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角色/角度 裨益/裨将 刹那/古刹 数落/数见不鲜
B.骠勇/骠马 秸秆/诘责 内讧/杠杆 摒弃/敛声屏息
C.挣揣/挣扎 盘踞/拮据 商埠/阜盛 冠冕/怒发冲冠
D.处理/处所 自诩 /栩栩 纶巾/涤纶 和面/曲高和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楔子 绣闼 鳏寡孤独 脍灸人口
B.亢旱 孟浪 前合后偃 宫商角徵
C.蟊贼 ?惶 舞谢歌台 一蓑烟雨
D.弹劾 汤镬 遥涔远目 锱铢必较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绘画原本就要自出机杼,自行发挥,而不是迎合他人的嗜好。如今,他已经攀上一座高峰,相信他定能画出更美的画作来。
②高考阅卷时看到的许多作文至今记忆犹新,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读来酣畅淋漓、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堪卒读、难以入目。
③今年西安地铁三号线“问题电缆”事件曝光后,市政府立即下达“军令状”,一定全面排查,绝不姑息。
④全球创业峰会上,创新工厂创始人李开复告诫年轻人,要想在中国创业成功,不能简单的照搬美国的创业模式,勿期望一蹴而就。
⑤王箬帆梦想着驰骋赛场,但祸起萧墙,一场交通事故让他失去了一条腿。他拄着拐杖,凭着毅力,完成了穿越亚马逊丛林的壮举。
⑥选举终极对决在阿拉斯加州拉开帷幕,胜券在握的希拉里决定鸣金收兵,只让一批骨干力量与特朗普展开较量,自己静观其变。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日,美国宇航局的探测器有史以来第一次直接探测到的来自太阳系之外的粒子,这一发现首次让我们有机会一窥所谓的“恒星际介质”。
B.今年,省上将新增20万亩林地,主 要种植在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地方,如高速路或主干道的路边,对尾气削减和扬尘会有很好的作用。
C.为确保高考顺利进行,今年省招办要求所有考生6月6日下午必须到考点参加外语听力试听测试,以避免真正考试时候找不到考场等意外事件不再发生。
D.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学习多年后回乡参加高考,很难适应家乡的考试要求,据悉,近日国家将出台允许这类考生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 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神庙、祠堂里的戏台有些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也有的跨河而立,完全凌驾在河面上??四根柱子架在河的两岸,柱子间铺上台板供演戏,观众看不见台板,感觉上面人影摇荡,演绎出无限的风流,更像是一场轻梦。
①烟波浩渺的近水远山,那一座戏台就成了近景,在视线里聚焦
②如春天骤雨后的茶园,有着贴心贴肺的清雅
③它们有的正面立于水中,仅有一面傍岸,以减轻水流的冲击
④最值得一说的,是那些临河而建的水上戏台
⑤它们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智慧结合得那么天衣无缝
⑥它们是真实中的幻景,是真正的“海市蜃楼”
A. ③①②⑥④⑤ B.⑥②①④⑤③ C.④⑤①⑥③② D.④⑤②①⑥③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雷雨》作者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著名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等。
B.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威尼斯商人》等。
C.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南渡前词作多离思闲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多国愁家恨,词风凄恻哀婉。
D.辛弃疾,北宋词家,其词多力图恢复统一之热情,倾诉壮志难酬之悲愤,词风豪放,意境柔美,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 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后汉书》
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B.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C.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D.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或者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
B.“再迁为太史令”中的“迁”、“再转复为太史令”中的“转”、“积年不徙”中的“徙”都是指官职调动。
C.“举孝廉不行”中的“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被举荐的要求是品行端正的人。
D.《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西汉历史的编年体史书,与《史记》、《汉书 》、《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2分)
A. 张衡谦虚稳重,超尘拔俗,不慕世俗的虚荣,才高于世,善于属文,后来因“善术学”,被征召到朝廷做官。
B. 张衡在政治方面眼光敏锐,头脑清醒,手腕高明,但总得不到升迁,在离开太史令职位五年后,就回了原籍。
C. 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进行详写。
