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期待父亲的笑 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记叙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期待父亲的笑

林清玄

父亲躺在医院的加护病房里,还殷殷地叮嘱母亲不要通知远地的我,因为他怕我在台北担心他的病情。还是母亲偷偷叫弟弟来通知我,我才知道父亲住院的消息。

这是典型的父亲的个性,他是不论什么事总是先为我们着想,至于他自己,倒是很少注意。我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到凤山去开会,开完会他到市场去吃了一碗肉羹,觉得是很少吃到的美味,他马上想到我们,先到市场去买了一个新锅,买了一大锅肉羹回家。当时的交通不发达,车子颠踬得厉害,回到家时肉羹已冷,且溢出了许多,我们吃的时候已经没有父亲形容的那种美味。可是我吃肉羹时心血沸腾,特别感到那肉羹是人生难得,因为那里面有父亲的爱。

在外人的眼中,我的父亲是粗犷豪放的汉子,只有我们做子女的知道他心里极为细腻的一面。提肉羹回家只是一端,他不管到什么地方,有好的东西一定带回给我们,所以我童时代,父亲每次出差回来,总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

他对母亲也非常的体贴,在记忆里,父亲总是每天清早就到市场去买菜,在家用方面也从不让母亲操心。这三十来我们家都是由父亲上菜场,一个受过日式教育的男人,能够这样内外兼顾是很少见的。

父亲是影响我最深的人。父亲的青壮时代虽然受过不少打击和挫折,但我从来没有看过父亲忧愁的样子。他是一个永远向前的乐观主义者,再坏的环境也不皱一下眉头,这一点深深地影响了我,我的乐观与韧性大部分得自父亲的身教。父亲也是个理想主义者,这种理想主义表现在他对生活与生命的尽力,他常说:“事情总有成功和失败两面,但我们总是要往成功的那个方向走。”

由于他的乐观和理想主义,使他成为一个温暖如火的人,只要有他在就没有不能解决的事,就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也是个风趣的人,再坏的情况下,他也喜欢说笑,他从来不把痛苦给人,只为别人带来笑声。

小时候,父亲常带我和哥哥到田里工作,透过这些工作,启发了我们的智慧。例如我们家种竹笋,在我没有上学之前,父亲就曾仔细地教我怎么去挖竹笋,怎么看土地的裂痕,才能挖到没有出青的竹笋。二十后,我到竹山去采访笋农,曾在竹笋田里表演了一手,使得竹农大为佩服。其实我已二十没有挖过笋,却还记得父亲教给我的方法,可见父亲的教育对我影响多么大。

也由于是农夫,父亲从小教我们农夫的本事,并且认为什么事都应从农夫的观点出发。像我后来从事写作,刚开始的时候,父亲就常说:“写作也像耕田一样,只要你天天下田,就没有不收成的。”他常叫我不要写政治文章,他说:“不是政治性格的人去写政治文章,就像种稻子的人去种槟榔一样,不但种不好,而且常会从槟榔树上摔下来。”他常教我多写些于人有益的文章,少批评骂人,他说:“对人有益的文章是灌溉施肥,批评的文章是放火烧山;灌溉施肥是人可以控制的,放火烧山则常常失去控制,伤害生灵而不自知。”他叫我做创作者,不要做理论家,他说:“创作者是农夫,理论家是农会的人。农夫只管耕耘,农会的人则为了理论常会牺牲农夫的利益。”

父亲的话中含有至理,但他生平并没有写过一篇文章。他是用农夫的观点来看文章,每次都是一语中的,意味深长。

有一回我面临了创作上的瓶颈,回乡去休息,并且把我的苦恼说给父亲听。他笑着说:“你的苦恼也是我的苦恼,今香蕉收成很差,我正在想明还要不要种香蕉,你看,我是种好呢?还是不种好?”我说:“你种了四十多的香蕉,当然还要继续种呀!”

他说:“你写了这么多,为什么不继续呢?景不会永远坏的。”“假如每个人写文章写不出来就不写了,那么,天下还有大作家吗?”

