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中国地理 专题4 人口与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人口及其问题
一、人口过程和发展类型的基本概念
(一)人口过程
人口问题跟环境问题、资问题和发展问题一样,是当代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计划生育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什么是人口?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人口不是一个静止的总体,它永远处于错综复杂的时空运动过程之中。人口过程就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大致包括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三种过程。
人口自然变动指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变动的结果是人口数量的增长或减少;人口机械变动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即人口迁入和迁出,变动结果是人口数量在空间上变化,发生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的改变。社会变动是指人口社会结构改变,如职业结构、民族结构、化结构、行业结构等。
反映人口过程自然变动的三项主要指标是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有了这些指标就可以看出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人口的上升、稳定或下降的规模和趋势,是国家制定人口政策的重要依据,近百年,特别是二战以后的近50年,世界各国国内人口迁移。即由农村大量拥入城市,使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急剧上升,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出现一大批特大型城市、城市群和城市带。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这一现象和过程,称人口城市化过程,即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
人口社会变动以就业结构为例说明。1995年我国就业结构出现4个变化:一是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模式正在形成,全国1.3亿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中,城镇劳动力约占10%。二是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就业比例不断上升,全国城乡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达5060万人,其中城镇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1960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已超过10%。三是城镇职工中国有、集体职工所占比例下降;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所占比例持续上升,约占全部城乡职工的6.4%。四是机关人员减少较多,但事业单位职工增长过快。1995年国有机关单位职工比1994年减少约2万人,但事业单位职工增加62万人。
在人口学中,已经证明了一个基本定律:对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客观地存在一个极限总和生育率,即平均每个妇女一生所养育的孩子数有一个极限值,它由人口各年龄组死亡率分布和生育年龄分布,或者说由社会福利水平和生活方式所确定。如果现实总和生育率高于这个极限,则人口总数将永无止境地增长下去。
(二)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总人口中各种年龄的分布情况,或指各年龄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率。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和5岁一组,由小到大,对各组人数绘成结构图,如图411.所示,这种图又称年龄金字塔。塔的中线上的纵坐标表示年龄组别,中线左右分别表示男女人口比例;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人数占总人口的百分率。年龄金字塔生动形象地表明人口发展类型。
二、中国人口的发展
(一)中国人口的增长概况
人口增长具有继承性和惯性作用。
公元前,大约在1000万的水平。
公元初至17世纪中期,中国人口约在5000万~6000万,占当时世界人口的1/10。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中国人口突破1亿。
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中国人口突破2亿。
从1760-1900年,经过140年由2亿增长到4亿。
从1900-1954年,经过54年由4亿增长到6亿。
从1954-1969年,经过15年由6亿增长到8亿。
从1969-1982年,经过13年由8亿增长到10亿。
2000年,全国人口12.95亿人。
(二)新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原因的分析
人口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二高(高潮期)一低(低谷期)一下降四个阶段。
第1次人口增长高潮是国民经济恢复和第1个五年计划时期(1949— 1957年)。人口出生率在30‰以上,平均每年净增1 311万人。主要原因是解放后人民生活温饱而安定,受“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影响。
1958—1961年,是新中国人口发展的低谷期,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等政策的失误和自然灾害影响,人民生活困难,出生率18.02‰。而死亡率却开始回升,1960年高达25.43‰,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4.6‰。
1962—1973年在我国产生了长达12年之久的第2个生育高潮。人口从6.7亿增到8.9亿,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平均达到25.6‰,1962—1965年的出生高峰是对三年困难时期人口下降的补偿,而1966—1973年人口增长高潮则是“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人口失控的必然恶果。
1973年以后,明确计划生育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人口自然增长率进入下降时期,1974—1984年10年中,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69‰。
(三)中国人口发展形势严峻
人口增长具有强大的惯性。我国控制人口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所造成的惯性有关。
其一,中国人口基数大,目前处于建国以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
其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不平衡。城市人口的总和生育率远低于农村。
三、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一)庞大的人口基数
1949年中国人口数量为5.4亿,约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1/4。新中国人口是在相当庞大的基数上开始的,且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妇女的总和生育率1995年为2.1个,比很多发达国家高出1倍以上。总和生育率居高不下,是我国人口总量增长迅速的直接原因。
