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收字纸的老人》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散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收字纸的老人 汪曾祺 中国人对于字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认为字是神圣的。有字的纸是不能随便抛掷的。 亵渎了字纸,会遭到天谴。因此,家家都有一个字纸篓。这是一个小口、宽 收字纸的老人
汪曾祺

中国人对于字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认为字是神圣的。有字的纸是不能随便抛掷的。
亵渎了字纸,会遭到天谴。因此,家家都有一个字纸篓。这是一个小口、宽肩的扁篓子,竹
篾为胎,外糊白纸,正面竖贴着一条二寸来宽的红纸,写着四个正楷的黑字:

敬惜字


。字纸篓都挂在一个尊贵的地方,一般都在堂屋里家神菩萨的神案的一侧。隔十天半
月,字纸篓快满了,就由收字纸的收去。这个收字纸的姓白,大人小孩都叫他老白。他上岁
数了,身体却很好。满腮的白胡子茬,衬得他的脸色异常红润。眼不花,耳不聋。走起路
来,腿脚还很轻快。他背着一个大竹筐,推门走进相熟的人家,到堂屋里把字纸倒在竹筐
里,转身就走,并不惊动主人。有时遇见主人正在堂屋里,也说说话,问问老太爷的病好些
了没有,小少爷快该上学了吧
……
把这些字纸背到文昌阁去,烧掉。文昌阁的地点很偏僻,在东郊,一条小河的旁边,一座比较大的灰黑色的四合院。叫做
阁,其实并没有什么阁。正面三间朝北的平房,砖墙瓦顶,北墙上挂了一幅大立轴,上书

文昌帝君之神位

,纸色已经发黑。香案上有一副锡制的香炉烛台。除此之外,一无所
有,显得空荡荡的。这文昌帝君不知算是什么神,只知道他原先也是人,读书人,曾经连续
做过十七世士大夫,不知道怎么又变成了

帝君

。他是司文运的。更具体地说,是掌握读
书人的功名的。谁该有什么功名,都由他决定。因此,读书人对他很崇敬。过去,每逢初
一、十五,总有一些秀才或候补秀才到阁里来磕头。要是得了较高的功名,中了举,中了进
士,就更得到文昌因来拈香上供,感谢帝君恩德。科举时期,文昌阁在一县的士人心目中是
占据很重要的位置的,后来,就冷落下来了。
正房两侧,各有两间厢房。西厢房是老白住的。他是看文昌阁的,也可以说是一个庙
祝。东厢房存着一副《文昌帝君阴骘文》的书板。当中是一个颇大的院子,种着两棵柿子
树。夏天一地浓阴,秋天满株黄柿。柿树之前,有一座一人多高的砖砌的方亭子,亭子的四
壁各有一个脸盆大的圆洞。这便是烧化字纸的化纸炉。化纸炉设在文昌阁,顺理成章。老白
收了字纸,便投在化纸炉里,点火焚烧。化纸炉四面通风,不大一会,就烧尽了。

老白孤身一人,日子好过。早先有人拈香上供,他可以得到赏钱。有时有人家拿几刀纸
让老白代印《阴骘文》(印了送人,是一种积德的善举),也会送老白一点工钱。老白印了
多次《阴骘文》,几乎能背下来了(他是识字的),开头是: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
夫,身未尝虐民酷吏
……”
后来,也没有人来印《阴骘文》了,这副板子就闲在那里,落满
了灰尘。不过老白还是饿不着的。他挨家收字纸,逢过节,大家小户都会送他一点钱。端午节,有人家送他几个粽子;八月节,几个月饼;下,给他二升米,一方咸肉。老白粗茶淡饭,怡然自得。化纸之后,关门独坐。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

他有时也会想想县里的几个举人、进士到阁里来上供谢神的盛况。往事历历,如在目
前。有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李三老爷点了翰林,要到文昌阁拈香。旗锣伞扇,摆了二
里长。他听见有人叫他:

老白!老白!李三老爷来进香了,轿子已经到了螺蛳坝,你还不
起来把正门开了!

老白一骨碌坐起来,愣怔了半天,才想起来三老爷已经死了好几了。
这李三老爷虽说点了翰林,人缘很不好,一县人背后都叫他李三麻子。

老白收了字纸,有时要抹平了看看(他怕万一有人家把房地契当字纸扔了,这种事曾经
发生过)。近几他收了一些字纸,却一个字都不认得。字横行如蚯蚓,还有些三角、圆
圈、四方块。那是中学生的英文和几何的习题。他摇摇头,把这些练习本和别的字纸一同填
进化纸炉烧了。孔夫子和欧几米德、纳斯菲尔于是同归于尽。
老白活到九十七岁,无疾而终。
15.
小说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文昌阁?(
6
分)答:
1.
说明老白的职业是一个庙祝,以文昌阁为家。
2.
交代的收来的字纸的最后归宿。
3.
文昌阁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的演变,暗示了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和文化与读书人在人们心中地位的变化。

16.
小说写老白做的梦有什么作用?(
3
分)
因文昌阁不再受人重视而内心失落,希望文昌阁的香火能再次旺盛进来


17
“近几他收了一些字纸,却一个字都不认得”以下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6
分)
答:
1
结构上同开头处的“中国人对于字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形成对比
.2
暗示的时代的变化,正是文昌阁与老白命运变化的原因。
18.
小说看似平平淡淡,却从一个老人的身世入手,反应的一个时代的人心思想变化。就爱惜字纸这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4
分)
答:
1.
对文化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
2
,可以从节约的角度与环保的角度上谈谈看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456253.html

相关阅读:《西风胡杨》阅读答案及详细分析
散文《有家无长》阅读答案
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温新街《油纸伞》阅读答案
《绝唱》散文阅读及答案
《太阳和霓虹灯》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