我自以为比别的作家用功一些,主要是因为我生长在世代务农的家庭。我常想:世上没有不辛劳的农人,我是在农家长大的,为什么不能像农人那么辛劳?最好当然是像父亲一样,能终日辛劳,还能利他无我,这是我写了十几文章时常反躬自省的。

父亲有五个孩子,这里面我和父亲相处的时间最少,原因是我离家最早,工作最远。我十五岁就离开家乡到台南求学,后来到了台北,工作也在台北,每回家的次数非常有限。近几结婚生子,工作更加忙碌,一难得回家两趟,有时颇为自己不能孝养父亲感到无限愧疚。父亲很知道我的想法,有一次他说:“你在外面只要向上,做个有益社会的人,就算是有孝了。”

母亲和父亲一样,从来不要求我们什么,她是典型的农村妇女,一切荣耀归给丈夫,一切奉献都给子女,比起他们的伟大,我常常觉得自己的渺小。

我后来从事报道文学,在各地的乡下人物里,常找到父亲和母亲的影子,他们是那样平凡、那样坚强,又那样伟大。我后来的写作里时常引用村野百姓的话,很少引用博士学者的宏论,因为他们是用生命和生活来体验智慧,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最伟大的情操,以及文章里最动人的素质。

我每天每夜向菩萨祈求,保佑父亲的病早日康健,母亲能恢复以往的笑颜。

但愿,但愿,但愿父亲的病早日康复。以前我在田里工作的时候,看我不会农事,他会跑过来拍我的肩说:“做农夫,要做第一流的农夫;想写文章,要写第一流的文章;要做人,要做第一等人。”然后父子两人相顾大笑,笑出了眼泪。

我多么怀念父亲那时的笑。

也期待再看父亲的笑。

1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
分)

①肉羹(



②粗犷(



③瓶颈(



④祈求(



2
.作者说他的父亲“不论什么事总是先为我们着想,至于他自己,倒是很少注意”,这从文章中哪件事中可以看出父亲总是为我们着想?对此作者表达了他怎样的感受?(4
分)

3
.作者的父亲就常说:“写作也像耕田一样,只要你天天下田,就没有不收成的。”作此文时作者已成为台湾著名作家,从作者的成就上看,他不但完全理解了父亲的话,而且实践了父亲的话,你对此有什么感受?

(3
分)
4
.文中的父亲曾告诫儿子多创作少去批评别人,他说“对人有益的文章是灌溉施肥,批评的文章是放火烧山;灌溉施肥是人可以控制的,放火烧山则常常失去控制,伤害生灵而不自知。”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4
分)

5
.所谓“瓶颈”就是“比喻事情进行中容易发生阻碍的关键环节”,当有一回,作者的创作进入低谷,让他很苦恼时,父亲的一番教导让他受益匪浅,说说父亲是怎样劝说他的?(4
分)

6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道德水准里,“孝”成为衡量孩子品行的第一位,古人的“孝”是指每日陪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的起居,而作者的父亲对却另有一番看法。说说他眼中的“孝”是什么?可见父亲是个怎样的人?(4
分)

7
.父亲在孩子的心目中通常都是严肃的,而我的父亲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他的笑。文章以“期待父亲的笑”为题,又以此收尾,其间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4
分)
参考答案:

1

①gēng
②guǎng
③jǐng
④qí

2
.有一次父亲到凤山去开会,开完会他到市场去吃了一碗肉羹,觉得是很少吃到的美味,于是他马上想到家人,现去买了一个新锅,买了一大锅肉羹远道颠簸回家。

对此作者觉得真是人生难得,能有那样的父爱。

3
.他的父亲说的有道理,写作是这样,学习也是这样,我们在学习实践中,如果总能坚持不懈地耕耘,我们就一定有收获。

4
.这位父亲的见识让人钦佩,既教会儿子善良待人,又教会儿子人生的智慧。用一个生动的比喻告诉儿子,写文章批评人对人的伤害会有多大。

5
.父亲没有高谈阔论,而是现身说法,说自己也面临苦恼,因为香蕉收成差不知明还要不要种香蕉,当作者说“你种了四十多的香蕉,当然还要继续种呀”时,父亲顺势说“你写了这么多,为什么不继续呢”,用形象生动的笔法教育了作者。

6
.父亲认为儿子“在外面只要向上,做个有益社会的人,就算是有孝了”,说明父亲是一个开明豁达的人,希望儿子的孝不只给予他个人,更希望儿子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对社会有益的人。

7
.首先通过“笑”字我们看出,作者的父亲是一个性格开朗豁达乐观的人,而这一特点给作者的影响也极大。在父亲身体越来越差的情况下,儿子更希望父亲能健康长寿,这一标题表达了作者的愿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378817.html

相关阅读:变 阅读答案(龙东地区)
别把植物带回国阅读答案
生命之韧 阅读答案
《小溪》阅读答案
《通往良知的唯一道路》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