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5年8月4日。《新闻联播》人物篇介绍了古建筑专家柴俊泽的座右铭——“守得清贫,耐得寂寞。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由“默默奉献”一句想到了很多。
一国或一个社会的人才观体现的是对人和知识的尊重。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第一,我们怎样保护人才?第二,我们提倡怎样的榜样或英雄?第三,我们怎样保护人才的劳动成果?
同为古建筑界,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抗战期间拒绝美国大学的优厚待遇,坚持与祖国同在,贫病交加中治学不辍。这自然是我们民族精神与知识分子气节的美谈。然而我再补充两个细节——一为林徽因在赴四川李庄途中肺病复发,日渐严重。几个月时间就毁掉了她曾经有过的美丽和本就不牢固的健康,后来的贫困生活和病榻上高强度的工作更加速了其早逝的步伐。二为梁林夫妇虽为建筑界泰斗,一生只住过一次自己设计建造的房子,即抗战中的李庄。
反观美国,对战争中的中国、欧洲等优秀学者保护与引进实在让他们的母国汗颜。以爱因斯坦为首的犹太裔人才对美国的科技、文艺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后来钱学森、邓稼先等大家放弃美国优越的待遇和研究条件,冲破重重阻碍回国的经历是不是也可以从反面说明美国对人才保护的用心?
国家处于危难之中,覆巢之下难有完卵。无力保全人才的时代已经过去,战争、政治运动等非常时期之外,我们更应警惕的过去无力顾及人才的“无奈”变成理所应当的“传统”。今天无疑是崇尚人才的,但问题在于只热衷于“使用”,而不热衷“保障”和“维护”。
今天的新闻榜样人物我庆幸只听到了一个老文物工作者一生治学的朴实心声。不是某个专家奉献了一辈子一家人仍挤在小小的旧房子;也不是某个干部患病仍坚持工作;更不是某个银行柜员英勇与歹徒搏斗不幸牺牲……我们提倡怎样的榜样或英雄无疑是对后人的导向。如果英雄只有悲壮和惨烈,那无异于崇尚死亡。
让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仍处于清贫不利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只能说明分配方式出了问题。
子贡赎人而不受金,夫子责之,因其看似“义举”,实则将道德标准拔到大多数人都无法企及的地步。道德应是人人都能达到的无损于己而有利于人的事。应有的物质回报与学术研究非但不冲突,还能互相促进。即便真有不爱财的科学家,也应合理导向,“子路受牛”就是很好的例子。对于清贫本身不该大书特书,否则就犯了子贡的错误——“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
除此之外,还应保证其能按照法律规定放心地停下——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休假的时候休假,有病的时候去治病,让年轻工程师充分发挥所学,而不是留下一句“妈妈,我太累了”即过劳猝死。这一点我们不如美国,有多少人能享受规定的带薪休假,放心即使自己有个三长两短妻儿也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再如前段时间报道的化工专家失明后走上制毒贩毒之路,其技术水平统筹能力之高另办案人员惊叹。对于这样的化工专家,我们是否可以反思在其失明后生活上的帮扶是否充分,是否还能发挥余热,而不是任其自生自灭,走上歧途?
毛泽东早在1944年追悼因意外牺牲的年轻战士张思德时就指出“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也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不要给人才开追悼会,不要在身体完全拖垮后才表彰他的成绩。死得重于泰山不如活着为人民服务!
过去我们鼓励人做一颗螺丝钉,因为当时条件有限。现在要鼓励和培育的是独立、健全、有思想的人。现在条件好了,按供养螺丝钉的标准来供养人已不合时宜。拿出该拿出的蛋糕让人才吃饱,挣来更多的蛋糕才能使更多人受惠!
第三点,保护人才劳动成果。以书为例。在如今稿费极低、书价不高的情况下,盗版仍然十分猖獗。部分网站盗用版权几近成灾!出一本书,从前期构思、写作、联系出版、付印到最终的销售等诸环节,抛开金钱不计,仅作者花费的心血就令常人难以想象。况能著书的多是业界的优秀人才,本身还承担自身繁重的本职工作。这种情况下,其成果未经授权即被某些淘宝店盗印、或某些网站挂上链接免费或付费下载,无论从情感上还是收益上都带来很大的伤害。这还算幸运的作者,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和能力能将其劳动成果付印,造福大众;不幸的如冷门学科不知名的作者、不在大学或机关拿不到出版基金项目赞助的就只能自费或作罢。
从小有不少美国严格保护版权的例子来教育学生,譬如某某留学生擅自拷贝传播受了怎样严厉的惩罚,然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快速行动起来。
我刚上大学时刚过高考一关,深感读书创造一步步不容易,开始用kindle时便发誓不看盗版,然而许多书kindle商店里找不到,无奈选了盗版。国内用户对正版的付费习惯尚未成熟,许多中文书运营商不提供。我举这个例子其实想说我们90后这一代许多人起初版权意识普遍不错,但学校里的教益要有校外的许多措施来配合方能落地生根。刚开始用了盗版惭愧,还会在事后补买一本纸质书以示尊重。时间一久呢?身边人都用盗版呢?盗版比正版更易得呢?
资先生在书中有一个提法说“要让做好事易,做坏事难”。“窃书”到底算不算偷,侵犯“知识产权”的危害是不是不如侵犯“实物产权”重,我相信政府心中有一本明账。在打击盗版和保护正版上若不用强手段必在如今“用盗版易,用正版难”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对人才和知识的尊重更无从谈起。
资先生美国十讲,而美国成功的经验远远不止十个方面。《美国十讲》最大的启示其实是解决任何一方面的问题都需要多方面的配合。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才问题如此,科技、经济、文化等亦如此。感谢社会各方对国家未来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倾情付出的人们!我自信他日能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今日受到的提携帮助,一定不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dushubiji/1064647.html
相关阅读:《工作重在到位》读书笔记200字
读书笔记??读曾国藩王阳明
《史记》读书笔记500字精选
《赤壁之战》读书笔记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