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
⑴
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拥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
“
重要
”
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的。
⑵
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愕愕地插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待对方报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着话筒站起身来:那是我
30
前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他在电话中说,
30
前的春节,我曾与同班同学曹齐合作,画了一张贺卡片送给他。那张贺片已在
“
文革
”
初抄家时遗失,老人说:
“
你们能不能补画一张送我,作为我晚最珍贵的收藏?
”
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
⑶
放下电话,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⑷
我呆坐在书桌前,脑海中出现
60
代初欢乐而清苦的中学生活。那时候,中学教师中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记得初中一级我们自修课的督课老师竟是著名学者郑逸梅先生,现在说起来简直有一种奢侈感。到高中换了一所学校,依然学者林立。我的英语老师孙珏先生对英语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双重造诣,即便在今天的大学教师中也不多见。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见过世面的人,至少当时我们就在旧书店里见到过他在青时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学里当个语文教师。记得就在他教我们语文时,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赛中得了大奖,引得外校教师纷纷到我们班来听课。穆尼老师来劲了,课程内容越讲越深,而且专挑一些特别难的问题当场向我提问,我几乎一次也答不出来,情景十分尴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师,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听课,向我提这么难的问题为什么不事先打个招呼呢?后来终于想通:这便是学者,半点机巧也不会。
⑸
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我们当时才十四五岁吧,一直傻傻地想着感激这些老师的办法。凭孩子们的直觉,这些老师当时似乎都受着或多或少的政治牵累,日子过得很不顺心。到放寒假,终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学约定在大初一到所有任课老师家拜。那时的中学生是买不起贺片的,只能凑几张白纸自己绘制,然后成群结队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说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师家的,怯生生地敲开门,慌忙捧上土土的贺片,嗫嚅地说上几句就走。老师不少,走得浑身冒汗。节日的街道上,一队匆匆的少朝拜者。
⑹
我和曹齐代表全班同学绘制贺片。曹齐当时就画得比我好,总该他画得多一点,我负责写字。不管画什么,写什么,也超不出
10
多岁的中学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点稚拙的涂画,竟深深地
镌刻在一位长者的心扉间,把
30
的岁月都刻穿了。
⑺
今日的曹齐,已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在一家美术出版社供职。我曾看到书法选集乃至月历上印有他的作品,画廊上也有他的画展。当他一听到穆尼老师的要求,和我一样,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选出一张上好的宣纸,恭恭敬敬画上一幅贺岁清供(清雅的供品),然后迅速送到我的学院。我早已磨好浓浓一砚墨,在画幅上端满满写上事情的始末,盖上印章,再送去精细裱装。现在,这卷书画已送到穆尼老师手上。
⑻
老师,请原谅,我们已经忘记了
30
前的笔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复制的纯净,只得用两双中人的手,卷一卷
30
的酸甜苦辣给你。在你面前,为你执笔,我们头上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超拔尘嚣,感悟到某种跨越时空的人间至情。
⑼
凭借着这种至情,我有资格以
30
前的中学生的身份对今天的青少朋友说:记住,你们或许已在创造着某种永恒。你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会后悔,有一些却有穿越几十的重量。
19
.第
⑶
段
“
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
,
“
这
”
指代什么?我为什么
“
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
(
5
分)
20
.
本文主要写了我们三十前的两件事,请各用一句话概括。(
6
分)
21
.第
⑻
段在叙述的人称上发生了哪些变化?人称变化有什么作用?(
6
分)
22
.怎样理解第
⑻
段
“
在你面前,为你执笔,我们头上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
”
这句话?(
5
分)
23
.本文为什么用
“
三十的重量
”
来作文章题目?(
4
分)
24
.根据文章内容,请你想象一下,我和曹齐见到穆尼老师后,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4
分)
答案
19
.
“
这
”
指代
给三十前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补画一张贺片。(
2
分)
其他的多种活动,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能够满足自己老师的一点点要求,能为老师做一点点事情,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我觉得最有意义。(
3
分)
20.
①
全班同学绘制贺片,到老师家拜。(
3
分)
②
老师上公开课提问我们绝不取巧。(
3
分)
21
.(
6
分)第一人称的
“
我
”
变成
“
我们
”
;由称穆尼老师变成第二人称
“
你
”
;人称变化能够更直接地向老师倾诉思念之情。
22
.(
5
分)这句表达了对老师真诚的崇敬和感激,纵然自己社会地位再高,但在老师面前,仍然是他的学生。
23.
(
4
分)既表明了师生情谊已有
30
之久,又表现了师生之间的情谊深重。
24
.(
4
分)要求语言要凝练,所讲内容要符合文章所表现的人物情感。如果仅仅是普通的客套话如:老师您好、好久不见了等得分不能超过
2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487645.html
相关阅读: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温新街《油纸伞》阅读答案
《太阳和霓虹灯》阅读答案
《西风胡杨》阅读答案及详细分析
《绝唱》散文阅读及答案
散文《有家无长》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