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渡横舟
19599月29日
出北京城,沿一条土路向东南走70华里,就会见一条清澈的小河缓缓向东南流淌。随便问个当地人,都会很热情地告诉你,那叫凤河,凤凰的“凤”。凤河西北岸边的一个拐弯儿处,一座蓝墙灰瓦的四合院,在一片土墙草顶的房子之中显得很是扎眼。
这四合院曾经是地主的宅子,解放后政府分给了几家人合住。
住在东厢房的一家只有母亲、儿子两口人,母亲手脚麻利,儿子身强力壮。房子已经有些破旧,白天进太阳光的时候少,因而比别的屋昏暗了许多;夏天的凉风吹进来的很少,因而比别的屋闷热了许多;冬天的冷风肆无忌惮地钻进来不少,因而比别的屋清寒了许多。即便如此,母子俩仍很喜欢这东厢房,因为它比十几前自己那间风雨飘摇的土屋强了很多,很多【甲】。
母亲常到河边洗衣,那弯弯的清流像亲切随和的老朋友陪伴了她大半生。看着凤河,母亲心里是那样的踏实。
19799月29日
那条清澈小河依然缓缓地向东南流淌。
那西北岸边的拐弯儿仍在,蓝墙灰瓦的四合院、土墙草顶的房子却杳无踪影。1976的地震,把这小村子里许多房子都震倒了。政府支持,兄弟区县、乡镇支援,这里的人们才住上了整齐的红砖排子房。
村西头儿住着一家七口儿——手脚麻利的祖母,身强力壮的父亲,能干贤淑的母亲,上高中的大哥,上初中的大姐,上小学的小妹,上幼儿园的小弟。
一家人,尤其是孩子们,特别喜欢这红砖排子房。它每一排都由八家40间房连接在一起,大约一百米长。为了防震,所有的房子都建得比较矮,像匍匐在地上似的。这在孩子眼里特别像一条条长长的龙。远远望去,那就是好多条“龙”破土而出,排列在凤河边上。
弯弯的凤河像一位坚强的母亲,环抱着这些破土而出的“长龙”,给战胜了灾难的凤河人带来无穷的支持与慰藉。
19999月29日
那条小河仍在流淌,只是水不再那么清澈,水流也时断时续了。凤河像被遗忘的老妪,拖着疲惫的身躯,孤独地挪动着脚步。这仍抵挡不住家家户户的房子向前“舞动”。
那西北岸边的拐弯儿仍在,一排排整齐的红砖排子房已经逐渐消失,错落有致、红砖红瓦的高大房子越来越多地矗立在凤河岸边。
村西头儿的一家人已经减少成五口儿——比较麻利的祖母,比较力壮的父亲,比较能干的母亲,特别懂事的小弟,特别孝顺的小弟媳妇儿。
一家人欢天喜地搬进了刚刚盖好的房子。这红瓦房,每一砖、每一瓦都饱含着全家人的艰辛,每一柁、每一檩都饱含着全家人的汗水,每一门、每一窗都饱含着全家人的幸福,每一桌、每一凳都饱含着全家人的希望……
20099月29日
那条小河,水渐渐清澈起来,水量渐渐多起来。
西北岸边儿的拐弯儿处也渐渐漂亮起来。树翠绿了,草整齐了,花红艳了。
村西头儿的那家人又变成了两口儿——比较力壮的父亲,现在成了老当益壮的“祖父”、“外祖父”;比较能干的母亲,现在成了贤淑慈爱的“祖母”、“外祖母”。
平时比较冷清的家今天异常热闹。
成家后离开了凤河的孩子们回来了,正在茁壮成长的“第四代”回来了。全家十四口儿热热闹闹地搬进了新落成的小楼儿。
灰色的小楼儿风姿挺拔,两个宽敞的红漆大门气派非凡。院子中央的小花坛里,院子周边的小矮墙上,拥满了缤纷的色彩;青石板铺成的回廊路面,大理石装饰的楼梯拐角,印满了欢快的脚印【乙】;塑钢门窗的双层玻璃,客厅可墙的水银大镜,映满了幸福的笑脸;楼上楼下的各个房间,小楼上空的一片蓝天,溢满了欢快的笑声。
登上楼顶,凤河就在眼前。粼粼的水波中映出一轮初升的红日,弯弯的河岸边露出排排葱茏的绿树,宽阔的两翼下掩着座座漂亮的村庄,远方蜿蜒的河道连带出片片美丽的田野。
看着看着,脚下的小楼好像舞动起来了。
看着看着,不远处,那红日竟然变成了“凤”之明眸;那葱茏的绿树、漂亮的村庄竟然变成了“凤”之翅膀;那美丽的田野竟然变成了“凤”之飘洒的尾羽。
凤河,她,竟然也欢快地舞动起来了! (选自《QQ空间》)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488987.html
相关阅读:《通往良知的唯一道路》阅读答案
生命之韧 阅读答案
变 阅读答案(龙东地区)
《小溪》阅读答案
别把植物带回国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