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8
题。
9
时整,麦克阿瑟、尼米兹和海尔赛走出将领指挥室。麦克阿瑟走到扩音器前,尼米兹则站到徐永昌将军的右面,立于第一名代表的位置。海尔赛列入海军将领组,站在首位。麦克阿瑟执讲稿在手,极清晰、极庄严、一个字一个字对着扩音器宣读。日本代表团肃立静听。麦克阿瑟读到最后,昂首向日本代表团说:
“
我现在命令日本皇帝和日本政府的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指定的地方签字。
”
他说完后,一个日本人走到桌前,审视那两份像大书夹一样白纸黑字的投降书,证明无误,然后又折回入队。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斜身入椅,倚杖椅边,除手套,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才从衣袋里取出一支自来水笔,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梅津美治郎随即也签了字。他签字时没有入座,右手除手套,站着欠身执笔签字。这时是
9
时
10
分,军舰上层传来一声轻快的笑声,原来是几个毛头小伙子水兵,其中一个伸臂点着下面的梅津,又说又笑。但是,在全舰庄严肃穆的气氛下,他们很快也不出声了。
麦克阿瑟继续宣布:
“
盟国最高统帅现在代表和日本作战各国签字。
”
接着回身邀请魏锐德将军和潘西藩将军陪同签字。魏是菲律宾失守前最后抵抗日军的美军将领,潘是新加坡沦陷时英军的指挥官。两人步出行列,向麦克阿瑟敬礼后站在他身后。麦克阿瑟坐在椅子上,掏出笔签字。才写一点,便转身把笔送给魏锐德。魏锐德掏出第二支笔给他,写了一点又送给潘西藩。他一共用了
6
支笔签字。签完字后,回到扩音器前说:
“
美利坚合众国代表现在签字。
”
这时,尼米兹步出行列,他请海尔赛将军和西门将军陪同签字。这两人是他的左右手。海、西两人出列后,尼米兹入座签字,签完字,就各归原位。麦克阿瑟接着又宣布:
“
现在,中华民国代表签字。
”
徐永昌步至桌前,由王之陪同签字。这时我转眼看看日本代表,他们像木头人一样站立在那里。之后,英、苏、澳、加、法、荷等国代表在麦克阿瑟宣布到自己时,先后出列签字。各国代表在签字时的态度以美国最安闲,中国最严肃,英国最欢愉,苏联最威武。荷兰代表在签字前,曾和麦克阿瑟商量过。全体签字毕,麦克阿瑟和各国首席代表离场,退入将领指挥室,看表是
9
点
18
分。我猛然一震,
“
九
·
一八
”
!
1931
9
月
18
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
1933
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
9
点
18
分。现在
14
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
6
.
作者为什么要从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讲话中直接引述“
我现在命令日本皇帝和日本政府的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指定的地方签字”
这一句话?(4
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要抓住重要的信息来表达。
答案
就这个受降仪式而言,这一句话是最重要的信息;“
命令”“
在投降书上指定的地方”
等词语最能体现盟军的最后胜利和日本的彻底失败,充分显示出正义力量的威严。
7
.文中三个“
9·
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4
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文章的内容结合历史史实理解。
答案
前一个指我们终于取得了胜利,后两个指日本人对我们的侵略欺凌。
8.
重光葵“
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才从衣袋里取出一支自来水笔”
签字,梅津美治郎“
签字时没有入座,右手除手套,站着欠身执笔签字”
。两个人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表现?不同的表现中又有什么共同的心态?(6
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回答这个问题,一定要结合两个人的身份,挖掘动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两个人的内心世界。
答案
这两个细节生动地显示出重光葵作为战败国的代表在签字落笔以前的故作矜持,“
看”
是完全多余的,投降书在签字仪式前看过,再看或者是摆一摆身份,或者是想镇静一下,以免失态。梅津美治郎的动作中表明他想赶快结束这使自己尴尬的场面。不同的行为表现了日本代表不愿面对而又不得不面对最终彻底失败的复杂心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575107.html
相关阅读:《通往良知的唯一道路》阅读答案
变 阅读答案(龙东地区)
别把植物带回国阅读答案
《小溪》阅读答案
生命之韧 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