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谷
到省城工作之后,有了妻室儿女,便很少能回故乡看看。每当我触到“乡情”的字眼,就不禁默吟“慈母手中线”的诗句,久久地陷入思念的意蕴中。
渭河北岸的故乡,土地瘠薄,生活一向很是简朴。记得童的时候,是不曾披过一件“洋布”的,自春到冬,总穿着一身母亲织的土布。上小学时的书包,也是红蓝网格的粗布做的,却孕育了我童的梦。
一到秋天,队上分了棉花,多半是因受旱未绽的棉桃。阴雨天,就和母亲在土窑里剥棉桃,撕开来晾开。遇赶集的日子,我牵着母亲的衣襟,背着大包袱到弹花店去。弹花是不收加工费的,带走花絮,留下花籽即可。而花籽是可以榨油的。
归来,折一些高粱秸,就着青石炕沿,撕开一片片花絮铺了,卷在高粱秸上,滚几下,就成了一个圆筒。这种玩活,我是乐于干的,而且很在行。那一片片洁白的棉絮,薄得像鸟儿的羽翼,又使我时时想到天上的云朵。
母亲则搬了纺车来,给弦上涂了蜡,给锭子抹了油,便盘腿吱咛咛地纺起线来。左手指那么轻巧地绕动了纺车,右手衔着我卷好的花筒,直侧着身子扯到背后去,又回一下纺车轮,将抽开的细丝缠在旋动的锭子上。线穗渐渐胖,花筒渐渐瘦了。节奏和音响是那么单调,在我听来,却似乎是世界上最好听最深情的音乐。
尔后,择个响晴天,母亲又将线穗穿上轴儿,在窑院里立成一排,牵住各自的头绪,合成了线团。再浆洗过,梳理匀称,一丝一缕地绕到织布机上去。
于是,母亲便坐在了织布机前,抛着梭子,踏着脚板,经经纬纬地交织着生活的希冀。灯下,窗前,百八十天才能织得完它。而我,这阵儿是帮不上母亲一点忙的。我觉得母亲为了儿女们,实在是太劳累太疲倦了。
质朴无华的土布,为我遮体御寒,伴我长大成人,给了我温热,给了我母性的力量。那一丝一缕,有如情感的琴弦,交织得太密太密了。
那冬天,我从陕北旅行归来,途经故乡小住。
离家这么些了,母亲还是那样,在灯下缝缝补补个没完。见我的棉袄破了一处,硬要我脱了补补。望着母亲显然苍老了的容颜,我有些不肯。她那有点斑白的鬓发,似乎是纺线织布粘上的绒絮,永远也拂不掉了。她脸上织满了皱纹,又像土布似的粗朴。
母亲从那个用了几十的旧笸篮里拿出针线,还是那么个木片做的线板,抽出一丝线来,穿呀穿的,触到了眼前,却怎么也穿不到针上。
我看见母亲扭过身去,抹着泪,我的鼻子也酸楚了。母亲轻时那纺线织布的利落劲,已经成为往事了。
前些日子,我给母亲买了件棉上衣。寄去了不几天,妹妹写信来说,母亲嫌“洋布”穿上扎眼,还是亲手织的土布好,让给我未过门的弟媳妇穿了。
读信时,我的孩子要我给找条线,说到郊野里去放风筝。我不知找了根什么线,把孩子打发走的,心绪却被线儿牵回了渭河北岸的故乡。
我想,母亲斑白的鬓发,丝丝缕缕,此时也许正飘绕在故乡山塬的风里。也许她正站在山塬的窑院前,思念她的游子呢;她该知道,她的游子在思念她吧!
我信手铺纸挥毫,录了一首久已藏在心底的稔熟的诗,贴于书桌前。这便是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982
5
月于西安后村
11.
文中详细地描述了故乡“土布”制作的过程,围绕这一点,回答下面问题。
(1
)从“剥棉桃”开始,用简明的语言概述故乡“土布”的制作过程。
答案:剥棉花、弹花、卷花筒、纺线、合线团、浆洗梳理、绕线、织布。
(2
)作者在文中详细地叙述这一过程,目的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详细叙述这一过程,意在表现母亲为织土布所付出的辛劳,突出表现母亲质朴、善良、为儿女吃苦耐劳的品格。
12.
综合全文文意,简要分析文章最后引述孟郊的《游子吟》一诗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1
)点明本文文题。(2
)借这首歌颂母亲的名篇揭示文章主旨。
13.
分别鉴赏下列文中语句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1
)线穗渐渐胖,花筒渐渐瘦了。
(2
)那一丝一缕,有如情感的琴弦,交织得太密太密了。
(3
)我想,……也许她(母亲)正站在山塬的窑院前,思念她的游子呢;她该知道,她的游子在思念她吧!
答案:(1
)将表现人的“胖”和“瘦”两个词活用在“线”和“花筒”上(或“胖”和“瘦”两个词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母亲辛苦纺线的过程。
(2
)将土布的“丝缕”比喻为“琴弦”,将抽象的情感化为具体的形象,热情赞颂了通过“土布”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的母爱。
(3
)从母亲的角度,设想母亲此时的状况,更加深切表达了作者自己对母亲的思念。(这种主客体置换的方式在古诗中常见,如杜甫“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就与此手法相同。)
14.
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单调”和“最好听最深情”本是对立的词语,但文中同时用它们形容母亲纺线的声音,却又是贴切谐调的。
B.
文中写“我”小时不曾披过“洋布”,现在母亲仍嫌“洋布”扎眼,这其中虽然包含着排斥新事物的狭隘,便更多的是表现了故乡人质朴的感情。
C.
文中不少比喻句很有表现力,有些喻体“就地取材”,看似随手拈来,实则经过精心锤炼,如用“绒絮”和“土布”分别喻母亲的“鬓发”和“皱纹”。
D.
“线”是文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文中的线有实有虚。实的线即“慈母手中线”,虚的线则是伟大无私的母爱和作者对母亲的热爱。
E.
这篇散文文风朴实,不讲究精巧的布局,不追求华丽的词藻,与作者在文中要抒发的淳朴而深厚的感情正相一致。
解析:B.
“我”小时候不曾披过“洋布”是因为贫穷,“排斥新事物的狭隘”偏离文章立意;E.
不能说文章不讲究布局,从行文来看,文章是讲究布局的,只是不过分追求布局的奇巧罢了。
答案:BE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490424.html
相关阅读:《太阳和霓虹灯》阅读答案
《西风胡杨》阅读答案及详细分析
散文《有家无长》阅读答案
《绝唱》散文阅读及答案
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温新街《油纸伞》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