(二)增长型的年龄结构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属年轻型,但已开始向成年型过渡,并已出现局部地区向老年型变化的趋势。
(三)日趋平衡的性别比
我国人口的性别比一向比世界其他国家高,各年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953年107.6、1964年105.5、1982年106.3、1990年106.6、2000年106.74,呈现一种逐渐平衡的趋势。中国当前不存在总体意义的婚龄人口性别比的失调问题,但由于人口流动所带的局部失调问题是存在的。
(四)不均衡的人口分布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国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却居住着世界22%的人口。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密度高达118人/km2 ,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人口密度增长为132人/km2。
人口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表现为东南部人口稠密集中,而西北部人口稀少分散。如果从东北黑龙江的黑河市,向西南云南腾冲县作一直线(胡焕庸线),可将中国人口分布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具体表现在:
东部人口密度大(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东部人口相对稠密区扩展,动态变化大。
西部人口稀疏区空间变化不大。
(五)正在发展的人口城镇化
1949年,我国城镇非农业人口为5765万人。进入20世纪80年代,1982年我国城镇人口2.15亿人,占总人口的21.13%,人口城镇化过程迅速发展。200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36.1%,同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9.86个百分点。
(六)增长的少数民族人口
1949年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迅速上升,人口的民族构成发生了变化。1953年,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6.08%,1982年为6.67%,1990年为8.04%,2000年为8.41%。
(七)计划生育的成绩巨大而任务艰巨
(八)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国民受教育年限不足5年。1990年全国人口盲率为15.88%,1990年降低为6.72%,人口素质有所提高,但西南和西北地区盲率仍较高。
我国新生儿中每年出生先天缺陷婴儿30多万。全国共有残疾人516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9%。
2000年普查显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3611人,高中程度的11146人,初中程度的33961人,小学程度的35701人。
四、人口与发展的关系
人口增长对衣食住行的巨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人口城镇化对城市住房和交通等产生巨大需求,对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产生巨大压力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
一、有关概念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地理学意义
直接反映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地关系及其变化
直接反映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人类驱动力(活动)
人地系统动力学过程研究的核心
二、中国土地利用基本特点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深受人为作用的影响,最能体现自然与人为因素相结合的是区域性分布规律。
耕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400 mm等值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0%以上。耕地中的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约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3%。旱耕地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约占全国旱耕地总量的85%,其中以东北平原与黄淮海平原最为集中,占全国旱耕地总面积的60%左右。林地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半部的地地区,与耕地分布成交错互补状态,即耕地在平地,林地在地。草地主要分布在西半部内陆区,即大约年均降水量400mm等值线以西的半干旱、干旱地区。裸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高原的西部、青海的西部,与荒漠区相一致;其次也有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及沿海一带的。
三、土地利用现状
(一)已利用和可利用土地
我国现有耕地约1.33×108hm2,加上已耕用的牧场约2.2×108hm2,人工营造和更新的林地约0.8×108hm2,经济林、竹林和果园地等约0.11×108hm2,包括水库在内的内陆水域约0.27×108hm2,城镇道路和工矿用地约0.67×108hm2,以及不合理开垦而引起的沙漠化土地和荒草坡地约0.27×108hm2,共计约5.65×108hm2,占全国可利用土地面积的72.2%,相当于全国总土地面积的58.8%。
耕地的障碍因素
存在各种障碍因素的耕地约占1/3,其中涝洼地约0.07×108hm2,风沙干旱地约0.09×108hm2,水土流失耕地约0.07×108hm2,红黄壤低产田约为0.12×108hm2。部分地区耕地重用轻养,土壤有机质得不到应有的补充。土壤肥力下降,次生盐渍化有所发展。南方一些水田地区,土壤耕作层变浅,次生潜育化严重。在耕地的开发利用中复种指数增长不快。国家各项基本建设占用耕地的比重日趋扩大。
(二)目前尚难以利用的土地
目前难以利用的土地可分为沙漠、戈壁、石、珊瑚礁等,沙化土地因要恢复过去的自然属性需要相当长的演替过程,目前也难以开发利用。我国沙漠面积0.6×108hm2,戈壁面积0.56×108hm2,分别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3%和5.8%。石面积0.46×108h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8%。主要分布在干旱的西北部和高寒的青藏高原的高和极高的冰川和永久积雪下缘冰碛石带。珊瑚礁是其他土地类型中的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南海海域,总数量约200多个,虽面积不大,但地理位置重要。岛上富有鸟粪,估计储量达200×104t以上,但多数珊瑚礁,由于面积小、礁石多、积土薄,还难以利用。
四、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
(一)农业开发的战略构想
1、协调人口与资的关系,优化人力资与自然的组合。
2、建立资节约型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
3、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发挥地区资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5、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二)农业开发的区域差异及其开发的重点类型区
根据农业的区间明显的差异性和区内的相对一致性所进行的农业区划,我国分为9个一级农业区和1个海洋水产区,38个二级农业区。
1.东北区
