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引
导
学
生
阅
读
玛纳斯县第四中学
纵利鸣
新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有这样几点要求:
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
3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大自己的视野
4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可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
万字,每学阅读两三部名著。
但据我的初步调查,能达到这一要求的学生却不足百分之五。
按理说语文课从小学到初中一直伴随着学生,老师天天讲,学生天天读,语文阅读应该不成问题,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为什么呢?经过思考我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随着级的提高,老师们越来越重视理性分析,忽视了读,阅读只是课文分析的一个铺垫。
二是有些散文、诗歌,老师课堂上也重视读,但不是自己读,而是以多媒体代替。
三是老师只看重成绩不注重兴趣。
我刚从事工作的时候,没有经验,和许多老师一样,课堂上让学生阅读课文也只是为了能把课文分析透彻,考试时让学生考出好的成绩,根本没有意识到学生阅读的重要性。有一次在玛纳斯县一中培训,当时昌吉州中语会一位姓陈的老师,当着全县的上千名老师如痴如醉的诵读了《沁园春
.
雪》,陈老师朗读的声音有点沙哑,音色不是很美,但是陈老师的那次高亢激昂的朗诵却像一块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终生难忘,同时也改变了我的教学方式方法。
天津大学一位归国华侨教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诗歌要靠读,大声地读,不管你的音色美不美,只要读出情感就行。”这话和陈老师做的如出一辙,都重视一点“读”。读有什么好处呢?简单地说,就是可以使自己的感情尽情地发挥出来,零距离的与作者此情此景的沟通,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后,我在课堂上特别注重阅读,给学生范读,让学生齐读、默读、速读、限时读、比赛读、略读、精读、大声读、指名读、领读、自读、大声读、小声读、浏览,变换各种方式让学生多读。我每次范读的时候,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通过自己的抑扬顿挫,尽量地表现出坐着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学生听的也特别认真,常常是我在上面读,学生在下面学,我忘记了自己,学生也沉浸其中,整个课堂只能听到尽情朗读的声音,有时朗读结束了,学生还处在极度亢奋中,读个不停。我记得又一次公开课上的是《沁园春
雪》,我在讲台上学陈老师的样子朗读,学生在下面学我的样子来朗读,范读之后,指名叫学生试读,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正想要读,其中一名学生的朗读赢得了全场的喝彩。那节课上得很成功,我到现在都难以忘记。学生也表现出对阅读的一种浓厚兴趣,在大课间休息的时候,常有学生时不时地来那么几句,引得周围的学生引颈倾听。阅读的兴趣已潜在的在学生身上起作用。
学生有了兴趣,我们老师趁热打铁,抓住机会,进一步地引导学生向更深的层次发展。老师每天早读课上利用一点时间给学生读一些经典诗歌、散文、小小说,但最好的还是自己的作品。我带几届学生都经常给学生读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可能不一定是发表的文章,
但对学生是最好的引导。当然,要老师读自己的作品,就要求老师自己坚持写作,时间长了,只要课堂教学需要,随时都能写出好的作品。在写作中,诗歌比较难,老师要多看诗歌理论,背诵古诗和诗韵,多研究写诗的技巧,练习写古诗和现代诗。;老师对写作有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对诗歌的理解,才能跟到位,读起来抑扬顿挫,才能把握的比较恰当。进而也能提高你对学生的吸引力,对语文的爱好。我在教完《沁园春
雪》后,也作了一首有关雪的诗歌,读给学生听:伴随着秋的脚步
/
一片两片三四片
/
五六七八九十片
/
就这样
//
轻轻地
//
没有喧嚣
/
没有预兆
/
一切似乎还没有准备
/
便是一地的鹅毛
/
风停了
/
雪住了
/
河封了
/
山寂了
/
而庄家人却笑了
/
来
/
一定是一个好成。
这首诗虽不是毛泽东的诗歌气势磅礴,振奋人心,但它婉约而又俏皮,
也很有情趣,学生听了特别喜欢。有的学生下课干脆就吵到自己的摘抄本上。有了学生的这一次喜欢,我便时不时地在课前给学生读一些自己写的诗歌、散文、小说,也带动了学生对阅读的重视,经常见学生读一些课外书,抄写诗歌、散文、名言警句。我觉得这就是对学生的改变。
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应进一步扩大阅读范围,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我在我女儿身上做了个实验,三级的时候,识字量还达不到独立阅读名著,我想如强行让她阅读名著可能打击她的阅读兴趣,于是我就给她买一些故事性很强的带拼音的中国神话、中国寓言、中国童话、外国神话、外国寓言、外国童话。五六级识字量基本上可以独立阅读了,也已经培养成了阅读的兴趣,我开始给她买没有拼音的中国神话全集、中国寓言全集、中国童话全集,格林童话全集、伊索寓言全集、中国四大名,外国名著,现在七级了,他看了大概七八十部书籍,读书成了一种习惯,每天做完作业,就自觉地读课外书。有人问:“写作怎么样?”我可以直白地告诉大家,写作很好。
总而言之,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阅读,逐步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490241.html
相关阅读:关于进行课外阅读积累的建议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八大热点
归纳文章要点四法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