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摆渡老人 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记叙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摆渡老人

①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与我们村有一条河隔着,便认识了那摆渡老人。

②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对象。每到放学,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做好回撑的准备,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淌到离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

③最有意思的要数冬天(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每天早晨,当我们赶到渡口时,总看见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把船晃过来。望着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愿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来,反正去早了也过不了河。我们都为找到一个偷懒的理由而感到高兴。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

④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那样正在“跳舞”,却已经到了这边。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
”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说完,便送我过河。

⑤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那双眼中竟满含着期待和爱意。我心中一辱,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
”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后来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谈话间,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又把船向河那边撑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爱,鼻子有些酸酸的。

⑥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

⑦再后来,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最后一次过河时,老人对我们说:

“以后不再送你们过河了,你们要记住,好好读书。”

⑧“好好读书”,这句话一直留在我记忆中。

⑨真想再见见摆渡老人。

1
、本文具体描述了摆渡老人接送“我们”过河上学的辛劳。先写老人因“我们”的_______________
而手忙脚乱,一番折腾;再写因_______________
,老人好不容易“才把船晃过来”;最后写老人不顾自己_______________
,特地起大早送“我们”过河上学。(3
分)

2
、第⑤段中摆渡老人说“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为什么老人觉得这样做“心里好受些”。(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⑤段中加点的语句表现了“我”当时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的心情。(2
分)

4
、原先,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眼里是个_______________
的形象;后来,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一个_______________
的形象。(4
分)

5
、“摆渡老人”中的“摆渡”可以理解为老人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摆渡者”,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三个句子。(6
分)

示例:(1
)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

(2
)“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

仿句:(1


(2


(3


参考答案:

1
、恶作剧(淘气、调皮)

河面结冰

老体弱(
3
分,每空
1
分)

2
、因为老人失去可爱的儿子深感痛苦,于是把父爱转移到“我们”身上(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儿子),每天接送“我们”上学,所以觉得“心里好受些”。(
3
分,言之有理均可。语言表达不清的扣
1
分)

3
、愧疚

感激(
2
分,每空
1
分)

4
、可笑

可敬(
4
分,每空
2
分)

5
、例句:①父母把儿女摆渡到成人的世界。②老师把学生摆渡到知识的王国。③医生把患者摆渡到健康的乐园。④科学家把人类摆到万里之遥的星球。⑤小小电脑把我们摆渡到广阔无垠的信息海洋:⑥米卢把中国足球摆渡到“世界杯”的绿茵场。(
6
分,每句
2
分。联想合理均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440663.html

相关阅读:《小溪》阅读答案
变 阅读答案(龙东地区)
别把植物带回国阅读答案
《通往良知的唯一道路》阅读答案
生命之韧 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