全国的粮食、大豆、甜菜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中国最大的天然用材林区。今后农业的发展,以深度开发为主,并开发宜农荒地资,提高玉米、小麦、大豆、水稻为主的商品粮产出能力;强化农牧结合,建设以肉、奶为主的大型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森林资保护,成为永续利用的木材生产基地;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治理的重点类型区为:①松嫩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②三江平原的开发与治理;③大、小兴安岭和长白林区森林资的培育与保护。
2.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农业以牧业为主,农牧交错;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农牧矛盾尖锐;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今后农业的发展应坚持以牧为主,加强草原和基本农田建设,强化农牧结合;在提高粮食自给率的同时,发展特种优质谷物和以甜菜为主的经济作物;加快对土地沙化的综合整治,扩大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类型区是:①内蒙古北部草原牧区建设;②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农牧业协调发展;③内蒙古、陕西、宁夏接壤地区的治理与开发。
3.黄淮海区
农业以旱作灌溉农业为主,土地利用率高,农业生产总量大,是中国小麦、棉花、玉米、花生、暖温带水果等多种农产品的重要商品生产基地,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潜力较大。本区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①黄淮平原麦豆为主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农牧业综合开发,②冀鲁低平原以棉花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基地的巩固与提高;③燕、太行前平原商品粮基地的巩固提高和城郊副食品基地建设;④胶东半岛果、渔、油生产和沿海开放优势的进一步发挥。
4.黄土高原区
农业以旱作为主,夏粮比重高;坡耕地比重大,滥垦陡坡地使林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商品经济不发达。今后农业的发展,必须采取“治理与开发并重”的方针。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①晋陕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治理与建设;②渭北陇东旱塬的农业开发;③汾渭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
5.长江中下游区
农业发展水平高,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种植业以水稻为主。农业开发的重点是巩固提高两湖(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两江(江汉平原和江淮地区)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加强对洪涝灾害和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类型区是:①太湖平原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②江淮地区的治理和发展;③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④湘赣红壤丘陵盆地的综合开发与治理;⑤南岭地的用材林基地建设。
6.西南区
立体农业层次分明,多种多样;烤烟、油菜及桑茶果在全国居重要地位;生猪商品生产优势明显,林特产品丰富多样。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发展经济和治理生态环境相结合,加强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和、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①四川盆地综合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②秦巴区的综合开发与治理;③川滇高原水土资的开发与农业的综合发展;④黔桂高原石灰岩地区的综合治理与建设。
7.华南区
本区是中国适于热作的地区之一,以鲜活农产品为重点的创汇农业占较大比重。今后农业的发展,要巩固提高以橡胶、甘蔗为重点的热带作物和亚热带作物生产,稳定粮食单产,提高粮食自给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发展鲜活农产品的出口创汇。本区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①闽粤沿海平原农村经济综合发展与创汇农业基地建设;②海南热作基地建设;③华南西部甘蔗区的建设。
8.甘新区
农业以分散而封闭的绿洲农业为主,人均粮油占有量高,经济作物发展较快;牧业以地放牧业为主,草原牧业与农区牧业并存。今后农业的发展,应农牧并举,以农为主,积极建立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建立优质高产的棉、糖基地,区域性的商品粮基地,瓜果基地和以羊为主的畜牧业基地。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①塔里木盆地棉花生产的发展;②伊犁地区牧业基地的建设;③天北坡综合农业基地的建设;④河西走廊商品粮食基地的巩固;⑤引黄灌区的治理与开发。
9.青藏区
本区地势高亢,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度大,而热量不足;土地资以草地为主,林地次之,耕地数量极小但分布相对集中;水资异常丰富,但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水的矿化度高,利用难度较大;野生动植物资丰富,名贵中药材、珍稀动物繁多;地广人稀交通闭塞。
本区农林牧业都具有高寒地区的共同特点,高产性也很突出;放牧业在农业中占主导地位,农村经济极为落后;农业资开发利用不充分,经营粗放,生产水平低。
今后农业发展应以牧业为主,牧林农综合发展;提高畜牧业生产的水平,发展商品性畜牧业;加强粮食和人工草料生产,逐步提高粮食自给水平;合理经营和开发天然森林,建设营林、砍伐、加工与综合利用的林区经济系统;改善交通、商品等农业发展所依存的内外部环境条,促进商品流通,发展民族经济;建设中国地毯毛羊、半细毛和肉乳兼用牦牛商品生产基地。
本区农业开发的重点区是:①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粮食基地的巩固与发展;②青甘川边缘牧区的建设。
第三节 水利及其开发建设
中国河湖众多,水能资丰富,水电、水运发展潜力大。但人均、单位耕地平均占有水资量偏低,加以降水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洪涝、干旱灾害频繁发生。一些河流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河床淤积,加剧了洪涝危害。我国在兴办水利、防治水害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业绩。
一、中国水利开发的历程
(一)古代水利成就
据考证,我国最早的水利设施大约始于公元前2000年或更早一些。河南、西、浙江等地,都发现人类主动取水或排水的遗迹,河南登封的龙化,证明已有凿井技术和陶制排水管道。
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最具代表性的工程为公元前256—前251年由秦国蜀郡守李冰主持在四川灌县兴建的都江堰。
自秦以后,我国经历了三次统一与和平时期,带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的水利大发展。如关中地区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连接南北的大运河,长江、珠江流域的水利工程。
(二)近代水利