D. 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凝练平实,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 描绘时惜墨如金,无一句赘 言。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0.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4分)
11.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4分)
(二)古诗词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满江红①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况有云泉约④。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⑤。
注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②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12.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1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每空一分)
14.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 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柳永《雨霖铃》中描写分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清照《声声慢》中写季节转换难以适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题。
唐诗过后是宋词(节选) 葛兆光
流行歌曲的歌曲流行,但流行的不一定就永垂不朽。要想桩子稳,就要根子深,根子深是内功不是花拳绣腿,歌词里如果只是“宝贝对不起,不是不爱你”“要不是有情郎和我分开,我的眼泪不会掉下来”,就会像老让一个人吃甜点最终也会腻一样,再爱吃甜的人也经不起这种过于殷勤的让菜,因为心灵世界并不是只为“甜心”而存在,歌词里要是总出现“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我拿青春赌明天”这类说通不通、似懂非懂的词而没有更含蓄的自然的文字,传唱的人再多也只是一笔糊涂账,充其量是歌曲的附庸,而不像宋词最终由附庸到蔚为大观。
说实在的,宋词能够成为一代文学的形式,其实还是在文人参与创作之后,过去我们的文学史总是说民间创作对文学有多少多少启发,给文学注入了多少多少新鲜养分,这都不错。不过,在“下贱者最聪明”“劳动人民最懂得文学”的观念中,只注意了“源”而忽略了“流”,任何一种文学样式,想要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志,没有文化人的参与是不可能的。柳永也罢,晏殊也罢,欧阳修也罢,苏轼也罢,其实都是文化人。文化人的参与创作,意味着一种深邃的文化意识和高度的文化修养对文学样式的渗透和对文学品格的提升,就像把野生的杂花培育成可观赏的花卉和把原生的鲫鱼培育成五彩的金鱼一样。也许有人会引《病梅馆记》的病梅来讽刺说这是把朴素自然的文学变成雕琢做作的文学,但是又有哪一种艺术是自生自长、原汁原味的呢?画布上的山水不是真山水,再怎么推崇朴素的民间味儿也不能回到“杭哟杭哟”(原始先民劳动时喊的号子)的时代不是?玉不琢还不成器呢,何况作为文学的歌词。
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沉的人文精神,没有这内涵和精神只能流于一般的情感宣泄和浅薄的心灵安慰。流行如果是指形式与语言,自然很好,通俗如果是指情感和内涵,那就很糟。没有对人生的真正体验,随你怎么从唐诗宋词那里贩来意象和词语也只是在花裤衩上打补丁,充其量是点缀,时时会露出那种俗气的底色。没有对语言的真正机智,随你怎么挖空心思乔装作智也只是在玩狗熊掰棒子的把戏,说到底是矫情,听听就会听出那里面口是心非的虚假。文化品位说来是一个很虚的东西,但缺少它就是让人瞧着俗气,知识储备看上去是一种无关的因素,但没有它就是让人看着浅薄。
诗歌是越来越不景气了,这也难怪,一些故作深沉的和故弄玄虚的诗歌好像在那儿有意“自绝于人民”似的,在自我陶醉中画地为牢,那些除了他自己谁也看不懂的诗歌把那一点点 有限的感情拧过来拧过去,痛苦得别扭,欢喜得蹊跷,意思九曲十八弯,上气不接下气地用生造的词语拼接了又撕碎,撕碎了又拼接;流行歌曲是越唱越热闹了,倒也必然,可相当多的歌词也好像是在那儿重复来重复去地唱老调,那些浅浅的笑靥和嗲嗲的娇嗔加上东拼西凑的词语仿佛要把一滴感情化开变成一大锅浓汤灌进听众的耳朵里,常常不知所云的歌词让不知就里的听众觉得深沉奥妙,让稍有知识的听众觉得莫名其妙。在这个既没有了唐诗又还没等到宋词的时代里,要想留住唐诗的时代,就要使诗歌有点儿亲切和自然,要想迎接宋词的时代,就要让流行歌曲多一些机智和内涵。随便怎么都行,只要有让人还能感动的东西,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太会被什么无关紧要的东西感动了。
15.文章第一段对一些流行歌曲提出看法,请概括这些不被作者认同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4分)
16.纵观全文,作者提出了消除流行歌曲弊病的一些主张,请概括这些主张的要点。(4分)
17.结合文章观点,请写上一句你喜欢的或者你认为好的歌词(若英文请附上翻译),并分析你喜欢这句的原因。(4分)
四、语言表达(4分)
18.根据你的理解及逻辑推理,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话。(4分)
狮王想要吃掉他的大臣,熊、猴子和兔子,可是,总得找个借口才行。因此,狮王就把三个大臣召来,对它们说:“你们当我的大臣有不少日子了,我现在得测验一下,看你们当了官以后有没有被腐化。”说完,狮子张开血盆大口,要熊说出它嘴里发出的是什么气味。
熊直率地说:“大王,你嘴里的气味很不好闻。”
“你犯了叛逆罪!”狮王怒吼道:“你竟敢当面诽谤国王。犯叛逆罪的应该处以死刑。”说罢,就扑到熊的身上,把它吃掉。
接着,狮王问猴子:“我嘴里发出的是什么气味?”
猴子亲眼看到熊的下场,赶忙回答道:“大王,这气味很香,就跟上等香水一样好闻。”
“你是个又会撒谎又会拍马屁的家伙!”狮王又怒吼道,“凡是不诚实的,爱拍马屁的大臣,都是祸根,绝对不能留下。”说着,又扑到猴子身上,把它咬死并吃了。
最后,狮子对兔子说:“我嘴里发出来的到底是什么气味?”
