响增大 ②文化生活明显出现市民化趋势
③经济重心转移逐渐完成④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点拨】本题考查了唐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概况。根据所学知识①项正确;第②项正确,唐宋时期传奇小说、话本、词等产生反映了市民化的趋势;第③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宋朝;第④项错误,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和宋代分割相权的一些措施都是为了加强君权,削弱相权,而不是制约君主专制。排除④后可得出正确答案。
8.从封建政治制度的发展来看,你认为三省六部制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 )
A.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 B.既分工合作又牵制监督
C.明确了部门职权的划分 D.打击了士族门阀的势力
【答案】B
【点拨】考察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三省六部制作为封建的政治制度,其最值得肯定的应该是制度本身的优点,而A是它的形成;D是它的作用。B、C比较B更全面准确,它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协调运转,维护统治。
9.始建于元代的中轴线是古都北京魅力的重要部分。从永定门一路向北,前门、正阳门、社稷坛、太庙、天安门、故宫、景山、钟鼓楼…… 北京的城市布局就是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中国古代这样的建筑理念反映了
A.自然经济将缓慢解体 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儒家地位不断提高 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答案】D
【点拨】根据材料可知北京城建筑布局体现了极大的对称性,皇宫建筑处在中轴线上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中央集权。
10.从秦朝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近2000多年。你认为下列中的一项制度最能体现“皇权下的民主”的是( )
A.秦朝三公九卿制 B.西汉中朝制度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清朝军机处
【答案】C
【点拨】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三省六部制的理解。回答本题“皇权下的民主”是关键,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又相互补充,其分工体现了民主思想,三省有一定的权力但最后的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本题选C项。
11.《元史百官制》中说:“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这充分说明( )
A.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没有变化
B.地方机构长官为蒙古人和汉人,掌握实权
C.反映了当时民族团结和融合
D.元代地方设行省,行省之下则有路、府、州、县
【答案】D
【点拨】材料大意是,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使用一些老成的儒生,大规模修改典章制度……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下面设路、府、州、县。各级机构设置完整的官职,配置相应的官员,一般以蒙古人为各级机构首长,汉人和南人只能担任副职。据此结合各选项ABC三项说法错误,本题选D项。
12.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这则材料表明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矛盾
【答案】B
【点拨】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把握材料关键信息“唐朝后期”、“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结合唐末藩镇割据的阶段特征,选择B项。
13.西汉初年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异是
A.皇帝权力 B.独尊儒术 C.地方建制 D.中央机构
【答案】C
14.《元史?释老传》记载:“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乃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民犷则好斗,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元代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元代对蒙古地区实行了有效的行政管理
C.元代对西藏地区采取特殊统治政策
D.元代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汉化”政策
【答案】C
15.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作用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散了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B.调整了地方与中央关系
C.提高行政效能,完善中央机构 D.保证了皇权独尊
【答案】B
【点拨】考查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此题干简单,难度也小,主要是仔细审题,注意限制词:不正确。三省六部制是中央行政制度,主要是解决专制主义中央集制中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它把相权一分为三,起到了分散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的作用,也提高了行政效能,完善中央机构,但并不能调整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因此,ACD描述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是正确的,但因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就为B。
1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三省六部制 ②明朝的内阁
③宋朝在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在地方设置通判 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答案】B
17.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变化。下列制度体现了这种变化开端的是
A.推恩令的实行 B.中朝官权力加强
C.三司使的设立 D.科举制的创立
【答案】B
18.《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行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这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答案】B
19.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是指
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
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答案】A
