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卓绝的草原狼和草原人
献给:曾经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
这部书是给我内心震撼最大的一部书。从来没有想过在中原大地被仇视的“狼”能够占据煌煌五十万字的主角。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犬儒主义”多少有点“羊”的味道,或者说压根就是羊的性格。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像一只羊一般啃着草,有草吃就够了,也不在乎这片草能吃多久,能够多少人吃。突然间我好像明白了李佩甫为什么把中原河南说成是一只羊,为什么他会写出土地三部曲,其中有一部就叫做《羊的门》。当初看《羊的门》的时候,总觉得是在歌颂中原大地的土地情节的,包括土地上的人与事,总是拘泥于今天张三拿了李四家的番薯,明天王五偷看了赵六家的小娘子洗澡等等……当然了,中原大地之上的人若是没有遇到生存问题也就只能拘泥于这些细琐家事。这是宿命,也是精神空虚之后注定如此。
不过人始终是人,学习“老师”起来很快。并且能够利用现代化打败“老师”。
说实在的,这本书在很早就听说过,买了之后也一直搁置书架,之前也尝试过看过几十页,实在是看不下去,书开页大,字小,看一页书等于看茅奖作品的两页多,实在是累。后来有人跟我说《狼图腾》看了很感动,他已经看过好几遍了,也为此流过很多遍眼泪。于是我想这是有着多么魔力的一本书啊,能够让朋友看了好几遍并每每为之动容。所以我再一次尝试。这一次我也是被深深的吸入图腾这个“深渊”里了。
这本书虽然给我带来阅读的快感,但它给我更多的是思考和忧虑,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新奇到惊叹,进而又是心碎的过程。作者运用一种强烈的对比手法,让自己和读者感受着巨大的震撼。
在蒙古草原人眼中,狼是一位伟大的老师,由于它的“训练”,草原马都有吃苦耐劳,耐饥耐渴,耐暑耐寒的特点;由于它的存在,控制了羊、牛、马等所有草原动物的数量,使得大草原不遭到破坏,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草原的草皮很薄,经不起动物的连续践踏,如果动物超量,会引起草原沙化)。而人和狼又是草原上最高级两种生物,他们相互学习、斗智斗勇又相互敬畏,并控制着对方的数量。狼会使用几乎所有人类史书上记载或没有办法记载的战略战术(除了美人计外),它教会蒙古骑兵横扫欧亚大陆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版图最大的蒙古帝国。他们既是敌人,又是朋友。
正是有这位老师,使得蒙古民族对狼的至尊崇拜,并以狼为图腾。
据说《狼图腾》也已经有了电影版,不想看书的可以看下电影。做个大概了解就可以了。
正是基于对朋友的了解,通篇看完,我知道了他的泪点在哪里。
第一:牧民春天掏狼窝,把小狼抛向腾格里的怀抱。
这是基于平衡法则,你的泪点仅限于不存在这样的生活以至于你体会不到而产生的一种怜悯或者可怜罢了。
第二:内蒙最后一块草原在现代化的进攻下荡然无存。
当天、人、狼矛盾而又和谐统一时候,狗悍、草丰、水美、马壮、羊肥,额仑草原美得让人心醉。
当人将狼赶尽杀绝的时候,首先被消灭的是一直为人作战第一线的狗,古有“兔死狗烹”的说法,这里是真实的狼死狗烹;其次,草原马因为失去了它的天敌??狼,不再终日奔跑,彪悍,变成如今没有人要的又瘦又小的蒙古马;然后,羊因为失去控制它们数量的天敌??狼,大批地繁殖,数量剧增,拼命地啃吃草地,再加上人为的开垦耕种,很快遭殃就是草原母亲了,尔后,“腾格里已经不是原来的腾格里了,读书笔记()天空干燥得没有一丝云。草原的腾格里几乎变成了沙地的腾格里。干热的天空之下,望不见茂密的青草,稀疏干黄的沙草地之间是大片大片的板结沙地,像铺满了一张张巨大的粗砂纸。干沙半盖的公路上,一辆辆拉着牛羊的铁笼卡车,卷着黄尘扑面而来,驶向关内。一路上见不到一个蒙古包、一群马、一群牛。偶尔见到一群羊,则乱毛脏黑、又瘦又小,连从前额仑草原的处理羊都不如……”。
事实上,由于我国大面积的草原沙地化,北京及北方地区每年春季都要遭受沙尘暴的袭击。
痛心的是,这么美丽的草原,它没有毁在封建王朝手里,没有毁在山河破碎,被外敌侵略时期,而是在现代化之下。
第三:陈阵养的小狼死了。它保持着狼性最后的尊严死了。
看到小狼之死,我的心碎了,我只能回想1949年以前的中国革命人的这种如此神圣的精神,它比任何生命都更加纯粹,更加让人敬佩。
当然啦这本书也遭受着很大的非议,很多人觉得是虚构的夸大的扭曲的,是民族论,是意志论,是统治论……在这里我不置可否,因为我宁愿相信有这样一种伟大的精神存在,我们固然可以说有着羊一样的谦卑,但我们不能说我们就没有狼的血性,不然是解释不通现在的很多现象。
狼图腾,作为一种象征也好,隐喻也好,或者什么都不是,至少它为我们展示了狼还有除了狼心狗肺的一面,这不也是很好嘛?、狼图腾读后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dushubiji/1222649.html
相关阅读: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3篇
《赤壁之战》读书笔记
《史记》读书笔记500字精选
读书笔记??读曾国藩王阳明
《工作重在到位》读书笔记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