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高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高一年级期中I考试试卷
历 史
第I卷
【本卷包括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早期国家出现的突出标志是
①金属器具的使用 ②贫富分化的产生 ③文字的成熟
④城的出现 ⑤礼制的初步形成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④⑤
2.从“传贤”到“传子”,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A.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偶然出现的历史现象
C.不利于社会进步 D.在以后列朝列代没有被沿用
3.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
A.周王——卿——诸侯——士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C.周王——诸侯——士——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
4.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宋书》),杨延宗(《新庸书》),
汤显祖(《明史》)等。你推测材料中这一现象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
A.程朱理学 B.宗法制
C.王位世袭制 D.礼乐制度
5.周初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贵族和功臣的权力
C.排斥异性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的国家政权
6.“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7.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这一“划时代的突破”指的是
A.西周实行分封制 B.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ks5u
C.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8.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C.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
9.西汉王朝大体继承沿用了秦王朝的基本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下列哪项制度不是对秦制的沿用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县制度 D.刺史制度
10.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形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个时期应是
A. 春秋战国   B. 秦汉     C. 隋唐    D. 明清
11.《资治通鉴》192卷中,记载唐太宗对黄门侍郎王?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由此可见,唐朝设立门下省的主要目的是
A.通过制约防止决策的失误 B.为皇权而制约中书省
C.制约皇权的独尊地位 D.尽可能提高行政效率
12.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
D.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
13.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14.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B.扩大了元朝的政治版图
C.加强了对藏族地区的管辖
D.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15.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开始,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D.丞相权力日益被分割
16.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
17.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
B.《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
18.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刺史 ③都察院 ④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其中“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开始于
A.西周的分封制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元朝的行中书省制
20.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元朝的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D.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
21.“皇帝”制度创立于秦朝,关于这项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A.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
B.“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
C.历代官僚体制虽有变化,但都以维护王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
D.“法令出一”意思是说,皇帝的决策往往要得到群臣的一致意见
22.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应该是
A.“世官制” B. “九品中正制”
C. “察举制” D.“科举制”
23.下列历史事件与雍正皇帝有关的是
①废除“丞相”制度 ②设立“内阁”
③设立“军机处” ④推行“密折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4.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
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
25. “自雍、乾后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政府矣。”对“隐然执政”的准确理解是
A.草拟政令 B.发布政令 C.监察百官 D.传达圣旨
第Ⅱ卷(非 共25分)
材料:
26.(25分)秦朝的交通建设在中国古代具有重要的典范意义,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直道”是秦始皇在中国北方修筑的与长城相辅助的国家级“高速道路”,其宽度一般在15米至30米,有些地方宽达50余米,基本保持南北走向,由秦都咸阳北的秦林光宫(今陕西淳化县北)直达九原(今包头市西南),长达700多千米。秦直道始建于公元前212年,秦朝大将蒙恬征调民夫数十万,历时两年多,完成了这一历史上罕见的浩大工程。由于这条道路宽阔平坦,能适应大队人马疾驰,通常称之为“驰道”。又因其南北遥遥相对,直线相通,也称“直道”。
材料二 国家文物局对“秦直道”进行考察:发现了三处防御工事、一处驿站遗址和多处排水沟;发现了一处秦汉宫殿遗址,经初步试发掘,发现在遗址地表30厘米以下埋藏着丰富的文化层,各种秦汉时期的建筑材料密集堆积,出土文物有筒瓦、板瓦、铺地砖、空心砖、陶井圈和瓦当等。
材料三 “秦直道”用于作战的时间很短,汉代时在经贸交流方面使用率很高,直接联系了中原地区与西北地区,在大河、沙漠与戈壁阻隔的情况下,它是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相互交流的捷径。
材料四 秦朝的交通建设,在道路和河渠方面,以及馆舍、邮驿,都很注意。道路之开辟者,有驰道,通西南夷道,通南越道,……尤其秦之驰道,“东穷燕弃,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修筑“直道”的历史背景及其直接目的。(10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秦直道”在当时具有哪些主要功能?(3分)
(3)结合材料四,列举秦朝除“直道”以外,在交通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秦朝道路修建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8分)
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高一年级期中I考试试卷历史答题纸
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3分,计75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26题(25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修筑“直道”的历史背景及其直接目的。(10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秦直道”在当时具有哪些主要功能?(3分)
(3)结合材料四,列举秦朝除“直道”以外,在交通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秦朝道路修建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8分)
历史答案: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CABBDBBCDBBDA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ACBDADBDCCBD
26.(1)背景:秦朝完成统一,结束了诸侯混战的局面;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6分)
直接目的:运送兵员和物资,巩固边疆,加强国防。(4分)
(2)军事功能、政治功能、经济贸易功能、文化功能(3分)
(3)成就:岭南地区开凿灵渠;西南夷地区开通“五尺道”(4分)
(4)作用:军事上,道路修建可以贯通中原和北方,加强了中原与边陲之间的联系;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来侵略和巩固多民族国家发展;经济上,是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加强了南北商贾贸易和文化交流,推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文化上,促进了北方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8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65791.html

相关阅读: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高一年级历史下册暑假作业题[1]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块模块考试历史(理
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