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2014年春学期八年级语文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八年级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第一部分 (共10分)
1. 下面文字,把文中加点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填在方格内。
这是一家四口相依相偎的温馨合影。父母含辛rú( )苦,却又乐此不疲。双胞胎匍匐而卧,写满稚( )气的笑脸,荡漾着享受呵护的满足。他们在父母的春风微雨中细zī( )慢长,却已分明让人感觉到那即将迸( )发的生命活力。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是 ( )
A. 每年的四、五月份,是扬州瘦西湖风景最美的时节。
B. 《敬业与乐业》节选自《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36年版)。
C. 谁不希望灾区人民早日走出地震的阴影!
D. “敬人者,人恒敬之”的上句是“爱人者,人恒爱之。”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是( )
A. 看着小表弟模仿老奶奶走路的样子,真令人忍俊不禁。
B. 有极个别同学对班级事务总是漠不关心,这是缺乏集体意识的一种表现。
C. 林文在摘抄优秀的时候,总是断章取义,摄其精华,反复诵读。
D. 大凡见异思迁的人,很难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的成绩。
4.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作为日益影响着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网络,它对我们充满了新鲜和好奇。
B、我们要在复习中克服没有计划的毛病。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我们应当尽量避免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第二部分 (共140分)
5. 根据提示补写句子或填写课 文原句。(8分)
(1)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
(2) ,安求其能千里也?
(3) 独学而无友, 。
(4)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5) ,只见一斑。
(6) 为山九仞, 。
(7) 鸟是人类的朋友,自古以来也是诗人歌咏的爱物。请你写出含有鸟名的古诗句(连续两句)。 , 。
6.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10分)
鸟是天空的精灵,是树木的花 朵,是人类的朋友。相信你在学习了“鸟”专题后,一定会有许多收获。现在,请你参与到某校八(1)班举行的“人类和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来,期待你有精彩的表现。
【活动一:知识积累】请写出一个你熟悉的含有“ 鸟”字的成语,并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可解释,可谈启发或感悟。2分)
成语: 理解:
【活动二:资料搜集】李华是校刊编委,他搜集到一篇关于“人类与鸟”的文章,准备推荐给编辑部,下面是从中摘抄的一段文字:
天高任鸟飞,万古人类情,鸟是人类的良师益友。鸟类在远古时候就已经在为人类服务了。以前没有钟,人们就用雄鸡报晓来确定时间; , ;以前没有预报天气的先进设备,人们就总结出燕子低飞是下雨的前兆。可见,鸟类是国家的巨大自然财富,也是人类生存的必备资源。让我们合理利用和积极保护鸟类资源,树立爱鸟护鸟的精神,让鸟类把我们这个可爱的世界点缀得更加五彩缤纷。
请你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式,再举一个鸟类为人类服务的例子,将原文补充完整。
, ;(2分)
【活动三:推敲语句】上面的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忙修改,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写在横线上。(2分) (1)
(2)
【活动四:口语交际】校刊编辑部很快印发了本期校刊的样稿,征求大家的意见。细心的你发现,本期校刊虽然内容丰富,文字优美,但缺少配套的图片资料,显得美中不足。于是,你这样向校刊编辑部提建议:
(要求:规范得体、简明连贯。4分)
7.诗歌赏析(6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阙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将它们找出来。(2分)
(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4分)
①只恐双溪 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文言文(13分)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8.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4分)
(1)乐民之乐者( ) (2) 民亦乐其乐( )
(3)乐以天下 ( ) (4)贤者亦有此乐乎( )
9.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划两处) (2分)
为 民 上 而 不 与 民 同 乐 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4分)