20.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削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答案】A
【点拨】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过度集权导致地方权力削弱,造成地方县官职位空缺时却无人履职的现象。
二、非
21.礼仪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一定的政治制度及其变迁。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艺祖(宋太祖)继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康有为《拟免跪拜诏》
材料二
材料三 1912年初的一天,有位80多岁的萧姓盐商,从扬州来南京求见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孙笑着起立和他握手。老先生却放下手杖,欲行三跪九叩大礼。孙连忙将他拉住,请他坐下说:“现在已是民国,不再行这一套了。”并亲切地和他交谈:“总统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老先生问:“总统若是离职呢?”孙说:“总统离职后,就和百姓无异了。”临走时,老先生高兴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摘编自吴剑杰《中国近代思潮及其演进》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演变反映的本质问题。(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明清三个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并概括其趋势。(10分)
(3)指出材料三中“见到民主了”反映了什么?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社会巨变的重大历史意义。(8分)
【答案】
(1)汉代,君为臣起立(相迎);晋唐,君臣皆坐;宋,君坐臣立;元明清,大臣须跪见皇帝。大臣地位越来越低下,以致丧失基本人格;皇权独尊,专制主义政治走向极端。(8分)
(2)秦汉:秦始皇集大权于一身,设丞相,协助处理朝政;汉代设中朝等,意在改变相权过重的传统。唐宋:设三省六部、参知政事等,分散相权。明清: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等,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8分)君权逐渐强化,相权逐渐削弱。(2分)
(3)反映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4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4分)
【点拨】本题考查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君权与相权的变化,以及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影响。材料一比较容易读懂,依据材料归纳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坐着→站着→跪着,反映出皇帝对大臣控制的加强,专制主义的加强。第二问回归教材概括归纳,秦汉专制主义表现: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唐宋专制主义表现:三省六部制、宋太祖削弱相权的措施;明清专制主义表现:废除宰相制度、设内阁、设军机处等。第三问主要回答辛亥革命在政治方面的影响,促进政治民主化、法制化。通过与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比较,可见辛亥革命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上迈出重要一步,是民主政治的里程碑。本题从礼仪入手,考查中国政治制度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这样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第1问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可概括分析材料一来获知,本质问题主要指皇权专制不断加强,大臣地位不断削弱。第2问是常见题,根据所学回答秦汉、唐宋、明清三个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趋势主要指君权逐渐强化,相权逐渐削弱。第3问需准确把握辛亥革命及历史意义,根据所学回答即可。
22.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有关中学堂一二年级的课程与课时:
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图画体操
一年级1948324212
二年级1948234212
材料二 自甲午以后,诏设学堂谕屡矣,而人才不出,何也?则以利禄之途仍在科目,欲其舍诗赋、八股、小楷之惯技,弃举人、进士之荣途,而孜孜致力于此,此必不可得之数也。是故变法必自设学堂始,设学堂必自废科目始。
——两广总督陶模《图存四策折》(1901年)
材料三 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中山
(1)据材料一二,分析清政府新式学堂的特点,分析为何“设学堂谕屡矣,而人才不出”。(4分)
(2)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科举考试的态度及理由。(3分)
(3)如何理解材料二和材料三对科举考试的相反态度,谈谈你对科举考试的认识。(9分)
【答案】
(1)增设了近代科技的教育内容,《四书》和《五经》等经学在全部课程中占居首位。所培养人才仍立足于做官,封建的旧教育根深蒂固,无法培养出真正的近代化人才。(4 分)
(2)孙中山认为科举考试相对举荐制度更加公平严格,培养了大批人才,赞成科举考试。(3 分)
(3)材料二侧重从科考内容(科目)加以批评,主张废除科举考试。材料三侧重科考制度的公平性给予肯定。(3 分)
科举考试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为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提高行政效率创造了条件,考试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3 分)
近代以来,随着对科技人才的需要,考试科目的陈旧,科考做官的思想阻碍了新式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进步。(3 分)
【点拨】
(1)本题考察近代教育选拔制度。材料一中,清政府新式学堂出现前的主要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表中读经讲经安排的课程较多,且出现了外国语、体操等近代课程。根据材料二中“而人才不出,何也?则以利禄之途仍在科目,欲其舍诗赋、八股、小楷之惯技,弃举人、进士之荣途,而孜孜致力于此,此必不可得之数也”回答。
(2)本题考察近代中国教育制度。第一问,根据材料三中“人才辈出”回答,第二问可以言之有理回答。
(3)本题考察近代中国教育制度。第一问,从材料二“欲其舍诗赋、八股、小楷之惯技,弃举人、进士之荣途”材料三“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回答。第二问,可以言之有理答之有据即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74887.html
相关阅读: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 历史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块模块考试历史(理
高一年级历史下册暑假作业题[1]
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