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高一历学期期末检测(含答案)[1]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记忆方法网

高一历学期期末检测(含答案)
本试卷分基础知识和能力提升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第Ⅰ部分 基础知识部分
(本部分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公有制 ④私有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中国的汉字姓氏中,有许多起源于祖先的封地、封国,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
3.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A.广建诸侯藩国 B.区分血缘亲疏
C.保证法律执行 D.巩固分封秩序
4.下列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统一是建立的前提 B.奉行皇权至上原则
C.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D.延续了贵族分封制
5.“夏、商、周、汉封建(封建在这里的含义是‘封邦建国’)而延(长久),秦(朝)郡邑而促(短促)”的说法之所以是错误的,原因
A.没有看到秦统一的历史贡献 B.认为秦不是封建社会
C.把秦亡原因归于郡县制 D.没有指出秦的暴政
6.“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是
A.分封制 B.皇帝制
C.察举制 D.郡县制
7.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封国的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
A.汉武帝贪财暴虐 B.列侯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
C.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8.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9.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
10.明初在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中,直接导致六部在中央机构中的权力地位提高的因素是
A.丞相的废除 B.皇权的加强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D.内阁的废除
11.内阁制度的创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地方职能的健全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中国社会的进步 D.君主专制的强化
12.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①建立皇权绝对 ②皇权控制中央机构 ③削弱地方权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1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

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14.《南京条约》签订后,欧洲资产阶级未能实现其向中国倾销工业品的愿望,主要原因是
A.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尚未打开 B.中国人民抵制洋货
C.列强争夺中国市场的矛盾尖锐 D.封建自然经 济对外国的商品入侵起一定的抵制作用
15.早在1951年,周恩来总理曾指示“圆明园遗址要保留,地不要拨用了。”保留圆明园遗址,是因为它 ①是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 ②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③具有热爱世界和平的教育功能 ④标志着封建专制堡垒的土崩瓦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6.马克思指出:“推动了大爆发(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A.英军入侵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英国军队协助清军剿杀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受西方革命影响而爆发 D.鸦片战争激化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
17.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其中最能体现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B.它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峰
C.提出了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它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
18.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革命精神不彻底
1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有 ①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扩张政策 ②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 ③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④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编练新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李大钊曾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两度劫”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中日甲午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1.《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必须拆毁北京到大沽之间的炮台,外国列强的主要目的在于
A.削弱中国的军事力量  B.摧毁中国的反帝行动
C.控制中国的京津地区   D.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
22.中国近代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共进会
23.1912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 B.完全与美国一样的政治制度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确立了国民的权利与自由
2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制内阁,这是为了
A.体现三民主义原则 B .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维护共和制度 D.建立中华民国
25.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它发生在十月革命后 B.它的发生与次世界大战有关
C.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 D.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6.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1917年至1931年的日记,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蒋介石在日记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
A.参加北伐战争 B.拒绝张杨兵谏
C.组织徐州会战 D.组织对红军第五次围剿
27.下列关

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B.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
28.下列属于八七会议内容的是①清算陈独秀右倾错误 ②确定开展土地革命方针 ③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 ④决定发动南昌起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9.“中国的革命,当前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 “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A.次工人运动高潮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D.八七会议
30.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A.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B.是中共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C.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31.在抗日战争中有两大战场,即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正面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敌后战场。两大战场对抗战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列对两个战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两个战场的作战方式不同 B.敌后战场在抗战初期是主战场
C.两个战场的地位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变化 D.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互为依存
32.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反映了
A.民众普遍的厌战情绪 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
C.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 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
33.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下面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①抗战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全民族抗战是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③敌后抗日根据地始终是抗战的主战场 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4.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 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35.解放战争防御阶段,蒋介石重点进攻的地区是 ①陕北解放区 ②山东解放区 ③中原解放区 ④东北解放区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36.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37.新中国成立时,国家权力机关是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8.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D.中共八大召开
39.下列关于1954年一届人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共同纲领不再代替宪法
C.刘少奇当选为国家主席
D.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
40.导致文化大革命的主要根源是
A.错误地批判了吴晗的《海瑞罢官》 B.党内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指导
C.“两个凡是”理论的影响

