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华
他对妻子说:钱只拿了一半给爸过年。 好不容易才回趟老家,还把一半的钱又带回来干什么呢?妻子有点奇怪。 他迟疑了一下,才告诉妻子,乡下老家祖屋背后巷子的一个念高二的男学生家里穷,那当娘的把过年买肉买油买米买对联的钱全省下来,也没法凑齐学费。于是,他把一半的钱塞给了学生。
妻子说:给了就给了吧。
没过多久,他接到学生写来的一封信。有一段话让他感动: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是你推了我一把,否则,我的双脚就像灌注了铅水一样永远不能迈向美好的生活。我这一辈子都要记住你,报答你!
妻说:还有人想着报答你,啧,真是一件高兴事。
几个月后,他想起这又是一个新学期开始。那学生又该为学费犯愁了吧。他托老家的人一打听,果然如此。他对妻子说:不再帮一把,前面的忙不是白帮了?妻子点点头,又犯愁地:只是这手头他显然已经琢磨好了,说:要不让女儿不再上全托了,反正幼儿园离家也才四站路,我每天骑单车接送吧。
当天,他就把钱汇了出去。
不久,他又收到学生的信,当然是口口声声要报答他。
后来,这学生再次来信,说他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可家里人跑断了腿也没法子凑齐几千块钱的学费。他看了,双眉紧巴巴拧着。妻子看完信,说:再帮人家一下吧。想当年,我们也参加过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人家运气比我们好,要是我们也成功挤了过去,啧,也不会呆在这活不活死不死的厂子里了。
他说:可我们也凑不齐现钱。
到楼下老张家借吧。
这钱说借就能借到?
嗯,老张不是看中了我们那间小门面房吗?卖给老张算了。
我先前有个想法,要是厂子真的不行了,还可以把小门面房改成一家小饮食店。
可眼前碰上了火烧眉毛的事。
他犹豫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晨爬起床就去找老张。没多久,他拿着一沓钱回来了。
那学生又来了一封信,说全家人都非常感激他,全家人都要报答他。学生还发誓,大学毕业后一定要给他直观的回报。
什么是直观的回报?妻子问。
他一笑:不是东西就是钱,十有八九是钱吧。
这孩子!妻子虽然觉得那钱不能收,但学生这封来信让她感到很满足。
终于,那学生再上一个学期就要毕业了。
那学生又来了信,说自己家里遭了雪灾,几头牛冻死了,弄得最后一个学期也没法再上了。他呆了。怎么办呢?妻子得了急性肾炎,一直在吃药。眼前,他正打算去给妻子买下一个疗程的药。而且,他手上也只有给妻子买药的这笔钱了。
他叹了一口气,出了门。回来时,手中提着一袋子药。
当妻子吃了新买回的药几天后,他在睡觉前问妻子:吃这药没什么反应吧?
没有,跟上回的药一样。
他咬了一下牙,又问:这回的药你还是一次吃两颗?
嗯。
跟上回的药相比,这回的药要一次吃四颗才符合医嘱。
我知道,你这回买的药单位含量比上回的小了一半。
他一惊:那你怎么不说我?
我看到了那个学生的来信。我猜,你肯定是把钱省下一半给那学生了。你做得对,最后一把拼了老命也要帮!
这晚,他的眼睛湿了。
后来,那学生来信,说自己与母亲要来他家。他跟妻子说:这家人也太性急了,才毕业就要登门报答。妻子也挺感动,说:不管怎么样,给钱就不能收。才毕业几天,又会有几个钱呢?
没几天,学生和母亲来了。
母亲说:我这儿子又不好开口,我这当娘的就陪着来了。
他一时还困惑着:还有什么不好讲的?
你大恩大德的,我们是要报答的。唉,只是毕业半年了还没有找到一只好一点的饭碗捧起。帮忙帮到底,这次只好再请你这位城里的大恩人在城里帮他找一只结实的饭碗。
他蒙了,脑海一片空白
1.本文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请根据故事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故事的情节。(2分)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2.阅读全文,概括回答:文中的他和妻子是怎样的人;就经济条件而言,他们的家境如何呢?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分)
3. 那学生始终没有正面出现,唯一的一次出场,也是半遮半掩。你能根据上下文分析他表现出的性格特点吗? (2分)
4.结尾写道他蒙了,脑海一片空白,假如,你是他的朋友或者亲人,你会怎么安慰他呢?
5.从全文看,你觉得作者以报答作为文章的题目有什么用意呢?谈谈你的理解。(2分)
(3分)
6.2012暑期伊始,两则新闻已是沸沸扬扬。
A 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 资助资格被取消。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
B河南:受捐学子需签协议回捐。今年,河南省慈善总会出台新规定,受助者在接受捐助时,需签订一份道德协议,受助方要承诺参加工作后,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在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前提下,自愿回捐不少于受助额的捐款。
河南省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杨德恭说,很多学生受到资助后,并无任何感恩之心,对捐助方也无任何表示,这有时真的让捐助方很受伤。目前,道德协议仅处于建议签署阶段,将是协商式,而非强制式。
结合以上材料,联系此文,请谈谈你认为爱要怎样付出才能不违背它的初衷,不伤害付出与接受的双方呢?
1、开端:他回家偶然遇到穷学生,就解囊相助。发展:学生的一次次的感谢中提出一次次新的要求。高潮:他以为要来报答的学生提出了他根本无法办到的要求找好工作。结局:他惊呆了。(大意接近就行)2、他们夫妻善良、真诚、热心助人,甚至能够牺牲自己。他们的家境很一般,可以说是普通到了贫寒的地步。从文中不让女儿上全托、卖掉小房子、省掉药钱都能看出来。3、他是一个极容易适应的人。当帮助轻易来临后,他就习惯了索要以贫穷为名义,不再努力奋斗求得自救,连找工作也要找到一只好一点的饭碗捧起,提出那样无理的要求。(答出要点:习惯索取,忘记了人得靠自己就行)4、安慰语要符合人物身份,同时结合主人公的遭遇,恳切、真诚。示例:事已至此,不必难过了。我们尽了最大努力来帮人,无愧于良心就够了。以后做事情多点考虑,不再好心办错事了。5、作者把自己的观点统统藏在了题目中,:他用这个题目无形地谴责了一味索取的学生;他用题目把深刻地揭示了悲哀的现实:报答变成了更过分的索要;他用题目来引起人们的思考。(答出两条就可以了)6、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们的社会需要众多的善良人付出自己的爱。但是这样的捐助应该要有一定的制度或者条款来进行规范化操作,尽量避免不欢而散的结果发生,在规范中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推他一把的力量,而不是因此变成以贫穷为借口来不断索取的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730648.html
相关阅读:《最后一壶水》阅读答案
初中小小说阅读《鞋》
范子平《上大学去》阅读答案
希腊神话故事两则《普罗米修斯》《阿喀琉斯之死》阅读及答案
阅读《外婆中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