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试卷说明:

唐山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卷Ⅰ(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由此表明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2.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 精耕细作 B. 男耕女织 C.生产规模小 D. 集约经营3.在中国古代随着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适应商业和市民需要的文化领域取得非凡成就,这些成就不包括A.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B.宋朝风俗画的发展C.明清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D.元杂剧的昌盛4.《汉书》上记载西汉时农民每年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造成当时粮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铁犁牛耕技术的改进和推广 B.租佃关系的出现 C.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5.开元时(713-741年),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聚如山,舶深六七丈”。从材料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广州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口 B.唐朝时海外贸易十分繁荣C.唐代的手工业很发达 D.指南针运用于航海6.据戴逸的《简明清史》记载: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仓……而到康.雍.乾时期,“本地(指江浙地区)所产米谷,不足供食用……”以前地广人稀、物产不丰的湖广地区随农业生产的发展逐步成为粮食供应的重要基地。过去的“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下列各项不属于江浙农村经济变化的原因是A.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政策 B.经济作物得到广泛种植 C.大批工商业城镇蓬勃兴起 D.当地人口稠密,非农人口增加7. 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布或纱,侵晨入市,易花以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经济领域的突出特征是A.浙江农村开始出现商品经济 B.大量棉纺织品投入市场C.商人控制手工业生产 D.棉纺织业的中心已形成8.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纸币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9.2010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展出国宝级画卷——《清明上河图》的巨幅放大电子动态版,引起广大参观者的热烈追捧。据统计,除景物的遮挡外,该画所显示的由商家设置的广告招牌共有23处,广告旗帜10面,灯箱广告4块,大型广告装饰彩楼、欢门5座。这反映了在宋代商业活动中A.商人非常重视产品宣传 B.出现了最早的商业广告C.广告公司经营范围广泛 D.坊市的界限被彻底打破10. 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节目中说“徽商一个显明的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 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C.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 D.旧式商贾与封建权势的钱权结合11.奶不断唠叨:“老天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一文学作品中的片断,“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A.B.君权神授的思想 C. 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D.农民赋役负担沉重12.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13. 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称:“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这一记载直接表明A.草市发展为镇级行政区 B.城市的经济功能凸显C.城市经济重心发生转移 D.农产品的商品化增强14.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15.A.铁器/商周一陶器/唐宋一瓷器/明清 B.青铜器/商周一瓷器/唐宋一棉布/明清C.玉器/商周一漆器/唐宋一玻璃/明清 D.漆器/商周一青铜器/唐宋一瓷器/明清.16.下图是1843—1858年中国生丝出口数量统计示意图。该图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外商企业大量涌入 B.洋务工业取得成效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17.A.废除了公行贸易制度 B.开始与西方平等外交C.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 D.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19.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在近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民会把许多国产商品冠以“洋”字,如棉布称为“洋布”,雨伞叫“洋伞”,铁钉直呼“洋钉”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人仰幕欧美的心理B.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落后C.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结果D.国人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飞跃20.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较大 ②近代上海社会出现崇洋风尚 ③民族工业产品已丧失国内市场 ④民众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A.②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21.李鸿章在有关兴办工商业的奏折中说:“英国呢布运至中国,每岁售银三千余万(两),又铜、铁、铝、锡售银数百万,于中国女红匠作之利妨夺不少。曷若亦设机器自为制造,轮船、铁路自为转运。……我利日兴,则彼利自薄,不独有利厘饷也(税收及军费开支)。各省诸山,……择其利厚者次第开挖。一切仿西法行之。……酌提一、二分归官,……可以养船、练兵。”以上材料表明,洋务派举办工商业的目的是①维护中国传统的手工业生产  ②抵制外国商品在中国的倾销③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开支  ④建立中国近代的工业体系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2.轮船招商局成立后,在华的英(分别为1877年、1883年和1889年)签订“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水上运输费用)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成立 A.开启中国水上运输近代化进程 B.借鉴了国外先进管理方式 C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 D.没有摆脱对外资企业的依赖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材料显示 ①受一战影响原材料价格大涨 ②一战使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发展机遇③一战中重工业与轻工业同步发展 ④技术与管理也关系到民族工业的兴衰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24.25.1953年,负责经济的陈云说:“我现在是挑着一担‘炸药’,前面是‘黑色炸药’,后面是‘黄色炸药’。如果搞不到粮食,整个市场就要波动;如果采取征购的办法,农民又可能反对。两个中间选择一个,都是危险家伙。”最终,国家选择了 A.推动公私合营 B.进行土地改革C.实施“一五计划” D.实行“统购统销”30.《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这里“消失”的原因应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实现31.下图反映了新中国不同时期发展农业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都使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③都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④都是对农业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2.1979年,海城市西柳镇一位农民做裤子卖,一天挣的钱比在地里刨一年还多。远近农民纷纷仿效,这引起了轩然大波。民兵围追堵截,工商税务补税罚款,然而,撵了集中的却撵不了分散的,裤子交易仍在进行。到1984年,西柳裤子市场终于名正言顺。对材料认识中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初期存在一定的阻河北省唐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199607.html

相关阅读:江苏省淮安市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
湖北省潜江市职教中心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
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题[1]
吉林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Word版
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