这个时期,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衰退。水利事业不但无法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相反,已有的水利设施无力维修,效益退化。在水利建设停滞而江河湖海不断演变的情况下,水旱灾害越越严重。
二、中国水利的现状
(一)水利建设成就
根据2000年统计资料,共建成水库85118座,总库容5086.8×108m3;建成20000hm2以上的灌区242处,全国有效灌溉面积为5501.32×104hm2;建成各类水电站1万余座,装机容量为7935.23×104kW,年发电量为2431.35×108kWh;新建和整修堤防共27×104km,保护耕地面积3959.5×104hm2,保护人口4.66×108人。在历次洪水中,江河堤防有效地保护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当前水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防洪能力普遍偏低,洪灾仍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威胁。
1、城市缺水,水污染日趋严重。
2、旱涝灾害频繁。
3、水能资开发利用率低。
4、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5、内河航道通航能力低。
6、工程设计标准偏低。
三、主要河流的治理开发
(一)长江的治理与开发
长江年均径流量9600×108m3,干支流蕴藏2.68×108kW水能量,可能开发1.97×108kW,占全国的53%。长江的最大问题是洪水峰高量大,而河道泄洪能力不足。
长江治理开发的成就:
•中下游筑堤防在分洪后可防御1954年级洪水约为40年一遇,不分洪可防10~25年一遇的洪水。
•全流域建成大中小水库4.8万多座,总库容1222×108m3。汉江可基本控制洪水威胁。
•中下游平原建成排水涵闸7000多座,机电排灌容量510×104kW,大部分地区排涝标准达5年一遇以上。
•开发大中小水电约1600×104kW,其中葛洲坝水电站装机容量271.5×104kW,年发电量157×104kWh。
•系统整治改善了中下游航道,川江航道有明显改善。
•开始建设上中游防护林。
目前正在兴建宏伟的三峡工程。最终蓄水位175m,坝顶高程185m,总库容393×108m3,其中防洪库容221×108m3,装机容量1768×108kW,年发电量840×108kWh。
(二)黄河的治理开发
黄河年均径流量563×108m3,水能蕴藏量4054×104kW,可能开发2800×104kW,年输沙量16×108t,平均含沙量35kg/m3。
黄河治理开发的成就
•在上游建成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等5个梯级大坝,装机容量324×104kW,年发电量156×108kWh,开发程度30%。
•中游大规模水土保持治理,初步治理面积约10×104km2,入黄泥沙有所减少。
•三门峡工程经过两期改建,主要用以控制特大洪水,平时尽量降低汛期运行水位,蓄清排浑,控制凌汛,并利用径流低水头发电。
•全流域灌溉面积从80×104hm2增加到510×104hm2。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泥沙得不到有效控制,下游河道继续淤高。
2、凌汛威胁,龙羊峡和刘家峡冬季放水发电,增加下游凌汛的威胁。
3、水资不足,上中下游用水近270×108m3,汛期还需用200多亿立方米输沙入海。
4、近年春季干旱时下游经常发生断流现象。
(三)淮河的治理与开发
淮河水系流域面积19×104km2,沂沭泗水系面积8×10104km2,年均径流量611×108m3。由于淮河流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不稳定,又由于黄河泛滥的原因,下游洪水出路少,因而灾情严重。
目前的主要问题:一是中游洪水通道未能根本解决,平原蓄洪区使用时困难大;二是河水污染严重,现在正在积极治理中。
(四)海滦河的治理与开发
修建水库1900多座,总库容265×108m3,在平原开辟分洪滞洪区32处,滞蓄容量191×108m3。骨干河道防洪标准达20~50年一遇。治理平原原有易涝耕地面积的80%。灌溉面积640×104hm2。存在问题:缺水严重。地下水的超采导致大范围的“漏斗”,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为了弥补海河水系的水量不足,修建了引滦入津工程。近期引黄河水,远期引长江水。前者包括引黄入晋、引黄入淀(白洋淀),后者指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五)珠江的治理开发
流域内兴建大中型水库370座,总库容394×108m3,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00×104kW,电力排灌站装机120×104kW,灌溉面积为65×104hm2,修筑江海围堤10000多千米。西江上游红水河段水力资丰富。拟建11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160×104kW,年发电量628×108kWh。
(六)内陆河的开发
内陆河区总面积近340×104hm2,占国土面积的35%,年径流量大于1×108m3的内陆河90多条。内陆河流域的开发程度有很大差别,其中新疆天南北、甘肃河西走廊开发程度较高。
内陆河区的主要问题:防止水资的过度开发。要提高每立方米水的经济效益,保证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跨流域调水
我国各地水资的利用开发有很大差异,长江、珠江、松花江水资较丰富,而黄河、淮河、海河、辽河的水资却十分紧张,称为“三江水富、四河紧缺”。三江年均径流总量13880×108m3,而四河为1720×108m3。
•规划中的向缺水地区引水的主要工程有:
华北区:南水北调中线与东线;引黄(河)入淀(白洋淀);
万家寨引黄入晋;引黄济潍(潍坊与烟台);
东西水东调即由东平湖引黄至莱州。
西北区:新疆北部引额尔齐斯河的北水南调;
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东北区:北水南调(引松花江水至辽河);辽宁省的东水西调。
东南区:浙江富春江引水到宁波。
西南区:四川长征渠,引青衣江水至重庆;
贵州乌江引水灌溉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
我国水利部门对长江上、中、下游引水北调提出西线、中线和东线引水方案。
第四节 矿业开发与能工业
矿业是开采能、金属、非金属矿产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包括煤炭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开采业、有色金属开采业、采盐业、建材矿产开采及非金属矿产开采业等。
一、矿业开发的特点
矿业具有初级性。为重工业提供原料资和动力资。
矿业具有明显的资地指向性特征。各地区的原料资、能资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及组合、埋藏状况等,在很大程度上影 响着地区矿业。
矿业的分布较加工工业区域差异更为明显、更为集中。导致矿业的开发也具有集中性。
矿业开发的初级性决定着矿产品具有运量大的特征,分布的集中性特征又使矿产品的运输具有运距远的特征,使矿业开发对交通运输 业产生极强的依赖性。
二、中国的矿业开发与总体布局
依世界45种主要矿产资的总价值计算,中国占世界14.64%,资价值密度为114.46万美元,均居世界前列,其中15种居世界首位,9种居世界第2位。这表明了中国具有较高的矿产资丰饶度,也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矿业发展,1996年矿业总产值达4 031.84亿元,2000年全国矿业总产值3 928亿元,是世界矿业大国之一。
(一)重点矿业的布局形成三种类型
受矿产资结构、组合及地理分布影响,矿业布局呈现不平衡特征。
分布广而相对集中型,如煤、铁、铜、磷等矿种的开采。其中煤炭产量的41.77%集中在黄河中游地区,仅西一省就占全国26.13%;生铁相对集中在华北环渤海区、黄河中游区和东北区,三者合占全国的59.44%。
分布较广而相对集中型,如铝土、钨、锑、石棉等。
分布范围小而高度集中型,如石油和天然气、钾盐、金刚石、菱镁矿、稀土、镍等。
(二)根据矿业产值,矿业开发在空间分布上不平衡
从地带看,中部地带是全国最主要的矿业生产地,其人均矿业产值为110元,高于全国平均值,更高于东部的98元和西部的63元。
从大区布局看,矿业开发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中南、华北,矿业产值分别占全国的24.31%,19.78%,17.87%,17.19%。