D.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形成
41.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是在
A.1954年一届人大 B.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C.1982年中共十二大 D.1982年全国人大
42.下列属于新时期创新性重大举措的是
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B.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C.坚持和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D.健全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3.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共产党领导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
44.我国之所以能运用“一国两 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是
A.英葡国家力量的削弱 B.综合国力的提高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外交政策的成熟
45.我国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占领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中国 的成立 B.x藏和平解放 C.澳门回归祖国 D.香港回归祖国
46.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外交活动的首要目标是
A.打破帝国主义封锁 B.提高国际地位
C.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D.制定外交原则
47.被称为“人类历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会议
48.1971年,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参知了第26届联大,在这次会议上,乔冠华开怀大笑,西方记者把乔冠华的笑描述为 “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乔冠华开怀大笑是因为
A.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了会议的成功
D.中国促成了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的会晤
49.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A.中苏关系走向缓和 B.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C.中日关系走向缓和 D.中越关系走向缓和
50.20世纪80年代,中国调整对外政策的原因有:①中国领导总结了建国以来对外政策方面的经验与教训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将经济 建设作为国家工作的重心 ③中国领导人认识到和平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是和平的根本保证 ④世界形势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第Ⅱ部分 能力提升部分
(本部分12题,其中51-60题共10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61-62题为问答题,共30分;本部分总分50分。)
51.下列各项对王位世袭制取代民主禅让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它违背历史发展规律,是一种历史倒退 B.它顺应历史发展要求,是一种历史进步
C.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D.它与私有制经济相适应
52.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说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握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53.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该学者观察问题的依据是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
54.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BR>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D.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
55.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56.陈独秀认为,某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特点是“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该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57.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沧桑与巨变。下列发生在南京的重大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标志中国几千处来农民战争达到峰
C.临时政府成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D.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完全胜利
58.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
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
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
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团结,共同对外 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59.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
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
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的原因是中国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60.2011年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
①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②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
③经济地位影响政治地位 ④联合国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1.(14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各个时期都有着自己的完整的政治体制,体现出了独特的政治文明。围绕这一主题,回答一下问题:
(1)先秦时期有哪几种有代表性的制度?(4分)
(2)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制度。它由哪几部分组成?(3分)
(3)中国从秦朝开始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哪些利弊?(4分)
(4)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共领导下建立起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由那几个部分构成?(3分)
62.(16分)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正常的发展被外国侵略者打断,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独立与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遭受次外来侵略,其中签署的《南京条约》有哪些内容?(4分)这场战争对中国影响如何?(1分)
(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1分)请说明理由(4分)
(3)解放战争以中共领导的中国人民最终取得胜利,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其历史意义有哪些?(6分)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
AADDC DCBAA DBBDD DCCDD CBACC ADBCA BCAAB CDCCB BBCBC ABBBA
ADBBA CCCBB
61.
(1)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每点1分)
(2)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每点1分)
(3)利: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经济发展、中华文明传承等
(答出1点给1分,满分2分)
弊:决策带有随意性、官僚机构膨胀、影响行政效率、易滋生腐败等
(答出1点给1分,满分2分)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
(每点1分,共3分。)
62.
(1)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等5个沿海城市、英国进出口货物的税额,中国需与英国商定。(4分)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1分)
(2)成(1分):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答出2点给4分)
败(1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革命成果为袁世凯篡夺。(答出2点给4分)
(3)①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人们期盼的新中国;②具有世界意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每点2分,共6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1185397.html

相关阅读: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 历史
高一年级历史下册暑假作业题[1]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块模块考试历史(理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