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试卷说明:

满分:100 时间:90分钟 出题人:王晓林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当时,“政治民主化”体现在权利分配标准发生的变化是A.扩大民主权利 B.打破贵族世袭特权C.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 D.实现雅典民主政治《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量的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直接派人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中国古代出现类似现象的时候,政治上主要表现为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宗法分封秩序被严重破坏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6. 天禧元年二月,宋真宗下诏:别置谏官,御史各六员,不兼他职,每月需一员奏事,奏事范围包括“诏令不允,官曹涉私,措置失宜,刑赏逾制,诛求无节,冤滥未仲,并仰谏官论奏,宪臣弹举。”这表明在北宋A.谏官的主要职能是规谏君主 B.谏官与御史互相牵制C.官员廉洁高效得到有效保证 D.监察制与谏议制合一7.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处40余处,分布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④8.《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 ,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 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这一历史现象在古代中国最早出现于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宋元时期9.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 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 手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A.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B.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在江浙沿海地区C.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 D.民营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更加密切10.明清时期商业活动比较发达,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商业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A.出现了许多以工商业著称的乡村集镇 B.商业中心严重依赖政治中心C.纸币大量发行推动了商品经济大发展 D.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直接的监督11.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A.商业是当时棉纺织业发展的前提 ?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12. 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称:“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这记载表明 A.经济区域化趋势凸显 B.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C.城市经济重心发生转移 D.部分草市发展为城镇13.《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农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材料中“清明”作为节气主要是因为 A.祭祖扫墓 B.踏青游玩 C.农业生产 D.政治清明14. 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材料反映了A.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B.汉代贫苦百姓普遍通过经商致富C. 司马迁的重商思想 D. 汉初工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15. 儒家主张“民贵君轻”,君主必须为人民谋福利,“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在君民关系上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 B.“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16. 庄子说:“四方上下为序,古往今来为宙”。爱因斯坦在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提出狭义相对论。二者A.都运用了相对论原理 B.反映出不同时代的不同科学观C.揭示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本质区别 D.具有共同的时空观17. 苏轼曾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客,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句话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 A.宋代地主主要依靠土地剥削来积累财富 B.宋代地主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C.宋代佃户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D.宋代农村开始出现以租佃关系经营土地18. 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中国军事的落后 B.中国科学落后 C.中国无世界知识 D.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19.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与材料所述主张属于同一思想家的是 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20. 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智者学派重视永恒的正义 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的作用C.启蒙运动萌发于古代希腊 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21. 苏格拉底受审时所作的申辩:“雅典人啊,不要以为我现在是在为我自己申辩,我是在为你们而辩……因为你们要杀死我的话,就很难再找到一个像我这样的人;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反映了苏格拉底A.崇尚理性的生活观念 B.好奇多思的智慧特征C.探究事物的创新精神 D.怀疑现实的批判意识23. “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政治家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的一段名言。这段名言表明A.男人要承担起管理国家的重任B.古希腊男性公民普遍积极参政C.政治是男人的生命D.所有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文成公全书》卷三)。“材料中先生的观点与谁的相类似A.柏拉图   B.普罗塔戈拉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25.(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 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 ————摘编自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城市的基本特点。(6分)材料二:明、清两代一些商业市镇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城市经济职能都超过了作为传统政治中心的县城,如当时全国著名的四大镇,河南朱仙镇和湖北汉口镇地当交通要道,发展为商业市镇;江西景德镇和广东佛山镇以陶瓷、铸铁为基础形成了著名的手工业市镇。芜湖米市、无锡布市、南浔和盛泽丝市、清江浦、淮安、济宁及其张秋镇、武清的西河务和天津等,实际上都已成为当时的商品交换中心城市。 ————摘自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较而言,中国城市发展有何新变化?(4分)材料三: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就业机会较多。在向外吸引劳动力的政策支持下,英国外来移民也逐渐增多,促进了英国城市化……来自世界的人才涌入英国的城市,有德国人、瑞士人、法国人、希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208199.html

相关阅读:湖北省潜江市职教中心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
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题[1]
吉林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