从省、市、区看,矿业产值超亿元的省区依次为:东、黑龙江、西、河南、辽宁、河北、新疆、广东等。
(三) 矿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不平衡
矿业产值比重较高的地区偏集在中国的西部和中部地带,以矿业产值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计算,新疆、黑龙江、西、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宁夏、河南等位居前列。
三、能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中国1996年的能产量为13.16×108t标准煤,需求量已达13.88×108 t标准煤,分别为1978年6.28×108t、5.7×108t标准煤的2倍以上。2001年能产量为12.1×108t标准煤。
(一)煤炭工业
我国1995年的原煤产量已达13.61×108t,为解放前夕的43.9倍,原煤产量相当于世界原煤总产量的29.98%,在世界上的位次已由1949年的第9位上升为现在的第1位。2001年原煤产量为11.61×108t。
我国煤炭资具有藏量丰富、品种齐全、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征。黄河中游的西、内蒙古、陕西3个省区的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2/3,而且开发条也是北方煤田优于南方煤田。资禀赋条决定了煤炭工业的布局特点。
今后煤炭开发布局将呈3个区带分布
(1)晋陕蒙(西)供煤区带:它具有靠近东部消费区的区位优势,是我国煤炭工业西移的战略落脚点。
(2)东部煤炭调入区带:包括东北、长江三角洲、南方沿海和环渤海4个缺煤区。
(3)西部煤炭后备区带:包括西北、西南的8个省区。
(二)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1、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分布广泛
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遍及20多个省区,形成一批大型石油、天然气工业基地,其中大庆油田是最大的油田,从1976年以原油年产量一直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其次为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克拉玛依油田。
2、石油、天然气生产集中在三大油气生产区
(1)东北松辽油气产区:包括大庆、吉林油田,年产量占全国43%。
(2)华北及环渤海油气区:包括胜利、冀东、辽河、中原、大港油田。原油产量占全国48%。
(3)四川天然气基地:包括四川和湖北西部部分地区,天然气产量占全国41%。
除三大产区外,还有新疆、青海和陕甘宁油气基地等。
3、今后的开发强调“东西并重、油气并重、陆海并重”
(1)巩固东部油田生产基地,大力开发西部地区的油气资,在新疆重点勘探、建设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新油区。
(2)注重石油的开发和生产,加快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主攻陕甘宁、四川、松辽、渤海湾、南海西部及莺歌海、东海平湖等气田。
(3)力争在海洋油气田的建设上有所突破。
(三)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结构
从电厂和电网的规模看,大机组日益成为中国电网的主力,目前超过100×104kW的大发电厂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21.7%;超过100×104kW的电网总装机容量为18412×104kW,覆盖了全国所有城市和大部分乡村。
电力生产量居全国前列的是广东、东、江苏、河北、四川、河南、辽宁、西,占全国65.29%。
电构成主要是火电和水电,分别占发电量的81.09%和18.91%。
电力工业布局
1、火电布局
在燃料基地建设电站群,有条地实行煤电联营,向电力负荷中心送电的宏观格局。
2、水电布局
动力指向极强,高度集中在西南、东南沿海、长江中游地区。
3、核电及其他新能
因地制宜利用多种资,解决大电网达不到或能短缺地区用电问题的需要。不同区域建成地热电站、潮汐电站、风力电站以及沼气电站。
电网布局华北电网——以京津唐为中心;东北电网——覆盖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华东电网——覆盖沪、苏、浙、皖四省市;华中电网——包括豫、鄂、湘、赣四省;西北电网——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区。还有西南和华南电网等。
(四)能工业布局评价与发展趋势
评价
能工业布局与资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中国的电力工业的宏观布局基本合理。中国能产、销异地的特征客观上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和“北油南运”的能远距离运输格局。设想整体西移形成7个能基地:
以西为中心的全国能重化工基地,以煤炭、电力为主要职能。
以内蒙古东部为主体的东北能基地,利用褐煤发展煤炭、电力工业。
以大庆为中心的石油基地。
以鲁西南、皖北为主体的能基地,发展煤炭、电力工业。
以豫东的永城、濮阳为中心的煤炭、石油综合能基地。
以长江上中游及其干流区域为主体的水电基地。
川南、黔东、滇北煤炭能基地。
四、矿业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可供利用的矿产资数量严重不足导致产、供、销矛盾。
矿产资的破坏与浪费严重形成经济与资之间的矛盾。中国的单位产值能耗高,用能设备效率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2.21t标准煤/1000美元GDP)为世界能利用率最高的瑞士(0.16t标准煤/1000美元GDP)的13.8倍。
以煤为主的能结构对环境的危害问题严重。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的国家之一。在开发与利用煤炭的过程中产生环境危害,包括:煤炭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矿井酸性水和洗煤厂废水污染、煤矸石自燃与煤炭燃烧利用过程中的CH4、SO2、CO2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
能与矿产的生产与消费的布局不匹配,加剧了能、矿产运输的紧张局面。能和矿产品是中国货运量最大的商品,仅能就占铁路货运量的49%、公路货运的26%,水运的37%,内河和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51%。
第五节 工业建设与布局
旧中国“一穷二白”,工业非常落后,1949年近代工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工业部门残缺不全,工业生产水平低下,机器设备有80%以上要靠进口;工业发展速度缓慢,1949年几乎全部工业产品产量都低于抗日战争前1936年的水平;工业的地区分布也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那种极端落后、畸形的状态,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结构比较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我国的工业发展与布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中国工业发展与布局的变化
(一)中国工业发展的特征
1、工业的地位日益加强,已有相当的规模
旧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清朝政府兴办军事工业起,到1949年,花了近100年时间,仅积累起100多亿元工业固定资产。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低。
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
1949年68.4%12.6%15.4%3.3%3.3%
1983年52.8%
199660%
2、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渐趋合理
