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华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小欢与大悲的复调叙述
王老师有一篇散文《浪漫与悲欣》,她说:“意境参与里茅蓬,茅蓬便成了美的意象,沿袭今日,渐成茶园小木屋的前身。”而在《活着》里,悲苦参与里生活,生活便成了活着。
小便宜占多了,接下去就是 *** 烦了老师!您的这个表现恰好是小欢与大悲的真实写照。但是我不会咒你倒大霉,我要你良心上一直记得你在茶谣欠了一个工夫蛋。(插叙,有了老师来买茶叶蛋,借着上厕所的名义没付钱溜了)
好了,接着说活着。
2013年,《唐山大地震》作者张翎女士来我校讲座,由王旭烽老师做主持,在行将结束的时候王老师说:“好了,两个多小时的生活结束了,你们继续活着去吧。”当时不明就里,就算现在也是搞不清生活与活着的界定。很多人说活着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也有人说生活的本质就是活着,我想并不会这么简单。这大概会成为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的世界难题吧。好在这个难题是人文界定而非科学定义,你总能说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来吧。所以我认为活着是比生活更高贵的存在,而生活是比活着更精致的演绎。
《活着》耳熟能详,故事内容我不铺陈,然每每看到有庆和凤霞总要流泪。原本一个姐姐一个弟弟是多好的搭配,是可以顺着小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的童话演变,但是,活着给予了他们高贵的存在——死亡;生活给予了他们精彩的演绎——情谊。而这一段情谊一段死亡的接踵而至就使得整个故事有了小欢与大悲的复调叙述。但是我怎么界定这个小与大呢?这两个形容词无论怎么也修饰不好这两个名词。我只能说死亡太大了,任何事物情感在死亡面前都变得太小了。活着,原本就是一个动词,这里也是一个名词,也可以做成形容词。在死亡的边缘,活着本身就是一件痛苦的事了。但是你又不得不继续活着,因为活着是高贵的。
突然我就想起了我外婆,这是一段我家谁也不想多提及的往事。我的外婆正如家珍一般有着一双儿女,我妈妈是姐姐,我舅舅是弟弟,姐弟两从小就要好,可是我舅舅去世了在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想从那时候起,我外婆这一生恐怕就只剩下活着的意义了吧。
活着,在历史的语言中充满了力量,然而这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从我自身而言,这部作品有着千钧一发的力度,也喜欢书中福贵面对人生而表现的“活着”的态度,毕竟: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活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所以我参透了王老师的那句话?
2015年4月9日星期四于无邪小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dushubiji/1230061.html
相关阅读:《工作重在到位》读书笔记200字
《史记》读书笔记500字精选
《赤壁之战》读书笔记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3篇
读书笔记??读曾国藩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