⑴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1.对于孟子提出的什么是真欢乐,你是怎样理解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海洋是未来的粮仓》(14分)[来源:学_科_网]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 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2.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答:
13.第②段中提到了“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其实,“资源短缺”的表现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加以说明?(2分)
答:
14.文中能替换第①段划线句中“妥善地”一词的语句是 (2分)
15.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
(4分)。
16.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结 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去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的理解。(4分)
答:
阅读《“自知之明”另说》(12分)
①人贵有自知之明。语出老子《道德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②自知之明,就是对自己非常了解,了然于心。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对待他人,从而立足于社会。所以古人提倡:人贵有自知之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要首先全面了解自己,清醒认识自己,然后才能战胜自己,发挥自己,进而有所成就。
③但实际生活中人们在日常运用这句名言时,往往强调的是人要认识自己的短处、缺点、局限。一般来说,如果是夫子自道,那这句话就是表示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能干多大的事情,不要自不量力;如果是议论别人,那这句话就是在批评他过于张狂,骄傲自满,妄自尊大。因而,一说到自知之明,人们就会很容易想起纸上谈兵的赵括,志大才疏的马谡,色厉内荏的袁绍,好大喜功的苻坚。
④其实,要全面地理解这句话,真正做到人贵有自知之明,更重要的是问题的另一方面――人还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长项、优点,特别是自己的潜质。
⑤《史记?淮阴侯列传》记了一段韩信与刘邦对话,刘邦问曰:“我能带多少兵?”韩信曰:“陛下不过能带十万。”刘邦曰:“你能带多少?”韩信不客气地回答:“臣多多而益善耳。”后来就留下一句成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不过人家韩信也不吹牛,东征西讨,屡战屡胜,最后连刘邦也不得不评价说:率兵百万,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韩信就是有自知之明的典型,他对自己的能力了如指掌并充满自信。
⑥李白在《将进酒》里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也是对自己能力和长项有自知之明的表现,干别的咱未必行,要论写诗,舍我其谁?事实也正是如此,李白的诗歌成就,使他成为浪漫主义诗歌的高峰,怎么评判都不夸张,所以后人称他为“诗仙”,盛唐气象的代表。诚如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评价:“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⑦游泳名将菲尔普斯,参加北京奥运会前就放出豪言,要拿下八块金牌。与其说他是狂妄自大,不如说他是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实力和水平前提下的一种科学预期。果然,正如他事先预料的那样,他在泳池里所向披靡,一鼓作气,八夺金牌,七破纪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战绩,也创下了奥运会历史的奇迹。他的自知之明,就是对自己的水平和潜质的充分认识和坚定自信。[来源:学_科_网]
⑧神七宇航员翟志刚,也是个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的自知之明,就是对自己的技术水平高度自信,对自己的心理稳定能力充分肯定,对自己的身体素质了如指掌,对自己面对特殊情况的应变能力心中有数。而“知人者智”的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也评价说:翟志刚操作能力突出,心理素质好,尤其是情绪稳定性和危机处理能力很强。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翟志刚的“自知者明”。所以,他虽然在“神五”、“神六”航天员选拔中两次落选,但仍对自己充满信心,多次主动请缨出征,并最终圆满完成了“神七”的飞行任务,成为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
⑨从韩信到翟志刚,他们的自知之明,都非常有效地帮助自己勇于挑战,超越自我,发挥特长,挖掘潜能,自知之明成了他们走向成功的助推器。无疑,谦虚谨慎是美德,但走过了头就成了缺乏自信;能认识自己的局限和缺陷是清醒,不了解自己的长项和潜能则是悲剧。所以,如果既然知道自己“我行,我能行”,就千万别压抑自己,不妨学学阿基米德的豪气干云:“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⑩总之一句话,“人贵有自知之明”,不 是用来泄气的,而是用来鼓劲的。
17. 作者针对“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名言阐发的新观点是什么? (2分)