旧中国的工业,主要是轻纺工业、采矿业和一些机械修理、装配,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发挥原有企业作用的同时,大力发展重工业,特别是石油、化工、机械、电力、冶金等部门增长最快,基本上从无到有地建立了石油开采、稀有金属、有机化工、汽车、机车与飞机制造、重型机械制造、造船、精密仪器、电子等一批工业部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的比例,已由1949年的73.6:26.4,调整到1983年的49.6:50.4。逐渐趋于比较协调的合理状态,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工业地区布局有较大改善
旧中国的工业,不仅基础薄弱,技术落后部门残缺不全 而且地区布局上也深深地打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表现为极不合理的畸形。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的辽宁地区,轻纺工业则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少数沿海城市。占国土面积85%左右的广阔内地,除武汉、重庆等几个城市以外,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工业。偏集于沿海地区少数城市的工业,多数依附于外国资本,设备和原材料也多靠进口。
最近50多年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党和政府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逐步改变原有工业地区布局状况。一方面注意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的作用,另一方面则在广大内地大力建设新的工业基地。
(二)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动
工业化过程总是伴随着结构变动的。中国的工业化战略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具有显著变化的阶段:
一是1978年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抑制消费和以农补工、以轻补重的强制性积累方式,在结构上推行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所进行的工业化。这种赶超型发展战略,使中国从一个十分落后的农业国较快地步人工业化的进程。与此同时,与世界各发达国家相同工业化阶段和相同水平发展中国家比较,中国的工业结构具有明显的超前特征,重工业比重远远超过相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
二是1979年以,市场经济体制代替原的计划经济,在经济体制、发展目标和工业化战略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与之相伴,工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个时期的结构变化又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l.调整阶段(1978—1984年)。这是整个产业结构的“拨乱反正”时期,工业结构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调整:
①扭转过去过分强调积累抑制消费所带的弊端,补消费不足的;
②扭转重工业内部循环过强的弊端,调整和改造重工业,增强重工业为轻工业服务的功能,为轻工业提供装备的机械工业有较快发展。
整个调整时期工业增长的格局是:年均增长速度: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重加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工业平均增速>原料工业>采掘工业。
2.轻工业化增长阶段(1984——1988年)。
在完成补消费的,工业步入增长轨道后的1985—1988年,轻工业在工业增长中仍居主导地位,其贡献份额占52.39%。在此时期工业增长的格局是:
以非农产品为原料轻工业>重制造工业>工业平均增速>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原料工业>采掘工业。
3.现阶段(1988——)。
90年代以,中国工业的发展进人了新的阶段,发展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是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向产品多样化、新型化方向变化,新型家用电器、通信、住宅、汽车等高档消费品比重也逐步上升,而传统的轻工业商品基本需求增长缓慢;
二是,在生产领域一些长期短缺的产品,特别是传统的一般加工业和一般消费品的生产能力开始出现剩余,以往靠低水平旺盛的国内需求拉动工业生产增长的市场已经改变,同时,基础产业特别是资不足的制约,也使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
三是随着工业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完善及其规则的变化,将对中国工业发展产生新的、不可低估的影响。这些都将促使中国的工业发展和布局进行新的调整。(加入WTO以后,一些工业产品的质量不高、品种不全就不可能走出国门,更难以走向世界。)
(三)中国工业的布局变化
与中国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和结构的不断调整变化相适应,中国工业的布局也扭转了解放初期的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轻纺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青岛、天津等少数几个城市,而广大的内地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几乎为空白的状况。
一方面注意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的作用。
另一方面则在广大内地大力加强建设新的工业基地,使中国工业生产的布局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总体上,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1978年)。
生产力布局的目的是解决众多地区工业的空缺和满足战备的需要(备战、备荒为人民)而采取均衡布局的战略,追求各地经济的均衡发展。到1978年,工业偏集于沿海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沿海所占比重逐步下降,内地的比重逐步上升为;工业企业数沿海所占比重由50.3%下降到43石%,内地由49.7%上升到56.4%;工业固定资产原值沿海所占比重也随之下降,内地逐步上升。
2、第二阶段(1979——)
按照效益优先目标,强调充分利用沿海现有经济、技术基础并加快其发展,同时带动和发展内地经济。在全国普遍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东南沿海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其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由1978年的31.7%,上升到1996年的41.30%,上升了9.6个百分点。
目前,中国工业布局已形成了一定的区域分工和布局特色。首先形成了几个经济实力相当雄厚的工业区域,主要有: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辽中南地区、西南成渝地区、西北关中地区和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沿岸地区七大区域。
全国工业布局明显形成了沿海、沿(长)江、沿(黄)河及沿铁路线几条轴线。沿海轴线集中了中国几个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即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格局;沿江轴线形成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走廊;沿(黄)河轴线是能开发的重要工业带,其中游和上游集中了一定规模的高能耗工业;沿铁路线主要是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也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今后一定时期内,各地区工业结构及区域之间的分工会有所变化,但上述工业布局总体格局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二、原材料工业布局
