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水车旁的风景
梁晓声
其实,那水车一点儿都不老。
它是一处旅游地最显眼的标志,旅游地原本是一个村子。两年前,这地方被房地产开发商发现并相中。于是在盖别墅和豪宅的同时,捎带着将这里开发成了旅游景点,使之成了小型的周庄。在双休日或节假日,城里人络绎不绝地驾车来到这里,吃喝玩乐,纵情欢娱。村里人终日里耳濡目染,思想迅速地商业化着。
城里人成群结队地来到的时候,必会看到,在那水车旁有一老妪和一少女。老妪七十有几,少女才十六七岁,皆着清朝裳。老妪形容枯瘦憔悴;少女人面桃花、目如秋水,顾盼之际,道是无晴却有晴。老妪纺线,少女刺绣,成为水车的陪衬,景观中的风景。她们都是景区花钱雇了在那儿摆样给观光客们看的。若有观光客与她们照相,或可得些小费。老妪是村里的一位孤寡老人,在村里有一间半祖宅。村子受益于旅游业,有了些公款,每月亦给她50元。老妪是以感激旅游业,对自己能有那样一种营生,甚为满足,终日笑眯眯的。少女是从外地流落到这儿的。她的家在哪里,家境如何,身世怎样,没人知道。
只有老妪觉得她是个好女孩儿。她们成为同事几天以后,老妪曾问过少女住在哪儿,少女说住在一家饭店的危房里,每天五元钱,晚上还得帮着干两个多小时的活。饭店里有老鼠,她最怕老鼠。就是每月150元,也花去了我半个来月的工资,还得看主人两口子的眼色少女说得泪汪汪的。
闺女,住我家吧。我那儿就我一个人,我也喜欢有你这么个伴儿,不会给你受气。
于是,少女作为老妪所希望的一个伴儿,住到了老妪家里。
少女脸上笑容多了。老妪脸上的皱纹少了。熟悉她那张老面孔的人,发现她脸上几条最深的褶子变浅了,有要舒展开来的迹象了。她脑后的抓髻也好看了,不像以前那么歪歪扭扭的了。她的指甲不再长而不剪。指甲缝也不再黑黢黢的了。她那身行头,显然洗的勤了。她的好心情让她的小费也多起来了。
有好心人提醒她:你让那小人精住你那儿去了?千万防着点儿,万一你那点钱被她偷了,临走连件寿衣都穿不上
少女常对她说:奶奶,尽量想高兴的事儿,那样您准能活一百多岁。
经历了二十几年孑然一身,形影相吊的孤寡生活以后,忽然有了一个朝夕相处的小女伴儿,老妪返老还童了似的。
然而有天老妪忽然失明,接着咯血了。村里不得不派人把她送到县医院,一诊断是癌症,早扩散了。那么老的人了,也只有回家挨着。
村里的负责人就对少女说:她都这样了,你搬走吧,爱住哪儿住哪儿去吧。
少女哭着说:我不搬走。奶奶对我好,我也要服侍服侍她
非亲非故,来历不明,还口口声声奶奶,奶奶叫得挺亲,就是不搬走,图什么呢? 村里的负责人想到了老妪的一间半祖屋。
于是,在老妪精神状态稍好的某日,村里的负责人带着一男一女来到了老妪家里,他介绍那男的是县公证处的,女的是位律师。他开门见山的对老妪说,她应该在临死前做出决定,将一间半的祖屋留给村里。那屋子是可以改装成门面房的,稍加改装以后,或卖或租,钱数都很可观。老妪说:行啊!村里的负责人又说:那你就在这张纸上按个手印吧!老妪不高兴了:我觉得,我一时死不了。村里的负责人急了:所以趁你还明白,才让你按手印嘛!老妪就不理他们三个男女,把身子一转,背朝他们了
村里的负责人没主意了,找来另外几个有主意的人商议,他们都认为老妪完全有可能被那个外省的小妖精蛊惑了,把一间半祖屋赠送给那小妖精了
于是全村男女老少同仇敌忾起来。没人愿意去照顾那糊涂的老妪了,少女就连她那份儿工作也不能干了
十几天后,老妪走了。
老妪攒下的钱不够发送自己,少女为她买了一件寿衣
又没过了几天,那少女也消失了,没跟村里任何人告别,也没留下封信
(选自《散文选刊》2009年第5期,因原文篇幅较长,有删节)
19.文中老妪的肖像描写与下文闰土的肖像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这样写对表现人物的状况、揭示人物的心理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4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鲁迅《故乡》)
▲
▲
20.文中有关少女的称呼有两个,先是小人精,后为小妖精,一字之差,耐人寻味。请联系上下文简析称呼变化的妙处。(2分)
▲
21.少女最后为老妪做了什么事?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2分)
▲
22.从全文看,文章写村里人对老妪接纳少女这一行为的种种反应,有什么用意?请说说你的
理解。(3分)
▲
▲
23.下面对标题中风景的理解哪一项最恰当?(2分)( )
A.显示乡村旅游业的独有的韵昧。
B.预示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
C.展现江南农村古朴的风土人情。
D.彰显心灵的纯净和人性的光辉。
24.文章的标题是老水车旁的风景,但开头却说那水车一点儿都不老,这老与不老该怎么理解?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2分)
▲
▲
参考答案:
19.①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的状况、揭示人物的心理。②通过人物外貌的变化,表
现人物生活状况的变化。闰土的生活日益困窘,因而他的脸色已经变作灰黄;老妪生活
得到了改善,原先枯瘦憔悴的容貌也变了。③通过人物外貌的变化,表现小人物精神状态的变化。活泼可爱的闰土变得像石像一般,表现他内心的凄苦和麻水;而老妪连皱纹都有要舒展开来的迹象,是因为她有了好心情,返老还童了似的。
20.称呼的变化意味着感情的变化,村里人称少女为小人精,是他们认为少女住到老妪
的家里是为了老妪的钱,认为她精明,表明了村里人对少女的提防和排斥。称她为小
妖精是大家认为老妪经她的蛊惑,才将房子赠送给她了,流露出的是他们的同
仇敌忾之情。作者把村里人对少女的敌意融于称呼的变化之中,真是匠心独运。
21.①少女为老妪买了一套寿衣。②回应上文村里人说的临走连件寿衣都穿不上的无端
猜测。③少女真正把老妪当作自己的奶奶,尽了孝心,表现少女的心灵之美。
22.①表明对村里人种种行为的不满和批判。②衬托出老妪和少女的善良和仁爱。③折射出
在商业化大潮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扭曲。呼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理解和关爱,
呼唤抛开了金钱和利益的最纯真的感情的回归。
23.D
24.本题为开放题,应尽可能肯定学生回答的合理之处。①这是一个新造的旅游景点,所以水车并不老。②水车见证了老妪和少女之间纯真的感情,这仲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它源远流长,是古老的,也是永恒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705922.html
相关阅读:《太阳和霓虹灯》阅读答案
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温新街《油纸伞》阅读答案
散文《有家无长》阅读答案
《西风胡杨》阅读答案及详细分析
《绝唱》散文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