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试卷说明:1、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对应的位置上。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地球七年后可能开始变冷俄罗斯科学院主天文台空间研究实验室主任哈比布洛?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地球7年后就可能开始变冷。他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根据自己进行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地球上的温度会在2012-2015年之间开始缓慢下降。” 阿卜杜萨马托夫说,地球早在1998-2005年就度过了全球变暖的高峰期。全球变暖主要是太阳几乎在整个20世纪持续保持不寻常的高发光度造成的。现在太阳的发光强度正在逐渐下降,大约在2041年会降到最低点。正是这一点将成为地球显著变冷的原因。不过,海洋会推迟地球显著变冷的过程。全球变冷的高峰期将出现在2055-2060年。 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人类活动形成的“温室效应”无法大大推迟地球变冷的过程,因为它难以显著影响地球气候的总体变化。尽管最近9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4%以上,但地球的温度实际上并没有上升。他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早在工业化时代开始前就显著增加了,但是这从未导致气候全面变暖。 这位科学家指出,如果全球的温度在2007-2010年期间不再以过去的速度升高,那么这将无可争辩地证明,太阳无法再像过去那样照耀地球,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不过是神话。 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未来气候变冷将会使地球上的冰雪覆盖面积大幅增加,这将降低地球表面的吸热能力。这会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冷。他认为,地球变冷将会在北方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包括摩尔曼斯克港在内的北方不冻海港可能会被厚厚的冰层封住。1、哈比布洛?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地球将会变冷的依据是( )A. 太阳几乎在整个20世纪持续保持不寻常的高发光度。B. 太阳的发光强度正在逐渐下降,大约在2041年会降到最低点。C. 海洋会推迟地球显著变冷的过程。D. 地球上的温度会在2012?2015年之间开始缓慢下降。2、下面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哈比布洛?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地球7年后就开始变冷。B.人类活动形成的“温室效应”将大大推迟地球变冷的过程。C.最近9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4%以上,引起地球的温度上升。D.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地球早在1998?2005就度过了全球变暖的高峰期。3、根据全文,以下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不过是神话。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早在工业化时代开始前就显著增加了。C.未来气候变冷将会使地球上的冰雪覆盖面积大幅增加。D.地球变冷将会在北方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桓温传桓温,字元子,宣城太守彝之子也。太原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彝以峤所赏,故遂名之曰温。彝为韩晃所害,泾令江播豫焉。温时年十五,枕戈泣血,志在复仇。至年十八,会播已终,子彪兄弟三人居丧,置刃杖中,以为温备。温诡称吊宾,得进,刃彪于庐中,并追二弟杀之,时人称焉。温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少与沛国刘?善,?尝称之曰:“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猥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选尚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袭爵万宁男,除琅邪太守,累迁徐州刺史。时李势微弱,温志在立勋于蜀,永和二年,率众西伐。时康献太后临朝,温将发,上疏而行。朝廷以蜀险远,而温兵寡少,深入敌场,甚以为忧。初,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温见之,谓“此常山蛇势也。”文武皆莫能识之。及军次彭模,乃命参军周楚、孙盛守辎重,自将步卒直指成都。势使其叔父福及从兄权等攻彭模,楚等御之,福退走。温又击权等,三战三捷,贼众散,自间道归成都。势于是悉众与温战于笮桥,参军龚护战没,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于是攻之,势众大溃。温乘胜直进,焚其小城,势遂夜遁九十里,至晋寿葭萌城,其将邓嵩、昝坚劝势降,乃面缚舆亲①请命。温解缚焚?亲,送于京师。温停蜀三旬,举贤旌善,伪尚书仆射王誓、中书监王瑜、镇东将军邓定、散骑常侍常璩等,皆蜀之良也,并以为参军,百姓咸悦。军未旋而王誓、邓定、隗文等反,温复讨平之。振旅还江陵,进位征西大将军。温既负其才力,久怀异志,欲先立功河朔,还受九锡②。锡文未及成而薨,时年六十二。 (选自《晋书?桓温传》)注:(面缚舆亲:双手反绑,车载空棺。表投降并自请极刑。(九锡: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特殊功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是最高礼仪的表示。