(一)冶金工业布局
1、钢铁工业布局。
钢铁工业主要产品是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的各种性能和形状的钢材。钢铁产量及品种、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至今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尽管发达国家钢铁工业逐步衰退,并已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但在今后一个时期,钢铁工业仍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
2、有色金属工业布局。
在工业上除铁、锰、铬等黑色金属以外的金属,统称为有色金属。它是现代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的重要原材料。按其生产的阶段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加工三个阶段。各阶段由于生产特点、布置要求不同,布局的影响因素也不同。决定有色金属矿开采、选矿的因素是有色金属矿产的分布;而粗炼有色金属工业布局取决于原料能与运输条;有色金属精炼与加工则布局在能与消费中心。
有色金属矿产是中国的优势资之一。辽宁、甘肃、云南、湖南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四大基地。
主要的有色金属工业有铜业、铝业、铅锌工业。
(二)化学工业布局
化学工业是解放后我国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之一,1985年其产值占我国工业总产值的11.2%,在我国整个工业体系中仅次于机械工业(26.9%)、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居第4位。其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它的发展对我国四化建设及人民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1.我国的化工资
我国的化工资,除少数种类外,都比较丰富。地质矿产资料表明,我国是世界上化工资储量丰富的国家。目前利用最广泛的除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以外,主要还有盐、硫、磷、钾盐和硼矿等。
2.我国主要化工部门的发展与布局
我国虽有丰富的化工资,但在旧中国化学工业几乎是个空白,仅在沿海少数城市有几家化工厂,只能生产几十种化工产品。1949年,仅生产酸碱、化肥,产量也很低,根本没有什么有机合成工业可言。医药工业连常用的解热药、硫胺药也不能生产。1949年后,我国化学工业以仅次于石油工业的年增长率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拥有分属于6个部门(化学采矿业、基本化学工业、化学肥料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医药工业),能生产2万多种化工产品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化工体系。按产值计算,其中规模最大的化工行业,是有机化工,其次是化肥、橡胶和塑料加工。化工企业的规模,仍以中小型居多。从化工产值结构看,为我国化学工业以农业和轻纺工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特征是很显著的。总的看,我国化学工业还存在着内部比例不够协调(如基本化工原料发展慢),以及小化工厂经济效益欠佳等问题。今后的发展,应以轻纺、建材等提供配套原料和材料为重点,并着重于为农业提供化肥、农药,为城乡市场提供化工产品,以利于在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需要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建材工业布局
建材工业包括建筑材料、非金属矿及其制品、无机非金属材料三大类。中国建材工业以传统的建筑材料(水泥、建筑玻璃、卫生陶瓷、墙体材料)为主,非金属矿制品、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建筑材料中的新型建筑材料比较薄弱。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城乡建设提供各种材料,也为国防及尖端工业生产必需的非金属材料。人们常把它同能、交通运输一样比做为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
三、机电工业布局
机电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各种技术装备的部门,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中的机电产品比重也越越高。机电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它通常分为机械工业和代表新技术产业的电子工业两大部分。
(一)机械工业布局
1、机械工业发展概况。
机械工业是一切产业部门取得现代装备的泉,有“工业的心脏”之称。机械工业包括工业设备制造业、农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三大部门。
机械工业是建国以中国发展较快的部门,它的发展为中国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大量的冶金设备、电力设备、煤炭设备、石油化工设备、家庭日用机电产品等。目前,中国机械工业已有了相当大的规模。由于市场化、国际化加快,中国过去在比较封闭条下形成的机械工业,由于存在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弱、企业组织不合理、企业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正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机械工业内部结构重新调整与重新组合的趋势。
2、机械工业的布局
机械工业行业众多,品种复杂,服务面广,开发和生产要求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与专业化协作。这些特点直接影响了它的布局。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至改革开放这段时期内,中国工业布局重点由沿海向内地推进,并强调区域内自成体系,由此形成了中国机械工业布局的特点。
具体行业分布特点如下:
机床工具是机械制造的“母机”,产品种类多,结构复杂,精密度高,要求不同规格的钢材和其他金属材料,对技术和协作条要求高。
重型机械和普通机床制造一般可布局在工业基础好的城市,
精密机床、数控机床的制造则直接选择配置在科学技术条好的大城市。
专用设备制造中,重型机械的生产耗用金属多,产品消费对象比较集中,一般接近原料地和消费地。重庆、上海、哈尔滨是中国三大电机设备制造基地。石油化工设备制造工业多靠近石化工业,上海是中国最大的轻纺机械制造基地。
(二)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1、传统产业相比,其布局显示出独特性:
(1)对知识、技术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其初始阶段说尤为重要。
(2)要求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3)投资环境要求较高
(4)具有较强的集聚性(吸引人才、技术)
2、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分布。
