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第十一课《走向世界的中国》第二框 导学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九年级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第十一课《走向世界的中国》第二框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面对机遇和挑战的正确态度和要求是什么?
2.认识开放的中国对我们青少年的要求和启示是什么?
3.抓住机遇,面对挑战;我们要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大踏步走向世界,更好地为祖国服务。
二、自学指导
同学们阅读课本P131-135相关文字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面临的机遇有哪些?
2.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又有哪些?
3.从国家和个人的角度应怎样抓住机遇、面对挑战呢?
4.面对开放的中国,我们青少年应如何积极的走向世界?
三、自学检测:
1.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提供了可能;
3.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来发展自己;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6.世界形势在给我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有所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还处于劣势等等。
7.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只朝夕的精神,集中主要精力,加快经济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能力.青年人应有“勇立潮头敢为先”的精神,与人民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勇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责任.
8.走向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向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走向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点高校训练:
1.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于2009年4月2日在伦敦举行。此次峰会给世人最突出的印象却是“G20”概念: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正在遭受经济重创;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在“G20”这一国际舞台上,全球都在倾听中国的声音。这表明 ( )
①中美两国共同联手就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③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已经改变 ④中国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有浓厚的中国元素:击缶、司南、活字印刷,还有中华卷轴,通过高科技手段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各个瞬间缩放在全球观众面前,令世人叹为观止。上述材料说明 ( )
A.中华传统文化在北京奥运会得到了全部的展示
B.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结合,更能增强人们的认同感
C.传统文化只能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D.我们要吸取祖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其发扬光大
3.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张艺谋奥运团队的领奖词: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颁奖词体现了( )
A.中华文化一直领先世界 B.中华文化取代了世界文化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民族文化就是世界文化
4.2009年5月21日,朗盛(青岛)研发中心开业庆典在青岛科技大学举行,标志着德国朗盛公司与青科大的科研合作取得标志性成果,也标志着四方区政府与市科技局、青科大联手打造的“中国橡胶谷”已现雏形。“中国橡胶谷”的建立启示我们( )
A.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B.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
C.应树立协作互助的合作观念 D.应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5.2009年3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以一句“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天春色倍还人”表明了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战胜苦难的信心和力量。这种信心来自于( )
①改革开放30年形成的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体制
②我国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回旋余地 ③政府坚决果断的决策
④世界各国对我国的无偿援助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入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其他经济领域,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也给我国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要 ( )
①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 ②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 ③把应对金融危机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 ④切实提高捕捉和利用机遇的本领,增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能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2009年4月17日至19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海南博鳌隆重召开,年会的主题是“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与展望”。1700多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代表们相聚博鳌,共话亚洲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寻求合作共赢之路。年会的成功举办说明了( )
①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②加强地区间的团结协作,有利于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③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政治和军事的竞争 ④竞争和合作是相辅相成的,竞争需要合作,合作可以提高竞争力,在竞争合作中实现共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8.2009年2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学习。今天的中国,有3亿人在学英语,有100多万年轻人在国外留学……正是由于我们善于在交流中学习,在借鉴中学习,才有今天中国的繁荣和进步。“这启示我们青少年,在对外交往中应( )
①树立全球意识和世界眼光 ②把中华文化作为最优秀的文化加以大力宣传
③尊重其他国家的制度和文化 ④善于学习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北京奥运会期间,为了使比赛的现场气氛更加和谐,显示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一些相关部门组织了“啦啦队“进行鼓掌、口号的训练,不但为本国运动员鼓劲,同时也为外国运动员助威。这么做 ( )
A.会影响我国运动员取得好成绩 B.体现了公平、团结、和谐、进步的奥运精神
C.能吸引外国人学习中华优秀文化 D.迅速提高了我国人民的道德素质
10.开放的世界,需要有开放意识的青年一代。我们应以积极参与的心态去关注世界,关注和平,关注全人类。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你不赞同的是 ( )
A.九年级(1)班召开纪念“世界地球日”主题班会
B.某校九年级开展“为灾区儿童献爱心”活动
C.李伟在互联网上发帖谴责巴基斯坦的恐怖袭击活动
D.张强说,中国要强大,就必须以武力震慑世界
11.2009年9月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在更加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为此,我们必须 ( )
A.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B.断绝与发达国家的一切往来
C.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D.依赖国外的先进技术
12.2009年2月10日至1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沙特阿拉伯、马里、塞内加尔、坦桑尼亚和毛里求斯五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达到了巩固友谊、深化合作、同迎挑战、共谋发展的目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一次成功的友好合作之旅。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中国愿意和非洲国家共同努力,走向共同繁荣
C.只有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才能共同抵御发达国家的威胁
D.中国要想发展,必须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13.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 2008年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面对那个巨大的中文“和”字,全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了这是一个不带有仇恨、战争和冲突的盛事。来自战火不断的阿富汗和伊拉克代表团入场时,他们得到了东道主观众热烈的掌声。
材料二 北京残奥会的理念是“超越、融合、共享”,其中,“融合”是广泛团结、实现和平和社会和谐的方式。残奥会上,残疾人运动员用“融合”,体现了奥林匹克“团结、和平、和谐”的价值观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的完美融合。
(1)上诉两则材料共同表明了什么?

(2)阅读完上诉材料后,请你用几个词语描绘一下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3)2008年夏季奥运会、残奥会已经在我国成功举办。作为祖国的小主人,我们应该怎样做?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san/61647.html

相关阅读: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中考政治复习 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第一单元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复习讲学稿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2012届中考政治弘扬民族精神 爱我锦绣中华专项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