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天,莽莽大野之上,朔风卷地,草木枯黄,周天寒彻,飞雪降霜,大河冰封,蛰虫盖藏,大自然呈现出一派混混沌沌、苍苍茫茫的景象。
冬者,冻也。因为这透天彻地、入肤入骨、痛快淋漓的冻,大自然的生命似
宣告了周期性的结束,那些或老或死或枯或败或眠或藏的动植物,又开始了新的生命周期的漫长而悄然的复苏。它们枯而不死、退而不败、败而不亡,于大寒大冻大风大雪之中,显示着生命里的最本质最优秀的部分,展现着旷古自然的纯朴和生命原始的律动,以及生命本体在寒冬里的闪光与艰涩,困乏与潇洒。它们单纯而无浮华累身,轻松而不负荷重物,宁静而不事喧哗,在充满着原始意味和蛮荒景象的冬日里,沉着地调整着脚步,期待着生命的新的开始。
北方冬天的大自然,与冻结成了秦晋之好,其母腹中正孕育着新的生命。那蠕动其中的不仅是阴柔之静,也是阳刚之动;不仅是胚胎之状,也是萌动之初;不是直线似的原路退回,而是环状路线上的以退为进,以终点为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自然一一度的更新,最有生命意义的东西都始于冬天,首功又当推这个冻字。冻,是生命的养料,是无处不在的造物主,是创造新天地的大英雄。野马般兀立于北方的昆仑山、祁连山、终南山、长白山,不仅有其横空出世的气魄之大,更有其终积雪的山峰之奇。它们的生命也照样需要冻的营养来滋补。否则,这些庞大的生命就会因贫“雪”而元气大伤。我甚至觉得,在北方的冬天里消失的生命,哪怕是一片树叶、一枚草叶都是不可小瞧的。正是这千万片树叶的零落入泥,才使小草维持了生命,才使整个板结的土地有了万物复苏的希望。那些光秃无叶、枝桠黝黑的树木,虽然表面上毫无生机,但其内部的生命运动却并未止息,尤其是树的根部天天都在板结着的冻土层之下沉着地呼吸,一点一滴地吸吮着大地的“源汁”,慢慢地积蓄着抵抗寒冷和来继续生长的力量。就连枝条上的芽鳞也在萌动,它们是一粒粒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种子,是一排排列队而立,待命出征的战阵。
望着北方冬天的大自然那光秃秃的树木,那飞满万里长空的雪片,使我想起了“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的刑天;想起了每天衔石丢入大海的精卫鸟;想起了喜雪的毛泽东和他一生的传奇及伟业。透过雄浑壮阔的茫茫雪原,我似乎还能倾听到我们祖先的脚步声,也能依稀望见盘古开天辟地的巨大身影。
那么,在北方冬天的大自然里,我们的生命应该注入什么样的魂魄呢?
(本文选自《阅读新视野》)
9.
阅读原文,填空。
①它们单纯而无
____________
,轻松而不
____________
,宁静而
____________
。
②那蠕动其中的不仅是
____________
,也是
____________
;不仅是
____________
,也是
____________
;不是直线似的
____________
,而是环状路线上的
____________
,以终点为起点。
10.
文章首段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北方冬天的图景?请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并说明首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1.
第二段中:“大自然的生命似乎都宣告了周期性的结束”,其中“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12.
“贫雪”与“贫血”在文中意义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13.
作者为什么说“我甚至觉得,在北方的冬天里消失的生命,哪怕是一片树叶,一枚草叶都是不可小瞧的”?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回答。
14.
读完全文后,你知道“北方冬天的魂魄”到底是什么了吗?你认为,我们的生命应该注入什么样的魂魄呢?
参考答案:
(二)
9.
①浮华累身
负荷重物
不事喧哗
②阴柔之静
阳刚之动
胚胎之状
萌动之初
原路退回
以退为进
10.
首段描绘了一幅混混沌沌、苍苍茫茫的风雪图。首段为下文的议论打下了基础。
11.
不能。因为生命表面看起来是走向死亡,实则正在适应和积蓄,以等待新生。
12.
相同。作者把“冻”看作一种营养,那么“雪”就宛如支撑人生命的血液一样滋养着山的生命,是比喻的说法。
13.
因为“正是这千万片树叶的零落入泥,才使小草维持了生命,才使整个板结的土地有了万物复苏的希望”。
14.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提示:北方冬天的魂魄就是适应和积蓄——一种令人起敬和深思的生命品质。作为高级生命的人,更应该具有这种优秀的生命本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403876.html
相关阅读: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温新街《油纸伞》阅读答案
《太阳和霓虹灯》阅读答案
《绝唱》散文阅读及答案
散文《有家无长》阅读答案
《西风胡杨》阅读答案及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