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由陈九
[
注
]
先生讲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2)
小镇只有一所大学,不大,但哪个国家的学生都有。中国来的一共五名,巧了,全是女生,名付其实五朵金花。珍妮是她们的头儿。五朵金花同吃住同进出,像一家子出来的。其实本来就是一家子。
(3)
学校每春天搞一次隆重的国际街坊节。在小镇主要街道、广场上,让各国来的师生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当街展示自己国家的食品和工艺品。到那天,各界名流与方圆多少里的男女老幼都会来凑热闹,在此欢歌笑语,尽情玩乐。
(4)
五朵金花耐不住好奇,头天就跑上街看街坊节的准备情况。她们要挑选有利地形,来个穿旗袍炸春卷,外加毛笔字,够中国的吧
?
几个姑娘这儿走走那儿看看,嘻嘻哈哈,踌躇满志。突然,一个姑娘说,好像,我好像没看到中国国旗。广场上空飘满各色国旗,赤橙黄绿青蓝紫,她们一面面数过,就没中国的,咋回事?
(5)
姑娘们一下懵了,她们此刻感到国旗对自己竟如此重要。珍妮的脸涨得通红,跟国旗那么红。现在只有一个办法,找校长当面问清楚。找校长?对。珍妮拔腿要走,等等,咱们一块儿去。姑娘们捆成一捆儿,碧草蓝天,斜阳映着她们匆匆的背影。
(6)
白发苍苍的校长先生面对为何别国的国旗都有,却偏没中国国旗的提问,很显窘迫。是吗?让我了解一下,保证尽快答复你们。好,珍妮说,明天是街坊节,我们就在这儿等。五朵金花走出办公室,在门前的草坪上坐下来。天角渐渐泛红。
(7)
春日黄昏那么短暂,像脸盆里的水,洒洒就没了。当校长走出办公室,夕阳已在天边闪烁。校长对姑娘们说,校董们大都同意悬挂中国国旗,并为这个疏忽向中国同学道歉。明天一早,你们会在广场上看到中国国旗的。真的吗?真的。
(8)
那本该是个安详的夜晚,人在心愿满足后睡得最甜。万万没想到,珍妮她们突然接到校长秘书的电话。秘书说,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一面中国国旗——我只是说,我找不到中国国旗。如果我借你一面你会挂吗?珍妮问。你有?对,我有。当然,当然挂。好,一言为定,明天一早广场上等我。
(9)
你有国旗?姑娘们把珍妮围起来。咋不早说?害我们紧张半天,死多少细胞!珍妮红着脸低下头,憋了好一会儿才说,对不起,我没有。可我不信就找不到一面国旗!姑娘们立刻打电话到北京,到纽约,到所有可能有国旗的地方,最后终于联系上位于波士顿郊外的哈佛大学中国同学会。怎么给你们?电话里的人问珍妮。麻烦你把国旗放在你家门前的信箱里,我这就去取。珍妮,你疯了?珍妮笑笑,开车单程五小时,争取九小时赶回来。你们明儿一早直接在广场上等我,别忘帮我带好旗袍和化妆盒儿,咱广场见。
(10)
不知那一夜姑娘们是如何度过的。特别是珍妮,迷过路吗,吃没吃罚单,饿不饿,打盹儿了没有?可以确定的是,太阳升起时,广场上的中国姑娘是五名,一个也不少。珍妮把鲜红的中国国旗交到校长手里。就在校长秘书升旗的瞬间,姑娘们一字排开,请校长为她们在国旗下合影。一,二,校长喊着。等等!珍妮挽起身旁两位姑娘的手臂,接着,她们每个人都相互挽起手臂。现在可以了,校长先生。
(11)
清晨很美,像一支奏鸣曲,随风飘荡。
[
注
]
陈九:华裔作家,现为纽约市政府资深雇员。
15
.第②段加点词“名付其实”中的错别字是
,正确的写法是
。(
2
分)
16
.请具体说明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6
分)
(
1
)
(
2
)
17
.第⑦段的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是
。(
3
分)
18
.珍妮两次“脸红”的原因各不相同:
第⑤段中“珍妮的脸涨得通红”,原因是
;
第⑨段中“珍妮红着脸低下头”,原因是
。(
4
分)
19
.从全文看,对标题“轻的国旗”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3
分)
A
.轻的姑娘们让国旗在异国的小镇上第一次升起
B
.轻姑娘们的行动表明她们就像那面飘扬的国旗
C
.国旗在小镇的清晨升起,为小镇增添了勃勃生机
D
.国旗是祖国的象征,寓示着伟大祖国的勃勃生机
20
.姑娘们为国旗所付出的努力,哪一点最令你感动?说说它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启示。(
80
字左右)(
8
分)
参考答案:
15.
(
2
分)付(
1
分)
副(符)(
1
分)
16.
(
6
分)⑴渲染国际街坊节的气氛,突出其意义不同寻常。(
3
分)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下文升国旗的故事。(
3
分)
17.(3
分
)
比喻(
1
分)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日黄昏的短暂(
2
分)
18.
(
4
分)因发现广场上没有中国国旗而气愤(
2
分)
因自己没有国旗而焦急(
2
分)
19.
(
3
分)
B(3
分
)
A(1
分
)
20.(8
分
)
感点
(2
分
)
启示
(4
分
)
语言(
2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451343.html
相关阅读:阅读《外婆中医》附答案
范子平《上大学去》阅读答案
《最后一壶水》阅读答案
初中小小说阅读《鞋》
希腊神话故事两则《普罗米修斯》《阿喀琉斯之死》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