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方友
①
泥兴荷花壶,陈州特产。用料讲究,壶坯虽薄,但极坚固。更令人称奇的是,用指一弹,“当当”作响,且一壶一音,音长如绵,如琴似弦。
②
真正供奉京城皇宫内的泥兴壶,多是陈氏壶。到了民国间,窑主名叫陈三关。正逢军阀混战的乱岁月,陈氏壶开始流落民间。只是其造价极高,能用起这贡品的,多是些达官贵人。
③
这一,段祺瑞
①
来到了陈州城。他派人问清了陈三关的家,便带随从乔装直奔陈府。
④
陈三关已近古稀,银白的须眉下藏着一双深邃的眼睛,言谈举止皆给人以高深莫测的感觉。他见来一富商,便起身迎客。段祺瑞拱手还礼,报了化名,说是慕名专程到陈州欲购一套陈氏泥兴茶具,若能得一宝壶,出价在所不惜。陈三关命人抬出几箱茶具,一一打开,对段祺瑞说:“这是一百套上品,我再从中挑出一壶,可丑话先说不为丑,先生要拿
出这一百套的钱来!”段祺瑞当即命人掏出一托盘钢洋,放在桌子上。陈三关拉过箱子,开始一把接一把的朝外抛壶,一连抛出一百把,从高空落到地上,皆完好无损。段祺瑞惊叹间,只见那陈三关已把一百把壶同时摆在了案子上,取出一根细铁棍儿,挨个敲击,凡音裂音哑者,当即抛出。最后挑出21
把,个个音质如琴,细细地分出高低音,又按音序排了三排。此时的陈三关满面红光,精神抖擞。只见他如入无人之境,饱吸一口气,双手各持一根细铁棍儿,倏地飞舞开来。铁棍儿如蜻蜓点水,在21
把壶上弹跳,美妙的音乐被飞舞的铁棍儿荡开,如泣如诉,似高山流水,似珠玑落盘,让人禁不住心头颤抖。细听了,原是一曲《春江花月夜》。这时候,只听那陈三关突
然改了曲牌,奏出了《十面埋伏》,且越来越急,如同千军万马,又如暴风骤雨。厮杀声、马奔声、枪击剑砍声响成一片。段祺瑞瞪圆了双目,如临大敌,正欲呐喊几声,突然曲终音绝,万
lài
俱寂。在场的人如同刚从血战中杀将出来,个个头上冒着汗水,面色苍白,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⑤
陈三关已汗透脊背,他郑重地转过身,望了众人一眼,然后跨左一步,亮出了“琴案”。众人再看时,个个目瞪口呆,只见案上已瓦砾一片,唯有一壶亭亭玉立于瓦砾之中。陈三关绾了衣袖,托了那把壶,用铁棍儿击了一下,音质如初,不嘶不哑。他捧了那壶,呈到段祺瑞面前,说道:“客官,宝壶挑出来了!”
⑥
段祺瑞抹了抹双手,十分恭敬地接了那壶,细细地抚摸,如视家珍。
⑦
陈三关擦了擦汗水,呷了一口茶说:“客官,你有福气,赶上了军阀混战的时机!这是我家祖传的挑壶程序,古时候专用来为皇上挑贡品。见客官气度非凡,决非寻常之辈!你能否告诉我尊姓大名,也好让我记准此宝壶的下落?”
⑧
段祺瑞迟疑了一下,笑道:“师傅好眼力!鄙人姓段名祺瑞字艺泉。”
⑨
陈三关一听是段祺瑞,禁不住目瞪口呆,半晌,他才平静下来,施礼道:“段大人真乃是富贵
之人!此宝壶百里挑一,实属宝中之宝!据我所知,此种壶多有灵性,能救主人一命!”
⑩
“此话怎讲?”段祺瑞不解。
?“枪打宝壶,子弹只过一壁!大人若不信,可当面一试!”
?段祺瑞半信半疑,让人把
壶放在高处,掏出枪来,对准壶身打了一枪。只听子弹头儿在壶内如钢珠跳舞“叮叮当当”响了一阵,然后发出颤音落在了壶底。取壶相看,果真只过一壁!那子弹穿过之处只一个圆眼儿,四周且无一点儿炸纹儿。
?陈三关哈哈大笑。
?段祺瑞捧着残壶懊悔地长叹一声……
【注释】
①
段祺瑞,皖系军阀。1926
在他担任北京政府执政期间,执政府卫队向北京各界反帝游行队伍开枪,酿成“三•一八惨案”。
19.
⑴
看拼音写汉字:万l
ài
___俱寂(1
分)
⑵
这个成语在诗歌《
》中出现过。(1
分)
20.
选文第
①
段提到泥兴壶“极坚固”,后文有三处情节体现了这一点,请依次概括。(7
分)
⑴
___
⑵
___
⑶
___
21.
请简析第
④
段画线部分包含的信息。(5
分)
___
22.
联系文中信息,对第
⑨
段中陈三关心理活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他被段祺瑞的名头给震慑住了。
B.
他气恼段祺瑞之前不该隐瞒身份。
C.
他决定要在段祺瑞面前再露一手绝活。
D.
他后悔让段祺瑞得到了这把宝壶。
23.
请细读选文第
⑨
至?
段,思考:结尾能否改作“段祺瑞捧着残壶勃然大怒……”?为什么?(5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9
.⑴籁(1
分)⑵题破山寺后禅院(1
分)
20.
⑴一百把茶壶被陈三关从高空抛落到地上,都完好无损。
⑵那把宝壶在陈三关两根细铁棍的连番敲击下完好如初。
⑶
那把宝壶被段祺瑞枪击后子弹只过一壁。(每点各2
分,语言
表达1
分,共7
分)
21.
画线处运用肖像描写,刻画了段祺瑞及其随从在《十面埋伏》的曲声中仿佛亲临战场般紧张投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陈三关在挑壶过程中展现出的不凡本领。(每点各2
分,语言表达1
分,共5
分)
22. D
(3
分)选B
得1
分
23.
否。(1
分)这些段写陈三关设计诱使段祺瑞拔枪试壶,而且结果恰如他所言“子弹只过一壁”,所以段祺瑞只能后悔自己一时冲动而无法发怒,从而表现了陈三关的智慧。(4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533068.html
相关阅读:希腊神话故事两则《普罗米修斯》《阿喀琉斯之死》阅读及答案
范子平《上大学去》阅读答案
阅读《外婆中医》附答案
《最后一壶水》阅读答案
初中小小说阅读《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