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迅猛。从发展阶段看,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高新技术工业以电子、航空、航天等为主,但未能形成独立的产业。改革开放以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1986年以,我国实施了“国家科技重点攻关计划”、“863计划”和“火炬计划”,创办了具有不同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而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深入发展。电子与信息类产业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产业,其次为机电一体化类产业、生物技术类、新型材料类、新能与环保类。
3、中国电子工业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4、今后中国电子工业布局总趋势
(1)调整与理顺产品的配套关系,尽快形成主要产的经济规模;
(2)中西部地区电子工业的内部结构将逐步走向升级。
四、轻纺工业布局
(一)纺织工业布局
1、中国纺织工业发展与布局特点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轻工业部门,其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仅次于机械工业而居第二位。它不仅为广大人民提供大量必需的基本生活资料,也为工业、农业、教、卫生和国防等部门提供大量重要产品,同时,它在充分利用劳力资,积累国家建设资金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我国纺织工业基础比较雄厚,是世界上纺织工业大国之一。
(2)发展纺织工业的资丰富。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和布局特点之二。
(3)纺织工业结构显著改变,形成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和布局的特点之三。
(4)地区布局趋向合理,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和布局的特点之四。
2、主要的纺织工业部门
(1)棉纺织业。
(2)麻纺织业。
(3)丝绢纺织业。
(4)毛纺织业。
(5)服装业及皮革、毛皮、羽绒制品业,生产规模较大的有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及东、福建、湖北J京等地。
(6)化纤工业是新兴的现代纺织业部门,主要包括以天然纤维素(木材、棉短绒等)为原料的粘胶纤维纺织业,以炼油炼焦废气、石灰石、钠盐等为原料的锦纶、睛纶等合成纤维纺织业两大类。
3、中国纺织业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产品结构、质量、品种不能适应市场需要;
(2)生产成本上升、效益下降。
今后的发展趋势是从量的扩大较变为质的提高,并逐步提高化纤工业和服装业的比重,沿海老纺织基地向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一般纺织品生产将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二)轻工业布局
中国轻工业的布局已经在全国普遍展开,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初步形成了以环渤海地带、长江三角洲、闽南金三角、珠江三角洲为主的轻工业出口基地。下面主要介绍食品工业、造纸工业的布局。
1、食品工业布局。
食品工业是以农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发展食品工业不但可以满足人们对食物需求,而且可以应用食品工业的保藏加工技术,使农畜产品得到及时加工,并有利于解决某些农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季节及地区不平衡的矛盾,使农产品增值,也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中国的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2、造纸工业布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现代造纸工业包括制浆与造纸两部分。主要是以农作物秸秆、草类等短纤维资为原料,以木材纤维为原料的纸制品所占比重不足20%。制浆工业一般布局在原料地,而造纸和纸制品工业则在布局上尽量接近消费地。
造纸是污染较严重的行业之一,即要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地区原料资优势,发挥地区优势,又要重视污染的治理,杜绝原的那种外部不经济性观念。
3、卷烟工业:
我国四大烤烟基地:河南、东(青岛的泰烟)、贵州、云南(昆明的云烟),
我国最大的卷烟厂:上海
4、制茶、酿酒工业:
茶:龙井、信阳毛尖
酒:分白酒、黄酒、葡萄酒、果露酒和啤酒五大类;白酒产量占一半。
我国的四大名酒:茅台酒(产地为贵州仁怀县茅台镇)、
西凤酒(产地陕西凤翔县)
汾酒(西)
沪州老窖特曲酒(四川沙州),均为白酒。
黄酒以浙江绍兴和福建等地所产质量为优。葡萄酒和啤酒则各地均有分布。
第六节 交通建设和运输、邮电业
一、交通运输业的概念、作用及其特点
(一)概念: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物质生产部门。
(二)地位和作用:
(三)特点:
1、不创造新的产品:
2、运输产品的统一性:
3、运输生产的连续性:
二、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运输网现状
(一)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概况
1、旧中国发展情况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明古国。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历史悠久,在历史上,我国曾是世界上交通运输比较发达的国家,特别是古代的水路交通曾经创造过相当辉煌的成就:
到了近代,旧中国公路运输业发展非常缓慢,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首先,是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在我国起步较晚,其次是各种交通线路太少。以陆路运输说,旧中国铁路运输业发展缓慢,1876年中国修建了由吴凇口到上海的第一条铁路(全长14.5公里),从1876年修筑第一条铁路,到1949年的73年间,一共修筑了2.2万公里铁路,每年延伸铁路的长度年均大约不过340公里;再加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严重破坏,解放前夕,能通车的铁路仅剩1.1万余公里,全国有将近1/3的省份不通火车。所修建的公路,1913年修建了由长沙至湘潭的第一条公路。直至解放前夕,36年只修建公路13万多公里,能通车的公路只有一半多。内河通航里程为7.36万公里。民航极少,管道运输为空白。民间运输占重要地位。
2、建国后发展的概况
建国50多年,我国交通运输业有了很大发展,初步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海运与内河航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复线铁路、电气化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航运、民航、管道运输等发展特快。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全国交通运输局面日新月异,许多世代的区,现已“高路入云端”。(吐鲁番—库尔勒——喀什)铁路穿过雪、跨过峡谷,畅通无阻;蜿蜒曲折的盘公路,在崇峻岭中穿梭;急流险滩阻隔的江河已是“天堑变通途”。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41701.html
相关阅读: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复习教案
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决地球运动类问题的方法导学案
2012届高考地理中国地理景观与区划专项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教材复习 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决地球运动类问题的方法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