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出了门,便是一条巷子,至少要拐过三道弯,拐过三条宽宽细细的巷子,就能拐到人流叮当的马路上。
②我很高兴有那样三道弯,倘若没有三道弯,大街上的尘土就会毫无阻拦地逼入我的院子,那将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巷子是一条漏斗型的死胡同,朝街的方向呈出开放的姿态。不熟悉路况的人,从街上拐过几道弯,走到我家门口,鼻子碰到了墙壁,叹了口气,就无奈地回返了。
③看那些无奈的人回返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们一个个像误入迷途的孩子,脸红耳赤地跺跺脚:唉,这鬼地方怎么是条死胡同?
④我显然对他们的牢骚不满,这怎么能算一条死胡同呢?我的院子虽小,也能容纳八方来客,你们咋就不到我的院里小坐一会儿,喝一杯淡茶或对弈一局呢?
⑤我站在巷口,最喜欢看的,还是驳印在巷子里的阳光。阳光很好,阳光不会唉声叹气,它从早晨露头,到晚上收尾,不露声色,真格是一位藏在云外的哲人。
⑥早晨的阳光是桔红色的,它比巷子里的懒人要起得早。它像是画家手中的画笔,横一笔竖一笔,紧一笔慢一笔,就把小巷子画滋润了,画热了。懒人们就会说:你看看,太阳都晒热屁股了,咱也别压床了。
⑦中午的阳光发出了惨白,白晃晃地扎眼,猛烈时,把人的头皮晒得煞痛。因而,中午巷子里很少有人走动。大家坐在自己的家中饮茶,或睡午觉。心里想:就让太阳发泄一会儿吧,它也有委屈焦躁的时候,过一阵子就好啦。
⑧果不出其然,一过下午两点,太阳就像做错事的孩子羞答起来,它把阳光一缕又一缕轻轻地投进小巷子里,投在人们的头顶上,非常轻,恐怕在人们头顶上砸出了包。人们便走出院子,走到树阴下打毛衣聊天,或把有毛病的自行车倒扣在巷子里,没完没了地修理。
⑨傍晚的阳光一片深红。它把整条巷子都映得红彤彤的。走在巷子里,会感到有一种被强化了的意味,或者说一种末世的味道。大家该去洗菜的,就过去洗菜,该洗衣的过去洗衣,巷口的棋摊上,依然是那些七嘴八舌爱乱支着的人们,但是,街坊们活动的幅度比白天要小了许多。也许,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已经感受到了与太阳的惜别。
⑩明天还能不能见到太阳呢?老人和病人躺在床上,看着颤颤巍巍的阳光,心想,就要走了,走的时候如果用碗能扣上一碗阳光,躺在棺木里,就永远放着这只碗。
?
老人们一中有三季都喜欢坐在巷子里的墙根下,晒“老爷儿”。他们的山羊胡子稀稀疏疏,但脸色红润,一旦阳光晒热了头顶,他们的话闸就打开了,滔滔不绝,无穷无尽,如果凑近了去听,一大堆老故事和昨天讲的基本相似,但他们却像大姑娘和小伙子第一次恋爱似地向老伙计们眉飞色舞地讲着,阳光扑扑扑地投在他们的脸上,胸上,腰上,和身上的一切部位,阳光点燃了他们不灭的灵感。
?
——重复又有什么?人生在世不是进行着许许多多似曾相识的重复吗?不是他重复你,就是你重复他:不是历史重复现实,就是现实重复历史。阳光也是重复的,以相同的节奏和相同的色调度过一天又一天,但没有人去烦它,因为它暖人。
?
我很为那些误进巷子而回返的人感到惋惜,你们至少可以在小巷子驻足一会儿,看看小巷子意味无穷的阳光呵。
17.
请分析第
?
段“阳光扑扑扑地投在他们的脸上,胸上,腰上,和身上的一切部位”中 “扑扑扑”的妙处。(3
分)
答:
18.
你认为用陶渊明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形容小巷的环境特点是否恰当?为什么?(3
分)
答:
19.
第4
段的“这怎么能算一条死胡同呢?”和第2
段的“巷子是一条漏斗型的死胡同”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结合全文作答。(4
分)
答:
20.
文章末尾说“看看小巷子意味无穷的阳光呵”,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阳光给人的丰富“意味”。(4
分)
答:
参考答案:
17.
(3
分)是拟声词(或运用叠词),(1
分)化静为动,让阳光澄明灵动可感,(1
分)形象表现阳光点燃老人们不灭灵感的急切和慷慨,突出阳光的博大和温厚(意思对即可)。(1
分)
18.
(3
分)
恰当。(1
分)因为小巷地处闹市,“
拐过三道弯”“
就能拐到人流叮当的马路上”
,正如“
结庐在人境”
;(1
分)这三道弯,隔离了马路上的尘土和喧嚣,小巷里是一个洁净、宁静的世界,“
而无车马喧”
。(1
分)
19.
不矛盾。(1
分)因为这的确是一条封闭、走不通的巷子,所以从客观上是“
死胡同”
。(1
分)但这有热情好客的主人,留你“
小坐一会儿”
;(1
分)有温情的阳光,可以让你享受自在、质朴的生活,给心灵一个舒缓的空间,因此又不算是“
死胡同”
。(1
分)
20.
(
4
分)
①
阳光
“
不会唉声叹气
”“
不露声色
”
,教人乐观、谦和;
②
阳光
“
也有委屈焦躁的时候,过一阵子就好啦
”
,告诉人一生中难免失意和挫折,关键是要调整自己,淡然处之。
③
滋润巷子里的生命,
“
点燃老人不灭的灵感
”
,教人博大慷慨;
④“
阳光也是重复的
”“
但没有人去烦它,因为它暖人
”
,启示人坦然面对死亡,关键是要度过有意义的一生。(每点各
1
分;直接用原句,没有提炼的话,只给
0.5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530266.html
相关阅读:《西风胡杨》阅读答案及详细分析
《太阳和霓虹灯》阅读答案
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温新街《油纸伞》阅读答案
《绝唱》散文阅读及答案
散文《有家无长》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