“锡”通“赐”。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及军次彭模 次:按顺序B.除琅邪太守 除:任命官职C.温停蜀三旬,举贤旌善 旌:表扬D.温既负其才力 负:依仗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温将发,上疏而行 因人之力而敝之B.深入敌场,甚以为忧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C.势于是悉众与温战于笮桥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D.其将邓嵩、昝坚劝势降,乃面缚舆亲请命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桓温从小就有不俗表现,少年时父亲为韩晃所害,他立志复仇,十八岁时,他终于为父报仇,此举受到时人称赞。B.桓温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既充分利用诸葛亮设计的八阵图,又亲自参加作战,所以三战三捷,击溃敌军。C.桓温因当时蜀国的李势势力弱小,很想立功于蜀地。当他一路打到蜀地时,在那儿既举荐贤能,又表彰善行,很受当地群众欢迎。D.桓温自恃才力极高,长久以来都有做皇帝的图谋,想先在北方立下功勋,回来再接受皇上赐予的九锡之礼,结果愿望未实现就去世了。7.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彝以峤所赏,故遂名之曰温。(3分)(2)温诡称吊宾,得进,刃彪于庐中。(3分)(3)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于是攻之,势众大溃。(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春行即兴 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8、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5分) 9、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 。 (徐志摩《再别康桥》)(3)“ ,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一代学人傅斯年来新夏①傅斯年先生在我这一代人中,是一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人。他的学术、为人,特别是独特的性格,在我们这些人心目中也多有一定的好感。上世纪50年代以后,因为地处两岸,他又未及下寿而英年早逝,于是渐渐淡出于内地学术界,甚至有些后起的文史学者已不太熟悉其人。傅斯年先生的一生,至少有三点值得注意。 ②民族意识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的脊梁,傅斯年先生在青年时代,就奋不顾身地参加了“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五四爱国运动,“九?一八事变”后,他向青年学生宣传抗日爱国,组织社会各界,讨论“书生何以报国”的严肃论题,强化民族意识。抗战胜利消息传来,他毫不矜持,豪饮闹市,与民众同在街头载歌载舞,共庆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体现了中华学人激越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意识,而这种感情意识对反击当前海内外形形色色否定民族意识的谬论,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强烈的民族意识,那么在心怀叵测的强敌压境时,只有一盘散沙似地束手就擒,坐以待毙了!③他一生中主要以教读和著述为业,主持过中研院、史语所、北京大学、台湾大学等教育、学术机构的领导工作,同时承担着繁重的课题,又笔耕不辍地研究撰写了不少有价值的著述。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前后,他领导安阳考古大发掘的工作,不仅为发掘工作扫清大量障碍,还为发掘工作创造了种种有利条件。他还抢救和整理了行将散失的明清内阁大库档案,为明清史的研究提供和遗存了大量参考资料。20世纪初期,中国四大文献的发现,傅斯年先生居其二,实为功不可没。他对办教育有其独到的见解,“九?一八事变”后,他走出书斋,以身教带动学生,还向学生宣传抗日爱国思想,他曾重点探讨学校教育问题,接连写出《教育崩溃之原因》、《教育改革中几个具体事件》和《再谈教育问题》等文章以针砭时弊。而1950年冬,他在省议会对议员质询台大有关问题而进行论辩时,特别强调大学招生必须公平而不徇私,更不能放低录取水平的意见,由于慷慨陈词,情绪激昂而倒在讲台下,以身殉教育,成为壮志未酬的殉道者。④许多人多以傅斯年先生好发脾气,说话直率而呼之曰“大炮”,这在知识分子中应是难得一见的。他能甩掉一些知识分子唯唯诺诺、谦谦君子、明哲保身等等惯习,努力摆脱在社会上的从属地位,而我行我素地走自己的路,说自己的话。抗战时期,他不满意国民党政府四大家庭中的孔、宋二家,激烈抨击孔祥熙,并写出《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开不可》的时论文章,一时广泛流传,终于迫使宋子文的辞职。试问知识分子中究有多少能有此壮举?!他对后学热情关注,有时甚至会爱之深,责之切。这种真率性格,可能会得罪一些人,但却是知识分子中少有的可爱性格。⑤任何人都会云南省腾冲县第四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无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154816.html
相关阅读:山东省济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3月月考 语文试题
2019学年高一寒假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复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竞赛试卷
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江西省乐安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