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云南省腾冲县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试卷说明: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中,哪一条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实现了在国际交往中的独立自主( )A. “另起炉灶” B. “和平共处” C. “一边倒” D. “一大片”2、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这突出表现在( ) ①宪法授予皇帝极大权力 ②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③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④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乡村小学教师把《从军歌》教给一代又一代的农家子弟:“共和国号召我们,我们要懂得胜利或懂得牺牲,一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生存,一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献身。”这表明( )A.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B.法兰西民族主义萌发C.法国人民想要建立共和国的愿望强烈D.共和政体在法国日益深入人心4、 “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①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②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③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大多数人的民主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5、从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在制定国家外交政策的时候( )A.确定敌友关系是首要原则 ?B.认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极为困难C.没有必要区分朋友与敌人 ?D.应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6、19世纪的工人运动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相比较,其突出的特点是(  )A.B.以暴力斗争为主要手段C.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分散性D.以斗争为主下图是法国发行的一张明信片,图中的场景再现了巴黎公社运动的一幕。图片中的军队应是(  )A.国民自卫军    B.巴黎民兵C.普法联军 D.临时政府的反动军队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10、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 ? C.唐朝的节度使 D.宋朝的枢密使??11、“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这种习俗源自(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12、1856年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由强盛走向衰落。但有的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减少了阻力”,持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 A.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资政新篇》 C.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D.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1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大解放。说它是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主要是指(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14、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所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新的真正民主国家”。在巴黎公社的措施中,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是(  )①公社委员由选举产生②废除旧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③选民对公社委员有监督权和罢免权④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A.①③ B.①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字舞。据所学知识判断,该照片拍摄的时间应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22、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3、某网站准备在2009年组织一系列的纪念或庆祝活动,其中不可能有( ) A.庆祝香港回归15周年 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C.纪念中美正式建交30周年 D.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24、假设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二十万,自由民约为十六万八千人,其中男性成年公民四万五千人,外邦人约三万人,奴隶约为一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A.约十六万八千人 B.约四万五千人 C.约三万人 D.约一万人25、梭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赋予各等级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此项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 )A.冲击了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法则 B.打破了贵族的世袭官制C.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导致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26、标志着古罗马法学高度成熟的是( )A.侧重于国家事务立法的公民法 B.侧重于民事私法立法的万民法C.自然法体系的建立 D.比法律精神更加完备的法律技术27、下列关于法国1875年宪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B.规定总统的权力极大,可以世袭 C.“一票共和” D.法国的共和政体并没有因为它的颁布而巩固28、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来源是( ) ①法国启蒙思想 ②德国古典哲学 ③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④英法空想社会主义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9、巴黎公社没有敲响法国资本主义的丧钟,这是因为( ) A.法国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期 B.普法战争失败是暂时的 C.民族矛盾转化成了阶级矛盾 D.临时政府腐败和卖国失败30、列宁在《莫斯科吟》中写道:十月革命,有如通天火柱一般,后面燃烧着过去的残物,前面照耀着将来的新途径。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推动和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其中31题11分,32题各19分,33题10分,共40分。请认真阅题,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 (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就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之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二 : 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上诉人就没有法官”。请回答:(1)材料一中,伯利克里认为民主政治有哪些好处?(3分)(2)罗马法经受了时间考验,我们今天有哪些制度是借鉴了罗马法思想?(3分)(3)请你从形成背景、影响、特点等方面谈谈你对第一部成文法的认识。 (5分)32.(19分)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英国《权利法案》材料二 : 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材料三:邓小平说:“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主要取得了什么权力?(2分) 该法案的实质是什么? (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体现了怎样的原则?(2分)该原则有何特点?(4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方通过哪些途径扩大了议会权力建立起代议制民主?(2分)古代希腊民主是现代民主的源头,它的民主有何缺陷?(4分)(4)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府建立了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3分)33.(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程颢《河南程氏遗书》卷五材料二: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材料三:“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云南省腾冲县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无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240033.html

相关阅读: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高一年级历史下册暑假作业题[1]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块模块考试历史(理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