18.文章③~⑧节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9.第9节中“无疑,谦 虚谨慎是美德,但走过了头就成了缺乏自信;能认识自己的局限和缺陷是清醒,不了解自己的长项和潜能则是悲剧。”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2分)
20.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应怎样才能做到作者极力主张的“自知之明。”(4分)
阅读《樵 夫》(17分)
①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
②匍匐在绿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紧紧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视着,几乎是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了的气息,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真实的呢喃声。我合掌,侧耳良久,然后我张开掌,泥土又顺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开去。一阵令人心悸般的惬意透过手心浸入心脾。人,似乎无端地就舒坦起来。
③我抬头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此时,天空一尘不染。而遥远处山峦逶逶迤迤,像一幅写意画,线条像被水墨泼着,渗浸无痕。眼前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橙绿,近处的稻穗已是摇摇曳曳。满眼的青和橙绿,这是多年已没有过的哦,我的心兀然就颤栗起来。然后,头又俯下去,我几乎是贴在茸茸的草地上,我被 无边无垠的橙绿湮没了。我又听到泥土细细的声音,那声音轻轻的,那么幽悠,那样静穆,那般叫人无法言说,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听到。
④稻穗抽出来了,趋于成熟。我坐起来,我看着西天边那轮爽朗的落日。我抚摸着已有些蕊花的稻穗和叶子,我摇了一下,便搅动了一团幽香,青青的,泛泛的。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的心灵,陡地就回归到宁静中,虚空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充盈着。
⑤在一轮落日的霞光里两个大叔扛着锄头走过来,他们在不远处停下。我听到他们的对话,他们说,要晒田了,稻要熟了。他们用锄头就给田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见他们用脚还在泥土上跺了跺。他们的裤管高高卷起来,然后拄着锄头在絮说着,他们的对话简洁,交谈中有爽朗的和憨厚的笑,我虽然没有听见他们说什么,但我明白他们的交谈绝对与名利、权力无关,我晓得他们多半说着他们眼前的庄稼。
⑥这是我儿时曾有的记忆。这幅景象越发让我感动,我眼里几乎噙着泪水,这记忆使我于艰难苦涩时嚼之如饴。我似乎看到泥土被犁头一浪一浪翻开,跳跃着令人心颤的黑亮黑亮的光泽。牛,是弓着背的;犁也是弓着的;庄稼人也是弓着的。我明白,庄稼人只有当他们的脚踩在泥土上时才会弯下他们的腰。他们不仅仅是对土地接触,而是在亲近生命。父亲就对我说,种庄稼的,只有双脚踩在泥土里,心才会踏实。我想,他们才是 伟大的哲学家。苦么?苦;累么?累。但父亲即使在两腿粘满泥土时,只要枕着田埂,他就能心安地睡起来。父亲说是泥土给了他生命。
⑦太阳快西沉了,大叔又用脚在泥土上跺了跺,然后扛着锄头走了。此时,夕阳的余辉与天与地合起来。我再次匍匐在土地上,我又听到泥土细腻中夹杂着的哔剥声,那是泥土在发酵,那是庄稼在抽节,那声音让人心颤,它让人虚空的心充盈起来。
⑧人,狂躁不安时抑或怨忧难解时,你去亲近土地,聆听泥土的声音吧。那声音像天籁之音,它使人宁静使你的心空一尘不染。我又一次趴在田埂上,双手捧着一把泥土,然后,张开掌,泥土顺手心落下,又浸洇开去。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
21.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2分)
22.结合语境,揣摩第⑥段划横线句子的含义极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
含义:
表达作用:
23.文章一连四次写“我”匍匐在土地上,五次写“我”听到了泥土的声音。作者这样写,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2分)
24.本文在内容、结构、语言和写法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特色,请你就其中某一方面举例分析。(5分)
25.作家韩少功在《土地》一文中曾说:“总有一天,人们终究会明白绿遍田涯的大地乃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的多。”读完本文后,结合你对土地的认识 ,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感受或体会。(4分)
26.(共60分)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
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撼,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er/76576.html

相关阅读:初二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人教版专用)9
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试卷
2013年八年级下册语文5月月考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最新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