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安徽省屯溪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统考历史试卷(含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试卷说明:

屯溪一中2013-201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次统测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周初实行分封制根本上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2、《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原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3、下图是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出土的编钟,它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享等活动时使用的主要礼乐器。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A.作为各级贵族的 生活准则 B.作为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 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4、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5、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C.郡县官吏与皇帝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6、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①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  ②君权与相权  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④汉族与少数民族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7、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到推恩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8、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根本上反映了(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9、《旧唐书》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藩国对中央的威胁 B.反映了“天下共主”地位受到地方势力冲击C.反映了藩镇割据威胁到中央集权 D.反映了藩镇问题得到解决10、为了改变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分割宰相的权力,以便于皇帝总揽大权,北宋设( )①参知政事 ②三司使 ③通判 ④枢密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1、行省制度是自元朝以来实行的一种重要的地方行政体制,下列关于行省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清朝在继续实行这一制度的同时,在地方管理上又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B.行省长官是由中央委派的C.明朝时期进一步强化了行省的职能和权力 D.是元朝为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开始设置的12、图6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A.唐长安 B.宋开封C.元大都 D.明北京13、某同学读《元史》时对一位理财专家阿合马产生了兴趣,他了解到阿合马供职于中书省,当时中书省相当于唐代的(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吏部14、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15、监察制度的存在,使中央权力不断得到加强。下列官职或机构不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A.御史大夫 B.通判 C.按察司 D.军机处16、《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作法的根本目的是:( )A.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C.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 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7、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 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④内阁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8、清初,掌握军国机要的机构是( )A.内阁 B.六部 C军机处 D.议政王大臣会议19、雍正帝时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标志是因为( )A.军机大臣都是皇帝亲信 B.军机处权压南书房C.内阁名存实亡 D.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办事,皇帝完全掌握军政大权20、 “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以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家约翰?索利语)这里的“她”是指( )A.罗马帝国 B.雅典 C.拜占庭帝国 D.斯巴达21、下列内容属于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是( )A.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B.实行“陶片放逐法” C.废除债奴制 D.发放“观剧津贴”22、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里的“人民”是指( )A.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B.雅典妇女C.外邦人 D.奴隶23、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雅典,经过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24、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这样说过“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为德国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提供借口 B.罗马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C.罗马是一个酷爱侵略的国家 D.罗马法适合所征服的地区25、古罗马《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提及:“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体现出罗马法的主要原则是( )A.保护弱者 B.人人平等 C.公正合理 D.注重证据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得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非选择题:26、(3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 皇 帝 御史大夫 丞相 太尉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史 少府 太仆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材料三:“(明)太宗皇帝入继大统,首擢翰林编修,初建内阁于奉天门,简任翰林之臣七入其中,所职代言,属时更新,凡制造……咸属焉。”——魏千志《明清史概论》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赵翼《?曝杂记》材料五: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宋太祖请根据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1)秦朝、隋唐、明朝、清朝的中枢权力机构各是什么?(4分)中枢权力机构的发展演变有什么规律?(2分)(2)材料一的制度有什么特点?(4分)(3)材料四中的机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4分)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2分)(4)据材料五,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都是中国古代有所作为的封建帝王。在君权与相权处理上,四人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10分)(5)在地方管理体制上,秦始皇、汉武帝和宋太祖各有何措施?共同特点是什么?(8分)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雅典执政官民主政治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规定,根据每年谷物收入,雅典公民被分为四个等级.并担任相应官职:第一等级:500麦斗以上为“五百麦斗级”,可任执政官、司库;第二等级:300麦斗以上称为“骑士级”.可任执政官;第三等级:200麦斗以上称为“牛轭级”.只能任低官;第四等级:200斗以下通称“日佣级”与一切官职无缘。——《世界通史》材料二: 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在多数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里。——伯利克里材料三:第三表: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 第五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八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节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必须偿还300盎司的安徽省屯溪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统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230217.html

相关阅读: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块模块考试历史(理
高一年级历史下册暑假作业题[1]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 历史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