“啊,大王!”兔子回答说: _____
狮王没有办法,只好放了兔子回家。不用说,兔子乘机逃之夭夭,一去不返了。
五、作文(40分)
19.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700字的文章。
周六晚,小煜家正在开家庭会议,讨论她学文学理的问题。
妈妈:“我主张学文,文科生见多识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业负担也不重,挺好的……”
爸爸:“我还是觉得学理好,就业面广,有一门技术,走哪里都有饭吃,收入也不错……”
小舅:“我觉得学文学理都不重要,现在社会看中的是能力、实力,还有沟通能力……”
二爸:“这分文理本身就不合理,听说下一轮课改就取消了……其实学啥都要自己喜欢,自己拿主意……”
爷爷:“我们那会就不分文理,国家需要我干啥我就干啥,这一辈子不都好好的,不管学文学理,都要有吃苦准备……”
小煜:“让我静静……”
小煜家的讨论还在继续,你对这些话语怎么看,结合自己的情况和认知,选择一个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答案
一.选择(每题2分,共12分)
1B( A.jué/jiǎo bì/pí chà shǔ/shuò ; B piào/biāo jiē/jié hòng/gàng bìng/bǐng;
C.zhèng/zhēng jù/jū bù/fù guān; D. chǔ/chù xǔ guān /lún huó/hè)
2B (A脍炙人口 C舞榭歌台 D遥岑远目 )
3A
①自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创新意。使用正确
②不堪卒读,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读下去。使用正确
③军令状:原为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罚。借指接受任务时所做的暗示完成任务的保证。“军令状”是下级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而自己立下的。上级是下达“军令”的,不是下达“军令状”的。使用错误
④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使用正确
⑤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使用错误
⑥鸣金收兵: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与后文矛盾。
4D
【解析】A项结构不完整,将“探测到的”改为“探测到了”,B项“林地”与“种植”,主谓搭配不当;“高速路与主干道的路边”,重复累赘,在“扬尘”后加“抑制”;C项否定不当,将“不再”改为“再次”。
5D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与准确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理解文段意思,结合前后文考虑、选择,注意前后文之间的照应和语意的衔接。还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根据首句的“司空见惯”可知,④“最值得一说”与前面“司空见惯”对应,⑤紧承④,②①是具体描绘,③是描述⑥中的“海市蜃楼”。从③中“有的”与横线后的“也有的”对应,也可以判断③放在最后。注意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
6D 南宋词家,意境柔美错。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7C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8D 东汉历史 ,《后汉书》是一部纪传体史书。
9B
“五载复还”理解成“五年后,就回了原籍”有误,意思是经过五年才重新回来担任原来职位。
翻译(各5分)
10.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
11.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
(二)古诗词阅读(8分)
12.(4分)
答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特色。(2分)词人先写了一系列的静景:傍晚雨停,桐江波静,夜幕来临,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烟,芦苇萧索。然后写了动景:江上渔船飞快地行进,闪烁着灯火回归村落,做到了动 静结合。(1分)“飞短艇”“载”“归村落”,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寂。(1分)
13.(4分)
答案:表达了词人厌倦仕途,渴望归隐之情。(2分)上片通过写雨后秋夜的疏淡、萧索之景烘托作者凄凉的心情;渔人急于归家,反衬出作者漂泊的孤独和凄苦,表达出作者渴望结束漂泊,怀乡思归的心情。(1分)下片写桐江雾浓波染,两岸峰峦如削,这样的自然美景和“区区成底事”的宦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继而借王粲的诗,表达出自己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归隐心理。(1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每空一分)
14.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4)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15.(4分)
答案:内容单一老调,令人烦腻;歌词说通不通,似懂非懂,让人糊涂。
16.(4分)
答案:
①对于民间作品,文化人要参与创作进行加工和提升;
②歌词的内容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沉的人文精神;
③歌词要能体现真正的人生体验和真正的语言机智及文化品位和知识储备;
④歌词要亲切自然,富有机智和内涵,而让人感动。
17.(4分)酌情
五.语言表达(4分)
18.根据你的理解及逻辑推理,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话。(4分)(酌情)
“我最近伤风,鼻子都塞住了。你能不能让我回家休息几天,等我伤风好了再说?”
(狮王的嘴本来就是臭的,熊直率地说它嘴的气味不好闻,狮子说熊犯下叛逆罪;猴子说它嘴里的气味很香,狮子又说猴子爱拍马屁。换句话说,在回答狮子“嘴里是什么气味时”,诚实不行,不诚实也不行,从逻辑上说,狮子必须在诚实的回答与不诚实的回答中肯定一个,但它却把两者都否定了,所以,它违背了排中律的逻辑要求。
违反排中律要求的基本逻辑错误是“两不可”,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或者具有矛盾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判断都同时予以否定。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1252984.html
相关阅读:江西省乐安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山东省济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3月月考 语文试题
高一语文竞赛试卷
2019学年高一寒假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复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